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援民間公益發展,你有什麼好玩的點子嗎?
2017年1月3日,上海聯勸公益基金會(以下簡稱聯勸)啟動了2017年度“一個雞蛋的暴走”公益徒步籌款活動報名。僅僅一個月的時間,就有639支隊伍報名參加。與其他運動類籌款活動不同的是,“一個雞蛋的暴走”初衷是為兒童領域的民間公益項目籌款,支援民間公益機構發展。
作為上海市乃至全國最有影響力的公益籌款活動之一,該項目自2011年啟動以來已累計籌款近3300萬元,參與人數超過15800人,直接資助了101家民間公益機構、200余個公益項目,30萬多名兒童和青少年從中受益。該項目是聯勸品牌項目之一,也是基金會對於推動聯合勸募、支援民間公益發展的一種成功探索。
在聯勸秘書長王志雲看來,由於缺乏了解和信任,目前對公益和捐贈的了解還處於海平面之下,“因此,我們需要從基礎建設做起,也就是説,要通過創造一些直接參與的機會,讓公眾在熟悉的場景中開始接觸公益,進而了解公益。而公眾熟悉的場景,最低門檻無非就是運動。因此發展運動型籌款活動,對公益組織而言,可以説是最經濟、最有效的獲取公眾持續捐贈的基礎工作。這也是‘一個雞蛋的暴走’背後的邏輯。”
作為上海市第一家由民間發起成立的公募基金會,聯勸一直以“聯合勸募,支援民間公益”為使命,開展了多項實踐,資助那些缺乏籌款渠道或能力的優秀民間公益組織及項目。近日,《公益時報》獨家對話王志雲,揭秘聯勸在推動公眾參與背後的秘訣。
聯合勸募逐漸得到認可
《公益時報》:基金會為何將聯合勸募作為自己的使命?
王志雲:聯勸于2009年12月註冊成立,成立7年多來,累計籌款超過2億元,累計捐贈筆數超過288萬筆,累計公益支出突破1.4億元,直接支援了923個公益組織、1122個公益項目,我們還設立了123個專項合作,38個專項基金,資助領域涵蓋兒童、婦女、教育、環境、社區發展、公益行業支援等13個領域。
自成立以來,聯勸一直以“聯合勸募,支援民間公益”為使命,而基金會的成立可謂是得益於天時地利人和。首先,作為國內最具國際視野的都市,上海是公益組織發展比較早、也比較活躍的地區,政府希望上海能有一家創新勸募形式、具有民間活力、可以激發公眾更主動參與公益的公募基金會。其次,在那個時候,剛剛起步的公益組織缺乏更多元的資金募集渠道和能力,需要一個能夠打通社會慈善資源流入公益行業的平臺。此外,作為國內較早開始支援公益組織發展的平臺型機構,聯勸的發起方恩派公益組織發展中心也深刻體會到這樣的需求,願意借鑒國際經驗,在上海開拓實踐一個“聯合勸募”平臺。基於此,我們確立了自己的使命,迄今為止也沒有改變過。
《公益時報》:聯合勸募的概念已經提出多年,目前公眾對於這一概念的認識處於什麼水準?
王志雲:就中國本土實踐而言,可以説行業內對聯合勸募還普遍處於起步摸索的階段。我們特別榮幸地看到,聯勸幾乎可以説是這個模式在國內最早的實踐者,我們在2011年就開始了各種嘗試。從2013年開始,有越來越多的同行也開始了各自的實踐,這説明聯合勸募模式也得到了行業內的接納和認可。
不過,從普通公眾的視角看,聯合勸募還是一個比較陌生的概念。在工作中,聯勸不斷和公眾進行溝通,現在已有少部分公眾開始逐漸理解這個模式的特點,但如果想讓更廣泛的群體知曉這個概念,恐怕還需要一段較長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