調查:63.8%受訪者認為當父母有必要進行培訓

2017-06-03 12:29:22 來源:多彩貴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高靜 字號:T|T
摘要】調查:63.8%受訪者認為當父母有必要進行培訓。

  只顧看手機不知孩子掉進水裏;下車將孩子反鎖在車裏;看護不當導致孩子跌落摔落……一則則“不稱職家長”的新聞讓“為人父母要進行培訓”的話題備受關注。你認為準父母們有必要參加“崗前”培訓嗎?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15名受訪者進行的調查顯示,72.3%的受訪者認為當下不稱職家長有點多,63.8%的受訪者認為當父母有必要進行“崗前”培訓,77.7%的受訪者建議將家庭教育納入大學和婚前階段。

  受訪者中,生活在北上廣深的佔30.1%,其他一線城市的佔22.8%,二線城市的佔30.4%,三四線城市的佔15.8%。

  72.3%受訪者認為當下不稱職家長有點多

  “生活中,在車站碼頭等人流複雜的地方對孩子看管不上心、為了自己方便而打發孩子去看電視或玩遊戲、為了減少煩心而讓孩子自己玩等不稱職行為,還是比較普遍的。”西南大學教育研究院院長唐智松介紹,父母稱職與否是一個相對的標準。基本的標準應該是“三保”:確保孩子的生命安全、保障孩子的正常生活、保證孩子接受基本的教育。

  “平時幼兒園組織活動,一些家長會跟我發資訊説走不開,讓家裏老人陪著去。”河北省石家莊市某公立寄宿幼兒園教師高晨曦(化名)介紹,每次過完週六日,孩子在家待了兩天后來校,都會有些“不適應”,有的甚至會生病,“一些家長認為週末是他們為孩子‘大補’的時間,但沒意識到過猶不及,孩子吃多了積食,身體會出問題”。

  今年52歲的雷雨(化名)的女兒已經上研究生了,以過來人的視角看,她發現當下家長有不少不稱職行為,“比如在物質上投入過多,吃穿都是名牌,可精神上關注太少,不去培養孩子的道德品質”。

  27歲的姬丹丹是石家莊某研究院公務員,她認為,新聞報道中的“不靠譜”現象是個例,身邊靠譜有責任心的家長還是多數。談到家長不稱職的表現,她認為有行為上的也有價值觀上的,比如過分滿足孩子所有要求,導致孩子變得傲慢自大、脾氣壞。“我有個同事,給孩子同時報了5個課外興趣班,週末完全沒有自己的娛樂時間,我認為這會抹殺了孩子的天性”。

  民調顯示,72.3%的受訪者認為當下不稱職家長有點多。認為情況一般和不多的分別佔22.1%和5.7%。

  “有的家長過分關注孩子的學習,忽視了他們的身心健康。現在小小年紀戴眼鏡、體質弱、心理不健康等問題太多了。”雷雨説,一些家長不嘗試與孩子溝通,總試圖把孩子塑造成另一個自己,“但是孩子的成長環境已與他們當年的大不相同”。

  “我覺得家長與孩子的關係應該像皮筋兒,有緊有松。當孩子觸犯了底線、原則,就要批評;同時也讓孩子知道,父母與他們是平等的朋友關係。”高晨曦説。

  你身邊父母存在哪些問題?調查中,74.2%的受訪者指出一些父母過分關注學習而忽略身心發展。其他問題還有:嚴格管教打壓孩子性格和交往能力(59.2%),對潛在的危險因素不敏感(52.0%)和過分專制不能與孩子有效溝通(40.7%)等。

  77.7%受訪者建議將家庭教育納入大學和婚前階段

  “一些家長跟我説,他們感覺自己都還是個孩子,角色轉換還沒完成,不知道怎樣教育孩子。”高晨曦説,即便有些家長意識到了教育中的一些問題,可不知道解決辦法,孩子也不會聽。“還有一部分家長是真的沒有責任意識,只管生不管養,非常有必要提前對家長進行培訓”。

  姬丹丹支援將家庭教育納入大學和婚前階段,但她不贊同一味地將家庭教育變成應試教育的一部分加入大學,“家庭教育應逐漸地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婚前教育更是如此”。

  調查顯示,63.8%的受訪者認為當父母有必要進行“崗前”培訓,21.0%的人認為沒必要。77.7%的受訪者建議將家庭教育納入大學和婚前階段。

  “把家庭教育納入大學或婚前階段是完全有必要的。至於具體的操作則需要專門的研究設計。”唐智松表示,一個人的成長需要終生教育,要求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系統配合。孩子在入學前,主要是依靠家庭教育,在學齡階段則主要依靠學校教育。顯然,對於一個合格的家長而言,需要具備家庭教育者的素質。可是,我們現在所給予的教育中,除了教育學專業可能涉及家庭教育理論外,其他基本都是缺位的。所以可能大多數家長是缺乏專業的家庭教育素質的。

  61.9%受訪者建議社區街道多宣傳教育幫助家長進行自我提升

  姬丹丹認為,西式教育觀唸有其積極的意義值得我們借鑒,比如釋放孩子的天性,讓他們決定自己的事情等,“家長扮演的像是導師的角色,不是一味地告訴孩子不要怎麼做,要多解釋後果,讓孩子明白其中的利害。講道理並且以身作則,永遠比命令和要求效果好”。

  高晨曦認為,家長首先要在意識上有所轉變,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才會去考慮怎樣更好地教育孩子。“多跟老師溝通交流,學習解決問題的辦法。家長還要多讀書,看一些有關孩子教育的書籍,了解孩子成長的規律和特點,對症下藥。除此以外,家長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雙方建立信任”。

  “宣傳教育文化等部門可以牽頭編寫針對90後家長特點的家長培訓教材、動漫、微電影等,編排喜聞樂見的文藝節目。”雷雨認為,在孩子不同成長階段,學校可以針對學生的典型問題為家長提供相對應的家庭教育輔導。一些社會團體還可以搞一些公益性講座、交流等活動。“同時發揮少兒活動中心等活動場所的作用,做親子互動等”。

  唐智松表示,由於親情本身就是感性與理性的交織,家庭父母角色與社會表率角色的轉換等衝突,使得親子關係是所有人際關係中最難處理好的關係。他認為,家長要把握與孩子建立親子關係的基本原則:一是平等對話。家庭有意識地建立定期的親子對話機制,創造孩子自由思考、大膽表達、心靈安全的環境,引導孩子成為人格獨立的人。二是獎罰分明。家長要與孩子討論他們言行的合理性,以及應該受到的表揚或警戒甚至懲罰的理由,然後付諸執行,引導孩子成為對自己言行負責任的人。三是處處示範。親子關係也是一種教育關係,父母要隨時做孩子的言行榜樣,處處給孩子作出良好作息習慣、生活習慣、健康交往、勤奮學習、認真思考、自我反思等示範。讓孩子處於“不令而行”的環境,在耳濡目染中成長。

  如何幫助家長進行自我學習和提升?調查中,61.9%的受訪者建議社區街道多宣傳教育,55.2%的受訪者希望鼓勵發展民間或公益培訓組織,54.1%的受訪者希望有關部門為婚齡男女免費提供家庭教育課程,44.9%的受訪者建議學習網上免費課程,27.4%的受訪者希望多開發育兒類節目。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