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少年拒絕去北京上學 以頭撞柱堅決留老家

2017-02-26 13:27:28 來源:多彩貴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高靜 字號:T|T
摘要】15歲少年拒絕去北京上學 以頭撞柱堅決留老家。

  “我在北京過得有些壓抑和不自由。”

  “我實在不知道在家裏能做啥,(在北京)把自己都待成一個宅男了。在老家多好啊,一切都是熟悉的,我喜歡去串門,跟同學朋友一起玩。”

  “兒子對我的良苦用心不領情。”

  “在外面打拼這麼多年,我很清楚沒有知識的難處,我何嘗不想讓他多學點知識。”

  長這麼大以來,小易(化名)最堅決的一次對抗父親,發生在2月14日的巴中火車站。

  那天上午,火車馬上就要出發了,小易依然不願意跟父母去北京,他要留在老家讀書。著急的父親先是踹了他,然後罰了他跪。在這場激烈的父子對抗中,父親老易最終選擇了妥協,小易則和送行的舅舅留了下來。

  “我這輩子吃了文化(不高)的虧,就希望孩子能有更好的教育。”這是老易堅持帶兒子去北京上學的理由。然而,在小易看來,“在北京,因為是新來的,沒朋友,被同學欺負,也不自由,除了上學,就整天待在家裏。”他喜歡老家有朋友,有熟悉的環境,“他(父親)從來沒考慮過我的想法”。

  事件

  火車站裏父子激烈對抗

  不願隨父回北京父腳踹罰跪他以頭撞柱……

  到2月21日,15歲的小易已在巴中市巴州區某鎮中心小學六年級上了5天學,他説回到學校很開心。此前,他曾離開巴中兩年——2012年夏天,在北京做生意的父親把他帶去北京,並將他送到農民工子弟學校讀了五年級和六年級,但他不喜歡那邊的學校,最終輟學。

  其實,他並不是不想上學,只是不喜歡,也不適應北京的學校和生活,他想回到老家的學校,但父親覺得在北京才能學得更好,因此堅決要把他帶回北京。去年春節回來時,小易就跟父親提出過自己的要求,但父親沒答應。今年春節,在巴中火車站,一家人準備去北京時,父子倆最終爆發激烈衝突。

  “開始以為有人在打架。”巴中火車站派出所民警李博還記得當時的情形,他跑過去發現是一對父子,“吵得很兇,父親動了手。”李博説,他隨後將兩人勸開了。但平息了一會,父子爭執又起,最後孩子昂頭朝一根柱子撞過去……這一幕嚇壞了周圍人,也讓老易既憤怒又無奈。

  事實上,這已不是小易第一次表達自己的不滿。

  2月14日,是老易攜家人返回北京的日子。頭天晚上,小易突然不見了,一家人到處尋找,直到14日早上表哥才在鎮上的網吧找到他。

  找到小易時,老易跟妻子、小兒子已出發趕往火車站,小易的舅舅堅決把他送到火車站與一家人會合。但到了火車站,小易堅決不登車,父親又急又氣,最終動了手。

  父親用腳踹,罰跪,兒子用頭撞柱子……激烈的對抗持續了約20分鐘,眼看火車就要啟動,老易趕緊帶著7歲的小兒子和妻子上了火車,他們要先從巴中趕到達州,再轉車去北京。

  小易望著父親的背影和慢慢遠去的火車,雖然臉上仍挂著淚痕,但“心裏突然輕鬆下來了”。

  41歲的老易,想不通兒子怎麼會這樣抗拒回北京,他也搞不懂兒子到底在想什麼?

  老易已在北京“混了20來年”,先是打工,幾經打拼有了自己的“一個小攤子”,“主要做慶典策劃,什麼活動都在接”。他説,“在外面很不容易,每天一起床就要去想怎麼掙錢。”

  小易的奶奶告訴成都商報記者,二兒子(老易)現在身體也不好了,有高血壓,糖尿病,生活壓力很大。好在這些年慢慢在北京站穩腳跟,老易把兩個兒子都帶去了北京。他的初衷也很簡單:不想讓孩子留守老家。

  老易説,他希望把孩子帶在身邊,有更好的學習機會,懂得外面的生存方式,但出乎他意料的是,大兒子小易對此並不領情,一直念叨要回老家。

  2月14日,巴中火車站,轉身離去時,老易直到最後也沒有回頭看一眼兒子小易,“看到揪心,也傷心……太對不起我們的良苦用心了”。

  觀察

  在農村,大量學生正在“走出去”

