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帖!讓低分考生也能進好大學

2017-03-02 13:40:06 來源:多彩貴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高靜 字號:T|T
摘要】對於低分的同學來説,想要讀一所好的大學是比較困難的,但也不是不可能的,只要你聽學習哥的,提前了解院校資訊,並在志願填報時掌握一些技巧和套路,避開一些誤區,低分上好大學也是可能實現的!

  距離高考也就剩下三個月時間!每個高考生今天的付出都是為了自己的那個大學夢。

  對於低分的同學來説,想要讀一所好的大學是比較困難的,但也不是不可能的,只要你聽學習哥的,提前了解院校資訊,並在志願填報時掌握一些技巧和套路,避開一些誤區,低分上好大學也是可能實現的!

  冷門專業轉好專業的途徑:

  1、大三時就讀本校的第二學士,用一年時間修滿第二學士的學分,第二學士一般都是本校的較強專業。

  2、在校期間加修幾門課程,考本校中自己最喜歡的研究生專業;

  3、隨著國家政策的變化,畢業時你的冷門專業也許變成了熱門專業。

  在校期間勤奮學習,兩年或三年畢業後考取本校的專升本,被錄取後直接上本科三年級。

  由於中國重點大學和“211”大學的評比並沒有定量、公開的標準、地域差異、院校認同度等各方面因素,因為各院校的學術水準處於動態發展中,一些非重點大學的師資力量,重點學科、學術水準等方面已超過了一些重點大學或“211”工程大學,而判斷一所大學的水準主要看其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

  在志願選報中,大多數考生家長還是停留在對院校的認同度選擇上,對深層次的專業問題探究較少,特別是各大學的專業學術水準,科研實力、設有國家或省級重點實驗室及高校特色專業的知識知道的並不多。如果考生能避開熱門,選綜合排名靠後但學科排名靠前的專業,錄取的機率就大大增加。

  有的學校雖然不是重點大學或非“211”“985”工程大學,但裏面有些專業卻是全國數一數二的,比如説長沙民政學院的殯儀係,學校雖然不好,但專業卻是全國聞名的,學生還沒畢業就被“預定”搶空了!

  因地域關係、院校層次和考生家長認識上的偏差,某些重點大學第一志願報考的人數相對較少,出現缺檔現象,不得不錄取二志願考生,這些院校錄取分數與重點線基本持平,此類院校是成績不太穩定,分數在一二本之間邊緣的考生第一志願的首選目標。

  如: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分校、大連理工大學盤錦校區、河海大學常州校區、山東大學威海分校,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西南交通大學峨眉校區和西南大學榮昌校區,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武漢),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徐州),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東營),華北電力大學(北京、保定)。

  此種方式適闔家庭條件相對寬裕的家庭。這類學校專業由於學費偏高,報考人數少,相應的錄取分數偏低,相當於花錢買了一些分數。

  如:北京印刷學院、北京服裝學院、北京物資學院、中國勞動關係學院、防災科技學院、上海海關學院、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南京審計學院、中國計量學院。

  如:211大學的石河子大學、海南大學、西藏大學、雲南大學等,此類院校如有考生喜歡的專業,並對院校地理位置不是特別挑剔的話,也可作為目標院校。

  這主要是由於對好大學、好專業理解的不同而造成的。雖然這幾年就業在高考志願決策中的影響越來越大,但由於認識上的誤區,有人並不完全認同就業是志願決策第一決定因素,於是,許多人會根據自己以往的經驗或社會大眾的認識來判斷自己所選擇的學校和專業,因此,大多數人樂於報考的專業和學校其實並不是將來好就業的專業和學校。

  根據教育部門的調查數據,近年來報考熱門專業前10位是:

  1.國際經濟與貿易、2.英語、3.工商管理、4.電腦科學與技術、5.法學、6.電子資訊工程、7.通信工程、8.金融學、9.會計學、10.電氣工程與自動化等專業。

  最容易就業的前10位專業則為:

  1.機械電子工程、2.醫學檢驗、3.醫學影像學、4.註冊會計師、5.物流工程、6.勘查技術與工程、7.建築學、8.車輛工程、9.資訊安全、10.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就業好,才是真的好,但很多人意識不到這一點,被一些不著邊際的因素牽著鼻子走。因此,許多好就業的專業和學校反而錄取分數並不高,比如:當分數在一本線上下時,許多人為了上一本會選擇一本院校的較差的專業,卻不願意選擇二本院校裏的好專業,比如:你比一本線高出10分,你是選擇一本裏的雲南大學、廣西大學呢,還是選擇二本裏面的南京財經大學、上海立信會計學院?

