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闖就闖又何妨!年輕人就業多元化選擇成大趨勢

2017-03-31 08:55:45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高靜 字號:T|T
摘要】想闖就闖又何妨!年輕人就業多元化選擇成大趨勢---是按部就班、沿著專業一路向前,還是選擇一份讓自己開心的職業?如今的年輕人,在面臨就業時有了更多元的思考與選擇。

  原標題:年輕人 想闖就闖又何妨(民生調查)

  高高的廚師帽、白色的圍裙,在西點工坊裏,一位美女糕點師正小心翼翼地把奶油擠成朵朵小花,再點綴上兩顆草莓,一個美味的蛋糕就完成了。

  她不是米其林五星大廚,而是國內一所重點名校的生化女博士。

  上學時,人們對蔡曉青的期待,是成為一名科研人員。“但那種環境我不喜歡。我覺得做蛋糕才能找到真實的自我。”不顧家人的反對,她毅然選擇了這條“冒險的路”。

  如今,蔡曉青的工作就是研發新式的糕點,並教授課程。“把愛好作為職業,心情愉快。現在父母也不再反對了,同學們都很羨慕我。”蔡曉青説。

  是按部就班、沿著專業一路向前,還是選擇一份讓自己開心的職業?如今的年輕人,在面臨就業時有了更多元的思考與選擇。

  學非所用不稀奇

  不久前,一則清華本科、北大碩士畢業生做遊戲女主播的新聞引起公眾熱議。不少網友對此紛紛吐槽,質疑其“不務正業”“浪費資源”“白瞎一個清華北大名額”。

  學非所用,在當下的年輕人中並不罕見。

  “我是在第二份工作中,才慢慢找到了自己的職業方向。”27歲的陳超是江蘇人,從2013年在上海做海外行銷,到2015年南下深圳嘗試做媒介公關,再到第三份工作的高級市場經理,他的每一次擇業,都和所學的機械設計製造及自動化專業毫無關係。

  “年輕人就應該在實踐中慢慢尋找自己的職業和人生方向。”在陳超眼裏,“學非所用”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讀大學選專業,我基本是聽從家人的安排。找工作應該才是年輕人第一次的自主選擇吧。”儘管是工科出身,但陳超知道,自己更適合從事市場行銷工作。他對自己未來的規劃,是成為一名合格的首席行銷官。

  “其實,就業要滿足社會的需要。”廣東深圳職業訓練學院教授、高級職業指導師呂革新表示,“學什麼做什麼”和“一個飯碗守一輩子”的思維方式,在市場經濟大潮中早已落伍。“人們能擁有充分的自主擇業權,恰好證明了我國市場經濟的成熟。”

  相比陳超,1991年出生的劉宗建,在職業上所做的選擇,可能更讓人驚訝。

  他曾是深圳小有名氣的“鋼琴王子”——5歲學琴,在國內外藝術大賽中多次獲獎。2007年,年僅16歲的劉宗建被美國知名藝術學院錄取。但2015年,他在眾人的驚嘆中,成立星普利(深圳)食品有限公司,開始創業。

  “我對吃特別講究,做菜可以説是我的一個愛好。”説起自己的選擇,劉宗建認為,新一代的就業人群大多在衣食無憂的環境中成長,金錢並不是他們最關心的問題,他們更為看重理想和創新,“希望自己能從事一份有意義的工作。”

  “年輕人在就業選擇上的多元化,也是適應時代發展的一種良性變化。”呂革新表示,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不僅讓新業態不斷涌現,也大大拓展了工作的時空邊界,讓年輕人有了更多的選擇空間。

  自由職業獲青睞

  “現在師弟師妹的就業選擇比我們多得多。”畢業5年、在高校留校工作的嘉茵看到,如今留學、創業、自由職業等成了不少畢業生的就業選擇。“這得益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以及寬鬆的社會環境。”

  深圳大學法學院的小李,和不少同學一樣,畢業後也曾去律所上過班。一板一眼的工作、有限的收入回報,讓他堅持了不到一年,就放棄了。

  “我想做一些有挑戰性的事,鍛鍊自己。”抱著這個想法,小李利用身邊的資源和朋友開了一家裝飾設計公司。在陌生的行業,他只得從頭學起。桌面堆滿改了又改的設計圖、密密麻麻的數據表,灰頭土臉、熬夜加班都成了家常便飯。