  全新的環境他們要重新適應

  專家表示家長應以引導為主,留守兒童如何融入城市需要重視

  小易就讀的鎮中心小學校長楊景智告訴成都商報記者,農村學校學生流失是一個普遍現象,從他2011年到該校任校長以來,學校從幼兒園到義務教育階段的九個年級,每年都會有幾十個學生流失,“我剛來時,學校有600多學生,到現在只有400多了。”

  楊景智説,大量學生正在從農村“走出去”,一是一些村民有了錢,去城裏買了房,孩子也跟著進了城,二是父母在外面打工,比較安定後,也把孩子接了過去。“但這些孩子出去必然面臨一個適應問題。”楊景智介紹,教育環境、生活環境的改變,他們都要重新去面對。

  成都青少年覺醒成長訓練基地主任計無庸表示,孩子到了新的環境,的確有面對適應的壓力,這種情況下,家長應該引導為主,不能一開始對孩子要求過高,家長要有耐心,孩子只要一適應,面對好的環境,就會更好地成長,但孩子沒有適應,往往就會適得其反。

  成都雲公益發展促進會秘書長傅艷表示,留守兒童融入城市以及家庭功能重建,是需要重視的。尤其是家庭功能重建需要重視,從小和父母分離的孩子,對“爸爸媽媽”沒有概念,重新回到父母身邊後很難有親近感。我們很多父母不明白這一點,當長期不在一起的孩子回到身邊,還在對孩子百般挑剔指責要求,是附條件的愛,孩子感受不到,甚至會討厭父母。所以我的建議是,儘量尊重孩子的想法,孩子父母給孩子完全無條件的愛與關懷。

  小易的奶奶説,小易平時在家是一個挺勤快的孩子,性格比較活潑,也懂禮貌,會幫她做家務,也不怎麼調皮。奶奶也不明白:在父親的眼中,小易咋就變成了另一個孩子。

  小易覺得,自己無法適應北京的學校和父親的要求,跟自己“半道去北京”有關係,他説,自己當年讀到四年級再到北京去上學,確實不習慣,在爸爸眼中很多方面都沒有做好,爸爸也就對他更嚴厲,而弟弟上幼兒園就過去了,就很習慣那邊的生活,父親就很少吼弟弟。

  小易認為,自己能夠管理好自己,會好好學習,把學習搞上去。只是,這一切的想法,他沒跟父親好好談過,父親也沒有好好聽他説過。

  兒子

  留在老家如釋重負“我在北京過得不開心”

  父親沮喪地離開,留下來的小易卻如釋重負。

  在父親走後的第三天,奶奶把他送到了當地的鎮中心小學。父親堅持要帶走他的理由之一,還包括“擔心兒子在老家沒人管”,但小易覺得,自己能把自己管好。

  回到老家小學很開心專心重讀六年級

  現在,每天早上6點過,天還沒亮,小易就要往學校趕,從家到學校約有3公里路。小易的奶奶告訴成都商報記者,回到老家學校的小易比以前更愛學習了,晚上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做作業。下周開始,他還要上晚自習,然後走路回家。小易説,雖然辛苦,但他會珍惜這個機會。班主任周盛洪説,小易才來班上幾天,看得出他上課挺專心的。

  小易告訴成都商報記者,他本來該讀初二了,但因以前曾去北京讀書,中途輟學,加上直接上初一可能學不走,所以還是從六年級“重新開始”。

  在班上,他比其他同學都要高出一截,坐在教室最後一排。與班上同學比起來,他明顯要沉穩一些,同學用粉筆丟他,他也不生氣,只是笑笑。

  他説,以前在老家的同學都讀初二了,他們也經常見面,老同學開玩笑説他是個“小學生”,他也不生氣,因為能回到學校他就很高興了。

  他跟班上的同學玩,也跟老同學玩,打乒乓,做運動。奶奶證實,孫子回來上學後,沒有去打過遊戲,“每天早上去學校,中午留在學校吃飯,下午放學又回家。”

  小易説,現在還沒有考過試,不知道自己的成績與同學們比起來是什麼水準。

  在北京過得壓抑不自由輟學成“宅男”

  一問到在北京的生活,小易就有些遲疑,語氣也黯淡下來。

  2012年夏,小易在老家讀完四年級就跟父親到了北京,剛去北京時,他進了一所農民工子弟校,規模不大,“還不如老家的學校,每個年級只有一個班”,班上的學生都是隨父母從外地來的。

  小易説,他在北京過得不開心。學校上語文、數學、英語三門課,老師管理也不嚴,上課時同學打鬧時有發生。同學見他是新來的,曾欺負過他,取笑他,還有同學打過他,並且不帶他一起玩。在北京上學時,他每天上學放學,就“從家到學校筆直地來去,一個人走路。”

