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大省份的畢業生就業報告中,經常可以看到這段文字:部分高素質人員由於所學的專業已在市場上人才飽和,競爭性強,難以涉入,導致低位就業,存在失業風險。今天就和大家盤點五大我國市場早已飽和的,卻依舊在擴招的專業,驚奇的發現,五個有四個是文學專業,不得不對文科生拉響警報呀!
一、歷史學
歷史學是一門精英化的學科,長期受冷,就業困難,學習內容生澀枯燥,是個經常被問及“有什麼用?”的學科。為啥歷史學專業就業就如何難?歷史學專業屬於長線專業,社會需求以教學單位為主,且由於盲目擴招、畢業生數量膨脹,使得本就飽和的該專業就業市場始終處於供大於求的不良局面。
故而,歷史學競爭非常激烈,因而職業發展空間不大,薪水也不太高。歷史學專業畢業生中,66%的學生在畢業之前或剛剛畢業時找到工作,34%的學生在畢業1年以後實現就業。按照10分制進行計算,該專業的應屆就業率指數為6.60,與其他專業相比,應屆就業率指數屬於中等偏下。
二、會計
不可否認的是,會計行業正在走下坡路,會計人才市場已經飽和。早在2000年就有統計結果表明,會計人才已經呈現出供大於求的局面。加之這幾年註冊會計師認證深受從業人員的青睞,財會類人員的數量激增,這也直接導致了普通財務人員的工作越來越難找。
另一方面,企業對高級財務管理人員求賢若渴,在中國未來的5年裏,高級財務管理人才會非常短缺,從現在的數據看,缺口達60%。而從地域來看,目前內地的高級財務管理人才大部分來自香港和海外,很少有內地培養的高級會計人才。總的來説,會計門檻低,供給多,所以低端會計供大於求很正常。高端市場可以來説,依舊是供不應求!
三、電腦技術與科學
幾年前非常紅火的電腦類相關專業,由於報考人數太多,如今出現了市場飽和的情況,各大招聘市場上,昔日人人爭搶的電腦專業大學生忽然變得無人問津,許多原本學電腦專業的人員乾脆轉行、另謀生路。那麼電腦專業人才是短缺還是過剩?電腦專業畢業生是“無業可就”還是“有業不就”?這些與當前國內就業市場存在的問題緊密相關。
電腦人才依然短缺。當然這裡指的不是碼農。而是架構師,分析師,項目運營師。
四、法學
近年來,法學專業一直是文科生報考的熱門,但教育部就業指導中心近三年的統計數據顯示,該專業的就業率在75%至85%之間上下浮動,實際就業情況並非與填報時一樣“火爆”。隨著法學畢業生人數暴增,公、檢、法等單位人員逐漸飽和,近年來,法學本科畢業生就業率低於全國高校畢業生平均就業率。
目前從社會的需求看,真正能從事法律行業的專業人才,相對於每年法律專業的畢業人數,其實真的很少。本科生經驗不足,聘用的單位少。與法律相關的工作單位都想要高學歷的研究生。其實限制法學專業同學就業的最關鍵原因就是通過率很低的國家司法考試。可見,大部分法學畢業生畢業即面臨失業的風險。
五、新聞
新聞人才市場的飽和已經到找個實習機會也不容易的地位。主要來源於兩大原因:一方面是受到媒體發展變革的影響,不少單位嚴格控制新聞采編人員的數量;與此同時,國家新聞出版總署也整頓新聞出版秩序,削減停辦了一批報刊。
另一方面,與此同時,新聞專業的開設規模空前龐大,從以往的新聞類專業開始只有老牌院校的中文系辦,到現在的綜合性院校、行業性院校等也在搶著辦。這樣一來新聞 人才的供求失衡就顯而易見了,事實上如今就連進一些好的新聞單位實習都要通過打通“人脈”獲得寶貴的機會,而那些“過五關、斬六將”殺入最後面試環節的應 聘者事後回想起來也許還會心有餘悸。
最後,不得不提的是:以上五大專業雖説市場已經飽和,但這僅僅表示低端市場飽和,對於高素質人才的精英市場,這些專業人才同樣供不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