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約10億部舊手機閒置 回收問題日益迫切

2017-02-15 09:10:4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高靜 字號:T|T
摘要】全國約10億部舊手機閒置 回收問題日益迫切---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智慧手機生産國和消費國,但目前二手手機回收率卻不足2%,如何科學有效地化解舊手機回收問題正變得日益迫切。國內二手手機回收處理體系仍待進一步改進完善。

  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智慧手機生産國和消費國,但目前二手手機回收率卻不足2%,如何科學有效地化解舊手機回收問題正變得日益迫切。

  記者採訪發現,目前一方面消費者普遍抱怨回收價格偏低、回收渠道混亂,另一方面一些正規回收處理企業又基於成本考慮對二手手機業務積極性不高,國內二手手機回收處理體系仍待進一步改進完善。

  約10億部舊手機閒置在家

  隨著智慧手機更新速度加快,目前許多人都會面臨舊手機的處理難題。近日,上海的方先生將家中閒置多時的兩部舊手機賣給街上的回收店,當年花費了近2000元購買的兩部手機,如今只賣了6塊錢,“就像賣廢品一樣,簡直就是白菜價,但也沒辦法,一直放著沒用總要處理掉。”

  像方先生這樣遭遇的人不在少數。由於回收價格過低,市場又缺少指導價格和參照標準,許多人不甘心被“黃牛”、“搖鈴大軍”宰割,但又找不到滿意的回收渠道,最終只能把手機閒置在家,幾年下來,許多家庭裏都放置了多部舊手機。據專業調研機構此前發起的一項調查顯示,超四成網友每隔一至兩年便會更換一部手機,超過半數的網友會把閒置手機放在家中。

  由於缺少滿意的回收處理渠道,目前閒置的二手手機總量驚人。據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不久前公佈的數據顯示,2016年,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5.6億部。業界預測,如果依據銷售多少新機就會産生多少舊機的原則,未來幾年中國每年更新的手機數量可能會達到4億至5億部,加上前些年沉澱的約10億部廢舊手機,如何對這些廢舊手機進行回收處理已成為不容回避的社會熱點問題。

  在業內人士看來,由於諸多因素制約,近年來大量可再生的廢舊手機並沒有進入正規回收處理渠道,甚至有一部分流入了低水準的小作坊式企業,造成“城市污染”。眾所週知,智慧手機主要由塑膠外殼、鋰電池、線路板、顯示屏等組成,這些部件中含有重金屬等有毒有害物質,如處置不當或隨意拋棄,其所含的重金屬等物質會進入土壤和地下水,嚴重威脅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

  回收拆解企業面臨成本倒挂

  目前用戶的二手手機被回收後,一些不影響使用的會被商家重新賣掉,一些報廢不能使用的則被送至專業回收拆解企業進行處理。近年來,在回收端,國內涌現出多家網際網路回收企業,他們正借助網際網路、大數據、O2O等大規模拓展二手手機回收業務,不過自身並不涉足下游的手機拆解處理業務。

  網際網路回收企業“愛回收”總裁鄭甫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國內舊手機回收率低原因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消費者的回收意識和習慣,相比歐美30%至40%的回收率,國內只有1%到2%,仍需要教育和推動;二是資訊安全方面,用戶擔心個人資訊洩露。正因為此,目前國內制約手機回收的最大瓶頸在於回收端,但未來的瓶頸會在下游的處理端。

  據鄭甫江介紹,目前國內每年二手手機達上億部,將催生一個近2000億的龐大市場。“愛回收”2016年回收手機總量超過500萬部,繼在北上廣深開設線下門店後,公司接下來將在所有省市開設實體店,另外還將探索出口海外市場等。

  和網際網路企業的風風火火相比,一些回收領域的“國家隊”在手機回收方面則面臨難題。上海金橋再生資源市場經營管理有限公司市場拓展部經理趙珺怡説,作為具有國資背景的專業回收企業,公司不做二手流通只做環保,目前企業面臨的難題就是貨源,市場積極性低,比不過“搖鈴大軍”,對方回收不開發票,可以給出相對更高一點的回收價,而公司目前對所有手機回收價都只有5元,但即便如此,這項回收業務依舊是虧本,只能通過其他業務來彌補。

  下游的專業拆解企業同樣面臨難題。在上海最大的電子廢棄物處置基地,上海新金橋環保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鄭青告訴記者,手機拆解不僅需要人工成本,線路板裏面的危廢送出去處理也要付費,比如元器件、樹脂粉等,如果按噸計算,不同渠道的處理費需要幾千甚至上萬元不等。

  “目前企業在手機拆解技術上已經完全具備條件,比如通過消磁、破壞等手段可以保障手機的資訊安全,但目前只有一小部分手機運用了新拆解技術,大量的回收手機還沒有動,如果全面推行會面臨成本倒挂,無法支撐,所以企業都在觀望,期待能夠獲得一定的政策補貼。”鄭青稱。

  手機回收處理體系尚待完善

  為更好推進手機回收處理工作,自2015年9月以來,相關部門已分別在上海、江蘇、山東地區,聯闔家電、電子、零售、拆解等重點企業,推動開展不同形式的“網際網路+分類回收+新型服務”模式。

  據中國家用電器服務維修協會常務副會長趙澤蕊介紹,上述推動工作的重點有兩方面:一是建立與服務産業相融合的新型回收商業模式。要充分利用電子電器服務企業現有服務體系和服務網路資源優勢,將回收打造成企業的增值服務産品,進一步完善服務産業體系;二是創新回收盈利模式。要打破傳統做法,讓回收各利益相關方獲取長期收益。

  針對當前國內手機回收處理行業現狀,趙澤蕊認為,相對於拆解,回收涉及的利益相關方較廣泛,需要政府、行業協會及社會組織、企業(包括生産、銷售、售後服務、拆解)、消費者共同努力。為此,他建議:一是政府出臺電子電器廢舊産品回收實施辦法,明確電子電器廢舊産品回收各利益相關方的責任、義務和處罰;二是加強對廢舊回收産品流向的監管,對與正規拆解企業合作的服務企業給予政策性支援和扶持;三是支援建立電子電器廢舊産品回收資訊平臺,支援開展回收企業資質認證,定期公佈回收企業認證資訊。

  記者採訪獲悉,國家此前出臺的《廢棄電器電子産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規定,向生産企業徵收廢棄電器電子産品處理費用,建立基金用於補貼正規的回收處理企業。2016年3月,最新版《廢棄電器電子産品處理目錄》實施,手機首次被納入其中。但針對廢舊手機拆解處理的具體落實細則尚未出臺。由於政策的不明朗,造成回收拆解企業仍在觀望,現在國內渠道裏囤積著大量廢舊手機,大家都在等著細則公佈。

  鄭青向記者表示,目前國內手機回收領域現狀是,回收渠道利潤高,拆解企業利潤薄,希望能夠儘快出臺針對廢舊手機拆解處理的具體補貼細則,使拆解企業能夠改善經濟效益。

  趙珺怡也建議,希望國家能夠對認證的回收拆解企業在稅收上有所減免或返稅,從而幫助正規企業成長,以更好地開展環保和公益事業。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