  有了自己的“事業”,他也比同齡人更積極主動,更愛“折騰”。今年,小李的第二個創業項目——瑜伽館也要開業了。

  “別人都覺得創業就是當老闆、時間多、賺錢多。其實,這背後是充滿艱辛和壓力的。”小李説,和朝九晚五的同學相比,他擁有更多的風險和憂患意識。

  北京智邦明睿人力資源顧問有限公司的分析師表示,當前絕大部分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沒有原生家庭的經濟壓力,對買房買車也沒有“必須”的執念。對於那些意味著“可能性”和“創造性”的機會,年輕就業者會積極爭取和嘗試,秉著“年輕就該闖一把”的信念,覺得試錯也是青春。

  以深圳大學為例,近年來,該校本科畢業生自主創業比例連年攀升:2013屆自主創業人數為21人、佔0.34%,2014屆68人、佔1.16%,2015屆71人、佔1.24%。

  據拉勾網統計,在希望從事自由職業的人群中,32.43%的人為31歲到35歲之間,80後是絕對主力軍。但95後群體的佔比也達到20%。“這説明當前的就業形式日益豐富,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想要成為自由職業者。”拉勾網聯合創始人、首席行銷官鮑艾樂認為。

  “這幾年,國家對雙創的大力倡導,讓許多大學生在讀書階段就開始接觸創新創業項目,開闊了他們的眼界。年輕人在走入社會後,也更願意選擇創業。”廣州大學人文學院副書記劉軍軍認為。

  理性跳槽尋真愛

  2012年,1989年出生的溫煒鑫還是一名剛出校園的小記者。五年五連跳,他已經成為深圳一家網際網路公司推廣部的副總。

  “我不是隨性跳槽,而是理性選擇。”溫煒鑫認為,跳槽無非還是從行業、公司、領導與自己發展的契合度考慮。“每個平臺給自己的成長是有限的,如果不能有新的挑戰,那就該考慮是否要換工作。”

  “相比追求穩定的上一代人,現在的年輕人更常跳槽。”既是創業者、也是用人企業主的劉宗建説,隨著交通的便利、網際網路的發展、新業態的出現,以及創業創新氛圍的不斷加強,現在年輕人不僅跳槽成本低,而且也不怕找不到工作。

  “人讀書多了,就容易自我設限,覺得自己只能做一件事來生存。所以,我要突破自己的思維,短時間嘗試不同的行業,找到自己的真愛。”小甘畢業兩年多,已經換了3份工作,而且每一份都讓朋友們“大跌眼鏡”。生物技術本科、營養學碩士的他,一畢業就進入香港恒生銀行,做金融服務培訓生。人人艷羨的崗位,卻並不能讓他感到滿意。“朝九晚五按部就班的生活,不適合我。”

  他到朋友的IT公司,從市場、人力到部門協調一肩挑。後來換到了保險行業,約見客戶、做計劃書、培訓考證,日程安排得滿噹噹。

  深圳一家房地産企業從事人力資源工作的鍾小姐發現,對現在求職者來説,薪酬已經沒有那麼大的吸引力。“工作內容無聊、工作氛圍無趣、想要更多私人時間等,都是一些人入職不滿一年就離職的理由。”她認為,相比之下,氣氛活躍的工作更吸引年輕人。

  智邦明睿的獵頭團隊注意到,該團隊聯繫的3522位候選人,在被問及對新工作的關注要素時,有3498名候選人提到了“扁平化管理”。“這説明企業文化和工作氛圍,更受求職者的關注。”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劉宗建認為,現在的求職者對公司的工作氣氛及文化較為敏感。他們對舊式官僚主義管理較為抗拒,不想把時間浪費在門面功夫上而無所作為。

  “新的就業觀,會倒逼企業對員工管理進行升級換代。”呂革新説,過去員工在辭職時,還會考慮獎金、分紅、違約等情況。但現在的年輕人“裸辭”正越來越常見。

  “許多企業為了適應這樣的變化,管理都變得人性化起來。”呂革新説,一些新興行業的企業,早就取消了打卡、記考勤等制度,代之以工作量考核。“這樣反而讓效率更高。”

  “工作沒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適的,應該鼓勵和包容年輕人的自主選擇。”南方科技大學就業指導中心負責人彭中華説,無論是跨專業、跨行業就業,還是自主創業,年輕人在就業上的多元化選擇,必將是未來一個大的趨勢。(呂紹剛 王 星)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