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此次隨“雪龍”航行過程中的意外收穫,也是一次特殊的見證。
——“向‘海洋六號’全體船員和隊員問好,祝你們首航來南極考察順利!”
——“向‘雪龍’號老大哥致敬!向南極考察旗艦船致意!”
這段對話發生在南緯62°22′25〃西經58°39′26〃——在世界盡頭的南極海域,兩艘中國科學考察船在這裡勝利“會師”。
當地時間5日下午(北京時間6日淩晨),“雪龍”號駕駛臺裏,大家靜靜地等待著,不斷向低能見度的海面上瞭望。按照商定計劃,“海洋六號”正在趕來這一海域的路上,兩船將在這裡短暫“會師”,再各自執行考察作業任務。
14時05分,手持望遠鏡的二副羅婕激動地喊道:“看到了,在那兒!”
隨著她手指的方向看去,穿越疾風暴雪,“海洋六號”緩緩出現在“雪龍”號右舷方向。
通過高頻對講機,“雪龍”號上,中國第33次南極科考隊領隊孫波與執行第33次南極科考“海洋六號”航次任務的首席科學家何高文進行了近30分鐘的通話。
這是一個值得回味的時刻。
上世紀90年代初,“海洋四號”調查船與中國南極科考“極地”號考察船在南極海域碰面,首次實現中國“兩船兩站”的南極考察規模。時隔26年後,新一代的中國科考船再度共同現身南極海域,開展內容更為豐富的科考作業。
海洋六號
“雪龍”號
作為一艘綜合性極地考察船,“雪龍”號承擔著國家極地專項多學科在南北極的科學考察任務,併為南極長城站、中山站、崑崙站、泰山站提供物資補給與保障。自1994年首航以來,“雪龍”號已經陪伴科考人勇闖極地多年。在此次接下來的航行任務中,“雪龍”號還肩負著環南極航行抵達羅斯海海域,為中國第五個南極考察站進行優化選址和地質勘察的任務。
而此次“海洋六號”的科考活動屬於中國第33次南極科考組成航次,也是這艘重4600多噸、已經有7年船齡的科考船赴南極海域的“處女航”。
南極,長期以來都是人類“難及”之地。隨著中國建設“海洋強國”目標的部署,發展中國南極科考事業有了向極地強國進發的計劃。除“雪龍”號的綜合考察外,更多專項考察船也將加入南極科考大家庭。“海洋六號”調查船就是一艘致力於海洋地質與地球物理調查的船舶。
在距離祖國約1.6萬公里的海域相遇,兩船上的科考隊員分外親切。他們紛紛來到甲板上,向著對面船上的“南極科考戰友”揮手、跳躍、致意。大家聚集在領隊身邊,通過高頻對講集體喊話,在嚴寒裏互贈關懷和鼓勵。
這份發自內心的喜悅從何而來?孫波感慨道,在人跡罕至的南極,考察船是各國開展科考的基礎與關鍵。從“難以到達”到“多船進發”,更多的中國科考船隻將在南極海域相會,一旦遇到突發狀況彼此能及時提供支援。而極地考察船舶的不斷升級,也是中國極地科考事業快速發展的寫照。
何高文説,每艘科考船都是我國極地人才培養的“流動基地”,新的科考船加入,也就意味著更多的極地科研人才可以通過項目搭載、項目合作等方式實現快速成長。“從‘海洋四號’到‘海洋六號’執行南極任務,相隔了26年,但我們相信下一次‘海洋六號’參加極地任務不會再隔那麼久了”。
短暫的“會師”中,藍白相間的“海洋六號”圍繞橘紅色的“雪龍”號航行一圈。兩船先後拉響船笛,嘹亮而質樸的鳴笛聲迴響在南大洋波濤洶湧的深藍海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