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一線城市“搶人”大戰:多地加快推進戶籍改革
要解決北京這樣特大城市存在的“城市病”,需要再有十個類似北京這樣的中心城市才行。於是,新一線城市、二線城市成了吸引人口的重點所在,這些城市也迎來了做大做強的好時機。
對中國338個地級以上城市再次排名,併發布了《2017中國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結果顯示,北上廣深4個一線城市的地位依然不可動搖,15個新一線城市的席位依次是成都、杭州、武漢、重慶、南京、天津、蘇州、西安、長沙、瀋陽、青島、鄭州、大連、東莞和寧波。
在積極打造國家中心城市的大背景下,記者梳理髮現,無論是新一線城市,還是濟南、廈門等二線城市,“搶人”步伐正在加快。只有加速“搶人”,才能起到中心城市的作用,承擔起京滬等一線城市的部分功能,帶動周邊地區經濟的發展。
國家發改委發展規劃司相關負責人日前表示,現在城市之間的競爭越來越體現在人力資本的競爭,這個人力資本既包括高端人才,也包括普通白領和藍領階層。
不過,儘管近幾年我國城鎮化速度不斷加快,在城市擴張方面取得不少成績,但在涉及深層次的戶籍改革、農民工市民化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為此,不少新一線城市及二線城市近期均出臺了戶籍改革新政。
新一線城市正在崛起
中共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曾在解讀“十三五”規劃建議時説,中國出現世界上少有的特大型城市的原因之一,就是面向全國的服務性功能過度集中在一兩個城市。
目前,國家中心城市正在研究和佈局之中。按照規劃,“十三五”期間,中國將加速發展一批中心城市,承擔全國性的功能,帶動區域協調發展,形成經濟發展新的增長節點。這也成為很多新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的重要機遇。
儘管這些城市與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仍有巨大差距,但它們確實已經成為許多人傾向於落戶的新目標。尤其是隨著高鐵、城際軌道等快速交通網路的形成,鄭州、西安、武漢等樞紐型城市正進一步擴大自身對周邊的輻射能力和集聚要素資源的能力。
以鄭州為例,2016年10月,鄭徐高鐵開通,這意味著鄭州通過高鐵聯通了河南、安徽、江蘇3個省份,盤活了中原地區與長三角城市群。如今,鄭州能通過高鐵直接抵達129個城市,是全國高鐵直達城市數量排名第6位的城市。
在武漢城市圈,隨著城際軌道網路的建成,包括鄂州等周邊城市的人,一到週末就跑到武漢來消費,週日下午再坐城軌回去。
根據一財週刊新一線報道,新一線城市中,蘇州的夜間活躍度指數得分最高,從晚上22點開始到次日早晨6點前,蘇州有30.9%的公交線路仍在提供服務;在以電子製造業為核心支柱、擁有海量工廠的東莞,已經有了OPPO、vivo這樣的手機行業佼佼者,未來還會有華為加入,這個正在變化中的城市給了許多年輕人機會,並用更好的生活將他們留了下來;此外,西安、成都、武漢在商業資源區域中心度指標上甚至還超過了北京以外的一線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