  現在大多數學生和家長,對填報志願並不很重視,只是在高考結束後參考一下前一年或幾年的錄取分數線,然後決策,這時就會出現農民賣瓜的困境,即參照去年的價格決定是否生産或生産多少西瓜。同樣,大量學生參照上年最多二、三年的學校錄取分數線來報考,如果這幾年學校分數低,分差小,則報考學生會大量增加,從而導致該校當年分差上漲,反之,則下跌,這就是平時業內人士指出的“大小年現象”。

  這時,我們就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如果前幾年分差大,報考人數多,那麼今年我就放膽報考。如果前幾年分差小,報考競爭程度低,則就要謹慎考慮。當然,這種決策帶有一定的冒險性,大小年並不是呈規律性分佈,有時接連幾年大年,然後會有接連幾年小年。那麼這就要求決策者一方面仔細研究目標學校出現大小年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要做好保底,一旦決策失誤,則有比較好的學校作為保底,以確保不會落榜或低就。

  注意,保底策略有兩種:

  一種是以同一批次的第二志願作為保底;一種是以下一批次較好的學校作為保底。

  最好以下一批次的優質學校作為保底,因為同批次的二志願學校一般來説不是地理位置比較偏僻,就是學生自身不太滿意。但如果降低一個批次,則可以在大量的學校中從容選擇,不僅可進好學校,還可進合適專業。

  另一種資訊不充分情況就是高校首次在某省招生,由於學生填報志願時間非常短,不可能用仔細研究招生學校的情況變化,大多是根據往年的情形進行決策,對當年第一次在本省招生的學校容易忽視,從而導致報考該校的人數較少,錄取分差降低。比如:2007年中國人民大學第一次在四川省文科生中招收國防生,結果報考人數少,錄取分差很低。這就為低分進入名校創造了條件。要把握此機遇,一定要善於對比招生學校的變化情況,發現機會。

  比較典型的如2003年的非典與2008年的地震,在災害發生地的學校,一般學生或比較規避。這時就會出現學校錄取分差降低的現象。2003年由於北京是非典的重災區,所以,除了北大、清華這些一流名校,在四川省招生的其他如中央財經大學分差為2分,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分差為8分,中國政法大學10分,北京郵電大學13分,北京科技大學2分等,遠遠低於往年。

  由於高考題特難,學生無法把握,都偏于謹慎,因此出現在二流名校爆滿,一流名校缺額的情況。比如有一年在四川省招生學校中吉林大學分差理科為0分,上海財大理科8分,上海交大理科66分,都是往年中最小的分差。2005年由於高考題目特簡單,所以又出現了無法把握許多人趨於謹慎的決策,也出現了部分名牌高校分差降低。比如當年四川大學理科分差0分,電子科大分差0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首次出現第一志願報考人數不滿招生計劃等情況。

  高校連續擴招,多數校本部人數已經飽和,為了保證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許多高校開始建設新校區。由於是新校區,知名度有限,為了吸引學生報考,部分高校將分校與本部分開,單列招生計劃,於是,這些分校的報考人數相對較少,分差較小。但其教育資源基本上是一樣的,可以共用,更重要的是分校不具有法人資格,最後學生的畢業證、學位證都是本部的。

  總之,如果能關注現實發生的許多社會經濟現象,由此深入分析對學生報考學校心態的影響,進入尋求對具體學校的報考競爭態勢的預測,將能大大地提高以低分進入名校的機率。

  當然,最後還是希望同學們趁著時間還比較充足,抓住有限的時間高效地復習,拿到高分才是硬道理!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