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宣佈13個A類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已取得一批重大成果。A類先導專項是什麼?簡單講,就是中國科學院這幾年投入最多的“黑科技”。
“A類先導專項是中科院現有科研項目中經費體量最大的項目。”中科院重大科技任務局局長王越超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先導專項是中國科學院組織院內外優勢力量共同實施的跨學科、跨領域的重大科技任務。先導專項分為A、B兩類,其中A類先導專項側重於突破戰略高技術、重大公益性關鍵核心科技問題,服務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2011年以來,根據國務院的要求,中科院已啟動實施了38項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其中A類先導專項13項。
王越超説,這13個A類先導專項已取得了一批在國內外有重要影響的重大原創成果。例如,空間科學專項中的暗物質衛星“悟空”號、量子衛星“墨子”號等。這些專項成果還很接地氣,能夠為老百姓服務。比如,“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研究”專項在幹細胞臨床研究方面實現了重大突破——子宮內膜再生臨床研究中14名嬰兒相繼誕生,脊髓損傷修復已開展61例臨床研究。
這些先導專項服務國家重大需求,即使在國際上也首屈一指。
發佈會上,未來先進核裂變能——ADS專項負責人、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長徐瑚珊研究員就向記者介紹了他們的成果。ADS系統是目前國際公認理想的乏燃料處理方案,包括三大部分:加速器、散裂靶、次臨界堆。這三大部分,中國都搞出了“世界第一”——國際首臺ADS超導質子直線加速器前端示範樣機,國際首臺顆粒流散裂靶原理樣機,國際首臺ADS研究專用鉛基臨界/次臨界雙模式運作零功率裝置。
從經濟前景來看,這些先導專項也非常“有錢途”。比如,“面向感知中國的新一代資訊技術研究”專項,就已成為被社會資本瞄準的“金雞蛋”。該專項負責人、中科院資訊工程研究所所長孟丹介紹,“先導科研成果得到了業界的認同,截至2016年底已拉動社會直接投資逾18億元”。
A類專項的先導性還體現在其社會責任感和凝聚力上,凝聚了一批社會力量參與其中。例如,霧霾是廣受關注的環境問題,“低階煤清潔高效梯級利用關鍵技術與示範”就是一個可以減少排放、減輕霧霾污染的專項,專項承擔單位聯合相關地方政府、大型企業、高校共同組建了“低階煤利用産學研協同創新聯盟”,推進專項中試研究和産業化示範。
該專項已啟動實施5年多,專項負責人、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所長王建國研究員介紹,專項實施期間,帶動大中型企業投入約100億元,預計“十三五”期間將有400億元投資,為企業的轉型、産業的提升以及我國煤炭清潔高效利用起到重要的技術保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