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能源和産業結構調整是治霾決定性因素

2017-03-02 12:57:35 來源:中國網 作者:韓霽 責任編輯:高靜 字號:T|T
摘要】由於霾治理複雜性和艱巨性的特點,實現空氣品質根本好轉將是一個政府領導、科技支撐、企業實施、市場調節、全民參與的漸進過程。

濟南霧霾(圖源網路)

  霾究竟從哪來?大氣灰霾如何産生?如何控制?3月1日,中科院“大氣灰霾追因與控制”戰略性先導專項的專家將相關研究結果及進展向記者做了介紹。研究結果表明:空氣品質總體向好,但複合污染抵消了治理效果,能源和産業結構調整是治霾決定性因素。該專項由中科院在2012年啟動,將PM2.5的生成、演化和控製作為核心,以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為重點區域進行了研究。

  研究及觀測顯示,2013年以來,全國空氣品質總體向好,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佔比逐步降低,優良天數比例明顯上升。2013年至2016年,全國平均改善幅度在30%左右,京津冀地區改善幅度更大。

  為什麼我們的實際感受卻並不明顯?“大氣灰霾追因與控制”戰略性先導專項的首席科學家、中科院城市環境研究所副所長賀泓研究員給出的答案是,“顆粒物濃度還遠未達到環境顯著改善的拐點,這是公眾還沒有明顯感受到大氣品質改善的主要原因。”此外,我國中東部的部分地區秋冬季節大氣污染防控的形勢依然嚴峻,2016年北京冬季PM2.5濃度與前3年相比沒有顯著降低。

  複合污染導致環境容量下降,污染排放是霾形成的內因。PM2.5來源包括直接排放(一次源)和二次生成(二次源)。PM2.5的二次生成是指排放到大氣中的氣態污染物通過多種化學物理過程被轉化為硫酸鹽、硝酸鹽、銨鹽等細顆粒物。一些污染源雖然其一次顆粒物濃度不高,但産生大量二次顆粒物,成為城市PM2.5的重要來源之一。賀泓和他的研究團隊發現,在我國中東部地區,二次顆粒物對PM2.5的貢獻率常常高達60%,在成霾時二次顆粒物所佔比例往往更高。而目前對二次顆粒物生成的機制還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

  氣象條件是霧霾形成的外因。出現以低風速和逆溫為特徵的氣象,霧霾發生幾率就會增加。資料統計表明,近40年來京津冀年平均風速逐年減小,減小幅度達37%,對京津冀污染物擴散有利的北風頻次和風速都顯著下降。另外,排放到大氣中的PM2.5一定程度上導致地表溫度下降,而上層顆粒物中的吸光性物質會提高該層大氣的溫度,從而形成下冷上熱的穩定大氣結構,空氣對流減弱,進一步加劇污染形成。

  由於霾治理複雜性和艱巨性的特點,實現空氣品質根本好轉將是一個政府領導、科技支撐、企業實施、市場調節、全民參與的漸進過程。

  根據《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經驗來看,要實現空氣品質長期穩定改善,大氣灰霾治理需要加強針對性,力爭精準治霾。首先,發揮科技支撐作用,加強多污染物的協同減排。其次,一線大城市應把機動車尾氣污染控制放在突出位置。此外,應加大我國北方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力度,大力防控農村和城鄉接合部散煤和秸稈燃燒導致的季節性霾污染。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