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滋院士談求學之道:別比聰明 最後誰用功誰贏(圖)

2017-02-28 09:47:09 來源:人民網 作者:申卉 責任編輯:高靜 字號:T|T
摘要】“為什麼我能做到?其實我並不聰明,唯一的原因是我比較用功,我很珍惜學習的機會,所以肯花心思學下去。”陳新滋這樣總結。

    原標題:院士“不聰明” 科研“很好玩”

陳新滋院士談求學之道:別比聰明 最後誰用功誰贏(圖)

  圖/記者王維宣

    陳新滋院士在花都秀全中學為中學生做了一場關於化學與人類生活的講座。

  院士小傳

  陳新滋,1950齣生,廣東臺山市人。1975年畢業于日本東京國際基督教大學,1979年于美國芝加哥大學化學系獲得博士學位。1979年至1992年在美國孟山都公司中心研究室擔任高級研究專家,2010年擔任香港浸會大學校長,2015年7月起擔任中山大學教授兼學術委員會主任。200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知名有機化學專家,中山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香港浸會大學榮休校長。

  研究領域為不對稱合成及其工業應用,手性醫藥中間體合成、相關工藝的研究與應用,新型抗癌藥的研究與開發等,獲得多項中國和國際發明專利。2005年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不對稱構建C-C鍵的關鍵技術研究),1999年獲日本有機合成化學會 “Lectureship”獎,獲2006/07年度日本科學振興會邀請學人獎。

  作為一名有機化學家,陳新滋研究開發新型抗癌藥、去污劑,並一直注重將研究推廣到現實生活中,希望成果給老百姓的生活帶來改變。他是一名中科院院士,卻喜歡把“我不聰明”挂在嘴邊。他用自己的經歷告訴年輕人,“大家別總覺得自己聰明,其實到最後是誰用功誰贏。”他從廣州走向世界,如今再次回歸廣州,對於廣州的科技創新建設,他同樣深有感觸,他建言,廣州可創立科研中心,對接高校和中小企業,助力廣州打造國際科技創新樞紐。

  求學:用最笨的方法考到香港第一

  談起自己的求學經歷,陳新滋説得最多的便是“用功”二字。

  陳新滋是廣東臺山人,從小跟隨做生意的父親來到廣州,雖然成績優異,但在20世紀60年代,由於種種原因,初中畢業的陳新滋便無書可讀。於是他下定決心,南下香港求學。

  他回憶,在香港讀書時,自己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英語。“只有半年就要考高中了,但我英文只有小學三年級的水準。”於是,陳新滋選擇了最“笨”的方法——背字典。“我一天學50個單詞,100天就能學會5000個常用單詞,很難,但不是不可能。”

  那時候,因為經濟拮據,陳新滋白天要到工廠工作。於是,他把單詞記在一張小紙條上,在工作期間悄悄背單詞,“第一天背50個,第二天100個,第三天150個,一個月就能學會很多單詞了。”半年後,陳新滋贏得了李求恩紀念中學僅有的幾個插班生資格之一。“為什麼我能做到?其實我並不聰明,唯一的原因是我比較用功,我很珍惜學習的機會,所以肯花心思學下去。”陳新滋這樣總結。

  再後來,陳新滋以全港第一名的成績赴日本留學。最初,對日文一竅不通的他連聽懂老師講課都成問題。於是,陳新滋苦學日語,每天還用錄音機錄下老師講課的內容,晚上戴著耳機反覆聽。“有時候睡著了,耳機裏還一直在放。”半年以後,陳新滋便能夠用日語流利地對答。畢業時,他又以理學院第一名的成績被教授推薦到美國芝加哥大學繼續深造。“我清楚我不聰明,但我很用功,所以大家別總覺得自己聰明,其實到最後是誰用功誰贏。”他再一次總結。

  科研:研究成果要轉化為社會生産力

  之所以選擇化學作為自己的研究方向,陳新滋坦言,一是源於興趣,二是希望自己能夠為社會做些貢獻。這也是為什麼幾十年來陳新滋始終奮戰在科研的第一線。“做科研是很好玩的,只要喜歡就會入迷。就好比有的老太太80多歲了,喜歡打麻將,一天能打8個小時。我做科研也一樣,只要喜歡,就一點兒也不覺得累。”

  “做科研除了好玩,還很實用,你的研究成功了,可以促進社會生産力發展,這會帶來了無窮無盡的樂趣。”他更用經歷印證了自己對科學的態度。陳新滋是全世界最早涉足“手性”藥物的學者之一。20世紀70年代末,陳新滋在均相氫化不對稱合成反應的研究中發現了新不對稱催化的反應機理,首次揭示並證明了“主要手性産物來自微量的催化中間體”。利用電化學與手性催化技術,他研究開發了手性藥物萘普森的實用不對稱催化合成工藝,並達到可工業化的標準,其中多種手性配體及催化劑已經被國際商品化銷售。

