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個世界睡眠日 用睡眠調整好生活的呼吸

2017-03-21 11:25:12 來源:中國山東網 作者:李洪興 責任編輯:宋津州 字號:T|T
摘要】走得再快也不忘停靠睡眠的加油站,讓精神和心靈都找到歇腳的港灣;幸福生活既是物質層面的改善,更是身體強健和心理健康的全面提升。

  走得再快也不忘停靠睡眠的加油站,讓精神和心靈都找到歇腳的港灣;幸福生活既是物質層面的改善,更是身體強健和心理健康的全面提升

  3月21日是第十七個世界睡眠日,中國睡眠研究會發佈了《2017年中國青年睡眠現狀報告》。對近6萬人的調查顯示,只有11%的人能“一覺到天亮”,而76%的人表示入睡困難。“你睡得還好嗎”,這樣一句日常問候,正成為越來越多人在漫漫長夜的難題,也成為越來越受關注的社會現象。

  人的一生約1/3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睡眠是人的生命再生産的過程;沒有良好的睡眠,就沒有清醒的頭腦和健康的體魄。對健康而言,睡眠與陽光、空氣、食物和水一樣重要。放在以前,人們常認為失眠是一個隱私問題,説出來會被人認為“有心事”,因此往往羞于啟齒。在睡眠日把睡眠作為一個“公共議題”,這本身就説明人們的健康意識在提升,而當很多人都遭遇失眠的困擾,就説明睡眠不僅是一個個人問題、健康問題,更是一個群體性和社會性的現象。

  相較于農業社會“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節奏,現代人的生活方式並非線性的“與時作息”。不能睡的人,正在熬夜趕著明天要交的工作任務;不想睡的人,還沉溺于打電子遊戲或刷朋友圈的興奮之中;睡不著的人,也許在盤算著房價漲得太快又將失去購房機會。生存壓力大,生活節奏快,工作任務重,生活習慣不健康……如果説現代生活方式把作息時間衝擊得支離破碎,那又如何指望睡眠像馴化的動物,召之即來、揮之即去?這説明,失眠有生理性、身體性的原因,往深層看,更是生活習慣、社會焦慮和生活壓力共同作用的結果。

  事實上,睡眠打開了一扇觀察現代人生存現狀的窗戶。在調查人群中,創業人群存在明顯的睡眠障礙,競爭的壓力和不確定性更會加劇焦慮;有91%的受訪者表示,“睡了卻依然疲憊”。現代人在享受現代化紅利的同時,也承受著現代生活帶來的壓力和焦慮。“感覺身體被掏空”成為網路流行語,“亞健康”成為越來越多人的擔憂,而“累”則曾經當選為年度漢字……這些問題與睡眠問題一道,折射出現代人生活的另一面:在經濟發展和物質生活不斷豐富的同時,人們的精神和心靈還需要得到安撫和安放。

  習近平總書記曾勸年輕人不要老熬夜。“那個時候我年輕想辦好事,差不多一個月大病一場。為什麼呢?老熬夜。經常是通宵達旦幹。後來最後感覺到不行,這麼幹也長不了。先把自己的心態擺順了,內在有激情,外在還是要從容不迫。”這段話戳中了無數人心裏的柔軟地帶,也在倡導著一種健康的睡眠文化和生活方式。拯救我們的睡眠,同樣需要有這種“外在的從容不迫”。在時代高歌猛進的步伐中,應該為自己找到一個調整呼吸的節奏,走得再快也不忘停靠睡眠的加油站,讓精神和心靈都找到歇腳的港灣。畢竟,幸福生活既是物質層面的改善,更是身體強健和心理健康的全面提升。

  名畫《夜與眠》中,希臘夜神尼克斯盤旋在灰濛濛的天空,手挽著兒子睡眠之神許普諾斯,那是人類進入睡眠的時刻。今天,我們在奮力追求美好生活,更不能單方面追求物質而丟掉了睡眠、錯過了健康。有人説,文明,就是停下來、等一等。與睡神邂逅,我們何妨停下匆忙的腳步,跟隨生命的律動?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