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留學時,薄夢(右三)在圖書館和同學一起討論小組作業。
目前,中國已迎來最大規模的海歸潮,大批出國留學的學子紛紛回國就業。“90後”海歸已佔據相當大的比例。那麼,他們如何看待自己的海歸身份和留學經歷?他們又是怎樣面對回國後的生活和工作呢?
認知一:
留學經歷不帶來優越感
工作中還要憑實力説話
在大批留學生紛紛回國就業的情況下,海歸身份已褪去昔日神聖的光環,他們要和國內高校畢業生一樣進入人才市場求職,在職場中奮力拼搏。在採訪中,大多數學子錶示,海歸身份並不會給自己帶來優越感,在工作中還是注重個人能力。
今年26歲的黃陶鈞畢業于英國紐卡斯爾大學。2015年回國後,她在上海一家醫藥公司從事醫藥研發工作。對於海歸潮,黃陶鈞有著深刻感受,“我在上海切身感受到越來越多的留學生畢業後回國就業。大部分海歸都涌入北上廣深一線城市。”
問及如何看待自己的海歸身份,黃陶鈞認為,“海歸”只是一個標簽,其實跟“研究生”、“985”等標簽沒什麼不同。“‘海歸’無非就是表示有留學背景。我們知道,國內院校的水準有高中低之分,其實國外的學校也一樣。有人説‘國外回來的就是用錢買文憑’,也有人説‘國外回來的就一定高人一等’,這些結論的極端性顯而易見。作為海歸,還是客觀地看待自己比較好。”
去年剛從美國留學歸來的小程(化名)有著相似的看法。她認為海歸身份不會給自己帶來優越感,在工作中還要憑實力説話。“國內也是人才濟濟。工作中多看多問多學習才是王道。”小程説。
畢業于英國南安普頓大學的薄夢認為,海歸身份不能代表個人的成功與否,也不能證明是否有出色的能力,只是表明曾有一段留學經歷而已。“以前我覺得‘海歸’是個光鮮又頗具實力的身份,但是近些年的留學熱導致太多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和目的出國留學。海歸人員的能力和素質也參差不齊。‘海歸’身份早已風光不再,司空見慣。尤其是進入工作單位之後,所有的身份都會淡化。重要的還是能力與經驗。同事希望你是個高效的工作夥伴;工作單位也只關注你的個人能力能帶來多少效益。這些都只能用工作成果來證明。一紙學歷在這時候是很蒼白的。”薄夢説。
認知二:
留學經歷拓寬了視野
提升了自身適應能力
接到吳逸豪的採訪回復是在夜裏1點鐘。繁忙的工作使得他只能在臨睡前接受採訪,言語間還因回復得晚而帶著些許歉意。這名24歲的海歸去年畢業後回國,在上海一家律師事務所找到了一份理想的工作。雖然經常熬夜加班,要把大部分的個人時間投進去完成繁重的工作任務,但是吳逸豪表示能夠接受現在的狀態,同時他會擠出固定時間,安排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做,以此來緩解壓力。
談及留學經歷,吳逸豪表示對自己的影響很大。“在留學期間,我去歐洲的10個國家進行遊歷和學習。這拓寬了我的視野,重新塑造了我對世界的認知和看法。回國之後再看待任何問題,都會試圖用一種包容的態度去理解和感受。另外,留學經歷增強了我獨立生活的能力,以及快速適應新環境的能力。”除此之外,在留學期間形成的思考問題的方式方法,對他在工作中處理事情也很有幫助。
小程也表示,自己現在的適應能力很強。這個重慶姑娘高中畢業後就出國留學,去年畢業回國後直奔北京,進入一家傳媒公司從事采編工作。“我的專業是法律,但是在學校的時候我就對傳媒很感興趣。雖然是非本專業就業,但是還是在回國一週內就找到了工作,而且很快融入了新環境。”
留學時光是一段寶貴的人生經歷。每個學子都有不同的收穫,但在採訪中筆者了解到一個共同點——曾經獨在異鄉的生活提升了海歸的適應能力。
認知三:
留學經歷助力找到工作
但也需要適時調整目標
在採訪中,筆者了解到,不少學子在真正進入職場後,才認識到留學期間所學的知識與工作時的所需之間還有一定的差距,需要在工作中調整目標,同時不斷學習新的東西以適應工作需要。
黃陶鈞回國後從事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實驗室進行醫藥研發,但是她在工作過程中意識到,學生時期定下的目標其實並不適合自己。於是她重新在各大招聘網站上投遞簡歷,最終跳槽去了另一家公司。“大概工作了半年時間,因為健康問題我不得不重新考慮職業發展。跳槽的時候,有了之前的經歷,就業目標更加具體,對專業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黃陶鈞説。
薄夢在求職過程中也發現,現實並不是自己想像中的樣子,於是便適時做出了調整。“我對遊戲行業很感興趣,所以回國後就開始撒網式地投簡歷、網申,前後投了很多家遊戲公司,最終選中一家上市遊戲公司實習。但是,工作後我發現,遊戲行業的人員流動性很大。雖然收益可觀,但是要承受的風險與壓力非常大,與自己之前預想的很不一樣。在家人的建議下,我逐漸轉變想法,趨向於找一個更加穩定的工作。最後經過多方權衡,我選擇到一家科研機構的國際交流部門工作,負責國際合作項目的聯絡、組織和管理。”
(本版照片由受訪者提供製圖 韓昊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