  陳新滋總結出科學研究應該以追求真、善、美為目標。他解釋,科學首先要求真,如果是假的,無論做得多漂亮,只能帶來更大的傷害。對於求善,他強調,假如做科研只是為了發表漂亮的文章、提升國際名望,這並不是最善。“最善的是將我們的工作推廣到生活中,幫助老百姓解決問題,例如做出一種藥品治愈很多人,這就是最大的善。”在他看來,科研還應該求美,只有追求完美,才能夠在事業中不斷進步。

  廣州情緣已深種 盼學生經世致用

  在工業界從事研究十多年後,陳新滋最終選擇回到高校。2010年,他成為香港浸會大學校長,2015年,陳新滋回到廣州,成為中山大學的全職教授和學術委員會主任。當時,他在接受採訪時深情地説:“有一種回家的感覺。”

  事實上,陳新滋院士的“廣州情緣”,早在20世紀60年代便已種下。1962年,他曾就讀于中山大學附中(現廣州市六中)。“我在廣州接受的基礎教育,對我後來到國外深造很有幫助,所以我一直對廣州很有感情。”2001年當選中科院院士後,他也兼任過中山大學藥學院首任院長,為中山大學藥學院的建立和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他坦言,廣州一直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匯聚地,雖然城市變化日新月異,但在文化傳承方面卻做得很好。他坦言,無論是浸會大學提倡的“全人教育”,還是中山大學推行的“德才兼備、領袖氣質、家國情懷”人才培養目標,都鼓勵學生學有所成,經世致用。

  提議建科研中心 促各方資源聯動

  談及在藥學領域的科研創新,陳新滋認為廣州有相當好的條件。“廣州有大型制藥廠,也有很好的經濟條件和深厚的學術文化基礎。”他認為,廣州今後可以在創新藥物方面繼續拓展。“在藥學科研方面,應該更注重如何把知識變成生産力,將好的研究變成好的産業,這對廣州和廣東的經濟發展都會有所幫助。”

  針對廣州提出建立國際科技創新樞紐,他認為,無論從科研基礎、文化底蘊還是高校資源來看,廣州都有良好的基礎,近年來,廣州對科學研發的投入也逐漸提高。他建議,廣州可以建立科研中心,對接高校與中小企業。“很多中小企業和高校實驗室,雖然有心創新,但由於團隊人員少,難以自己完成某些常規實驗,可以將這些實驗交給研究中心,企業和高校自身把重心放在突破性的創新上。”

  廣州要打造成高端創新人才的匯聚高地,陳新滋建議,最重要的並非開出高薪,而是讓他們看到希望。他認為,只要將高校、政府、企業等各方面資源聯動起來,廣州在今後20年的發展大有可為。

  記者手記

  最會講故事的科學家

  “德藝雙馨,文武雙全”——中山大學原校長黃達人曾這樣評價陳新滋。在與陳新滋院士的對談中便能看出,這樣的評價絕非恭維。

  對陳新滋院士的專訪是在他到廣州秀全中學參加珠江大講堂的科普講座後進行的。雖然已是院士級的專家,但面對中學生,陳新滋絲毫沒有懈怠,他穿著筆挺的西裝,打著領帶,通過圖文視頻並茂的全英文幻燈片,用帶“廣式腔調”的普通話,給孩子們普及抗癌藥物的化學知識和最新研究成果。他講的明明是深奧難懂的化學,卻沒有佶屈聱牙的字眼,讓人聽出了趣味。

  “有哪位同學能解釋什麼叫‘觸媒’?答對的我可以請你吃飯。”一個簡單的發問頓時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引發台下學生的熱烈互動。

  “什麼叫手性?就好比人的雙手看起來一模一樣,但左手戴不進右手的手套,因為它們的立體結構不同,在化學中,這就叫做手性,也叫鏡像對映體。”他如此解釋自己的研究,“癌細胞之所以形成,是因為基因向它傳遞了‘你快快長大’的資訊,我們的抗癌藥,就是不讓基因傳遞資訊,就像中國古代帶兵打仗,要有人發號施令,否則士兵不會前進。”

  在短短1小時的講座中,據記者統計,陳新滋講了十多個小故事,這些故事將看似深奧枯燥的化學“種”進了孩子們的心底,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科學家用專業術語介紹自己的研究成果或許並不難,難的是如何讓十幾歲的孩子聽懂。陳新滋院士讓人們看到,“院士級”的化學研究,一樣可以用這樣生動有趣的方式普及。(文/記者申卉 通訊員/梁孝廉、吳晶平)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