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萬人參考國考 考錄比33:1創近年來最低

2017-03-14 09:02:15 來源:西部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高靜 字號:T|T
摘要】備受矚目的國考公共科目筆試昨天啟幕,近93萬人實際參加考試。另一方面,2016國考申論試卷(地市)重在考查考生處理機關事務的能力,主題為“好政策滋養公民理性德行”,凸顯政治領域與社會領域的結合。

  備受矚目的國考公共科目筆試昨天啟幕,近93萬人實際參加考試。公考專家分析,此次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簡稱行測)難度系數不大,得分率或略高於往年。而申論則聚焦公共素養與公民理性德行等問題,《論語》經典“不學禮,無以立”成了申論大作文的中心議題。

  2016年度國考招錄2.7萬餘人,增幅達25%,但報考人數並未“水漲船高”。本次考試共有139.5萬人通過招錄機關資格審查,106.9萬人網上繳費確認參加筆試,近93萬人實際參加考試,參考率約為86.9%,參加考試人數與錄用計劃數比例約為33:1。這也創下近年來最低競爭比,成為“最好考的一年”。

  □現場探訪

  霧霾難擋考生留京心願

  京華時報記者昨天來到位於東城區和平裏的一處考點,雖然考試上午9點才開始,但早上不到8點,部分考生就已來到考點外等待,拿著各種復習資料臨陣磨槍。

  一名應屆畢業考生告訴記者,雖然北京的空氣品質、交通環境都不夠理想,可在自己老家就業機會實在不多,待遇水準也比首都差了不少。更重要的是公務員依然能在進京戶口指標不斷收緊的情況下解決北京戶口,所以此次參加國考,他毫不猶豫報考了在京職位。退一步講,即使考試不成功,他還是希望能夠留在北京就業。

  一家教育培訓機構則在現場挂出了當晚就將開通真題估分的服務,惹得不少考生紛紛“拍照留念”,記錄下有關資訊,以便晚上及時回家“復盤”估分,測測自己“成公”的幾率。

  □聚焦行測

  行測整體難度系數不大

  昨天上午,行測落下帷幕,記者從中公教育和華圖教育的公考專家處了解到,這次副省級題目為135題,地市級總題量為130題。雖然言語理解等個別題型有變、細節要求更細,但題目也成功“瘦身”——閱讀量相對減少了,特別長的文段較少,整體難度並不高。專家分析,由於整體難度系數不大,考查深度相對較淺,如果考生掌握比較全面的基礎知識,得分率或略高於往年。

  縱觀2016年國考行測,考查內容涉及時政、法律、國情、經濟、中外歷史、環境保護、古代生物和生活常識等。這次行測的跨科考趨勢明顯,且與時政關聯增強。時政方面主要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個“全面展開”,考查範圍較廣,需要考生了解從2012年的十八大一直到去年召開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的內容。

  環境保護方面,今年地市級考到兩道題,都是圍繞當前的環境保護熱點所出。一道題是有關PM2.5和PM10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作為城市決策者,在整改郊區水泥廠、整改郊區造紙廠、市區車輛限號行駛、改善郊區植被環境等方案中採取影響最小,但能最有效改善空氣品質的措施。

  法律部分今年考到的題目較多,有6道,但是也普遍難度不大,一般都是圍繞法條展開。比如被辭退的公安局處長對決定不服,能否提起行政訴訟等。另外國情、經濟、歷史方面考查得較為綜合,涉及面較廣。

  □聚焦申論

  申論試題關注“中國范兒”

  2016國考申論試卷(副省)聚焦“公共素養與大國意識”這一主題,直擊社會熱點,讓“公共素養”這一主題真正和國家形象聯繫起來,強調“大國意識”,讓“中國范兒”走起來。(副省)材料以《獨一無二的“中國范兒”》開篇,引發大家對“國民素質”的關注。

  近來,國人的不文明行為屢被曝光,如何提升中國人的文明素質,引導和推動全體人民樹立文明觀念、爭當文明公民、展示文明形象,成為這次申論的重點關注角度。同時這次申論題目還引用了《論語》中的古語“不學禮,無以立”,體現了國考對於傳統文化的重視態度。大作文是以“不學禮,無以立”為中心議題、聯繫社會現實,自擬題目作文。專家分析,申論(副省)試卷立足大國發展的背景,探討你我“小民”所當為,也體現出國家的發展離不開你我,你我關乎大國的進步。

  另一方面,2016國考申論試卷(地市)重在考查考生處理機關事務的能力,主題為“好政策滋養公民理性德行”,凸顯政治領域與社會領域的結合。其材料設置涉獵古今中外案例,既有古代蘇東坡治理西湖、張居正頒布一條鞭法案例,又有現代生活中交通、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政策制定案例;既有我國政治領域反“四風”政策的相關條例,又有美國制訂養老保險的計劃。大作文則要求考生從“好的政策不僅是對公民意願的滿足,更是對公民理性乃至德性的滋養”這句話引發的思考説開去。專家認為,考生不僅要在平時對社會熱點事件要有持續的關注,更重要的是要結合好相關的政策和理論。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