  他更喜歡老家的學校,“老家的學校管理得要嚴格些,課程還要學得全一些”,會上語文、數學、英語、科學、品德等七門課。小易在北京讀了五年級、六年級,他覺得自己的成績越來越差,以前在老家“成績也算一般”,到了北京的學校,“漸漸地就學不懂了,也就不想學了。”

  小學讀完,小易沒有繼續去讀初中,就待在了家裏。父親搞活動,他就去現場幫忙做些佈置。母親在一所幼兒園做飯,他有時也會去那裏幫幫忙,其餘時間就待在家裏。

  他説,他們在北京住的地方是一個城中村,不算繁華,但也有商城遊樂場,但父母忙工作很少帶他去,他也沒單獨去玩過,“去的話也是瞎逛,一個人都不認識。”他只有待在家裏,但待在家裏,父親又會時常吼他,説他什麼都不做。

  小易對此有些不滿:“我實在不知道在家裏能做啥,(在北京)把自己都待成一個宅男了。在老家多好啊,一切都是熟悉的,我喜歡去串門,跟同學朋友一起玩。”他認為自己在北京過得有些壓抑和不自由。

  後來,小易還打了一年工,就在母親做飯的幼兒園,“幫忙給小孩打飯,打水,冬天加個煤什麼的。”小易説,小時候他隨爺爺奶奶長大,到小學四年級時,他都一直在老家,跟父親見面的時間並不多,“父親脾氣不好,我有點怕他。”

  父親

  良苦用心兒不領情在北京能受更好教育

  既然兒子不喜歡北京,父親又為何如此堅持?電話那頭,老易直嘆氣,“這個孩子非常倔。”

  老易説,他並不是不想讓兒子讀書,反而希望孩子多讀書。這也是他堅持要帶孩子去北京的最大原因。“在外面打拼這麼多年,我很清楚沒有知識的難處,我何嘗不想讓他多學點知識。”

  “外面競爭那麼激烈,沒本事怎麼生活”

  小易的奶奶告訴成都商報記者,當年家裏貧困,二兒子(老易)只讀了個初中。剛去北京時,他在一家紙箱廠打工,工資才兩三百塊,打工十來年後才開始自己做點生意。這些年過來,老易每年回家都來去匆匆。現在身體又不好,有糖尿病、高血壓,但他一接到業務,為趕工還要幹通宵。説起老易,老人一聲嘆息,“要供兩個娃兒讀書,他壓力大啊。”

  對於兒子當年的輟學,老易告訴成都商報記者,兩年前小易小學畢業時,考得很不好,自己不願再讀書,他拿兒子沒辦法,便專門從網上買了初一的課本,讓小易在家學習,他覺得孩子至少要把文科多學點,多認點字,“然後學點技術,上個技校、培訓學校,以後能有個謀生技能。”

  “但這孩子不聽話,就是不願意在北京讀書。”因此,他只好讓兒子幫忙做點事,知道掙錢的艱難。對此,老易的總結是:這麼多年沒在兒子身邊,多少沒有“管教好他”,以至於他現在不聽自己的話。“在老家,爺爺奶奶對他要求不會那麼嚴厲,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慣了。”他為此很著急,兒子十五六歲了,得學會以後在社會上生存的本事,“現在外面競爭那麼激烈,沒本事怎麼生活?”

  因此,雖然兒子成績一般,但老易仍希望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能通過讀書升學,當然是最好的出路。至於説讀技校學技術,那肯定是退而求其次的打算。”這一次,他在火車站也再次告訴兒子,到了北京就安排他去上學,讀初中或技校都可以,但兒子堅稱只願意在老家讀書。

  把兒子帶在身邊也可以更好管教

  對比之下,在北京生活了20年的老易認為:老家教學條件有限,農村學校的環境和師資肯定都會差一些。不過,在北京讀書也不易,因是外地人,公立學校很難進。他最終為兒子選擇了私立的農民工子弟學校,他承認農民工子弟學校的條件確實要差一些,但他了解到有時會有清華、北師大的學生來校援教,怎麼也比老家的學校好一些吧。

  另一個考慮就是,“把兒子帶在身邊,也可以更好地管教他。”老易認為,要是留在老家,兒子現在漸漸大了,父母都是70多歲的老人了,沒辦法更好地照看他,也越來越管不了他,“萬一他跟別的孩子去打遊戲,學些惡習怎麼辦?”

  老易感嘆:兒子對他的“良苦用心”不領情,他也不知道怎麼再去與兒子溝通。而小易的抱怨與父親相似,他説父親根本不理解自己,不知道自己在想什麼,他也不知道自己怎麼與父親溝通。他説,他其實非常想讀書,他的計劃是最起碼也要讀完初中。如果成績好,他願意繼續好好讀書,如果成績不好,再考慮其他的。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