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膜暴利全靠炒概念:各類概念膜並無特殊功能

2017-02-24 09:19:16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高靜 字號:T|T
摘要】手機膜暴利全靠炒概念:各類概念膜並無特殊功能---從進貨價來看,普通的iPhone 7 Plus鋼化膜裸膜進貨價只要1元左右,加上包裝和酒精包、除塵貼等貼膜配件,也就2元左右的成本。

    “玻璃”、“大屏”屬性的智慧手機快速崛起,催生了手機貼膜市場。幾年前智慧手機雙面玻璃設計,更是一度讓街邊貼膜成為發家致富的新途徑,巨大暴利産生的很多街頭貼膜攤也曾成為馬路上的一道風景。但北京商報記者日前走訪發現,以往天橋上、十字路口、地鐵口手機貼膜攤隨處可見的場景已然漸漸消失,而這種現象並非手機貼膜無利可圖,只是隨著企業擠壓和網購的發展,轉移到了線上,整個行業不僅暴利依舊,同時也延伸出更多的市場亂象。

    暴利依舊

    因為大屏容易摔碎、留下劃痕不美觀,幾十元的貼膜隨著智慧手機的流行而火爆。前幾年,關於貼膜致富的勵志故事層出不窮,比如“貼膜讓小夥致富:3年賺兩套房”等諸如此類相關新聞一度引發輿論關注,天橋貼膜哥輕鬆月入萬元的各種創業故事版本也曾是不少人茶余飯後的話題。

    但是到今天,關於手機貼膜行業的勵志故事已經淡出人們視野。北京商報記者近日走訪北京北三環周邊路段,往年諸多的手機貼膜地攤已經不再,而在一家小規模商場中,入口處雖然有一個擺滿了手機膜和手機殼的櫃檯,但幾乎無人問津,甚至都沒有銷售人員。記者觀望一段時間,才有一個旁邊銷售手機的員工過來詢問是否需要購買産品。

    街邊攤和門店生意不好,並非市場需求不足,也不是行業利潤縮水。北京商報記者隨機調查了30位用戶,其中12位為手機貼膜,用戶需求旺盛。另外以iPhone 7 Plus為例,在上述商場中,臨時銷售員工表示,目前主推三款膜,普通鋼化膜60元,抗藍光膜199元,防爆膜199元,並強調都是統一定價。

    一位從業人士則給北京商報記者算了一筆賬,從進貨價來看,普通的iPhone 7 Plus鋼化膜裸膜進貨價只要1元左右,加上包裝和酒精包、除塵貼等貼膜配件,也就2元左右的成本,至於抗藍光膜、防窺膜、防爆膜,加上包裝和配件一套下來,成本也就六七元左右。對比上述價格來説,不管是普通鋼化膜還是抗藍光膜等,可謂是十足的暴利。

    該從業者還表示,除了iPhone膜之外,華為、OPPO、vivo、金立、小米、魅族等手機膜價格也都相差無幾,一些因為新出産品或者冷門産品,成本可能會貴個1-2元,也有些會更便宜,總之手機膜的成本整體並不高,沒有外界想像中的富含高科技。

    需求兩極

    一邊是市場需求持續旺盛,另一邊則是街邊攤和實體店消失。主要原因是實體店和街邊攤貼膜的人少了。

    産業觀察家洪仕斌指出,智慧手機剛剛興起的時候,産品平均價格較高,很多用戶出於愛惜手機等考慮貼膜,同時又怕自己貼不好,所以尋求街邊甚至門店貼膜。但隨著手機貼膜行業普及,大家都知道這並不是什麼技術活,手機膜也都自帶清洗貼膜的配件,消費者更加傾向於網上購買,自己貼膜,不僅價格更便宜,還有更多的選擇。

    除了消費者需求轉移外,一些企業活動和手機廠商,則進一步壓縮了街邊攤的生存空間。如蘇寧曾推出免費手機貼膜服務,很多O2O地推或者企業活動,都曾一度推出免費貼膜的服務。另外,如OPPO、vivo、一加等手機廠商,手機産品在出廠時就自帶貼膜,而且OPPO體驗店還提供一年四次的免費貼膜服務。很大程度上提前化解用戶貼膜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貼膜街邊攤大幅減少,但是貼膜市場的概念橫飛、天價膜等亂象卻並沒有隨之而消失。北京商報記者通過調查發現,目前貼膜市場仍舊處於兩極分化情況,一方面是10-30元左右的産品成為市場的主力軍,而另一方面則是動輒500元、600元的天價膜。

    北京商報記者在京東上看到,在手機膜品類中,按照銷量排名,前十名中有八款都是iPhone手機膜,另外一款是小米5鋼化膜,一款適用於三星S7 edge的前後全套膜,價格方面,除了三星S7 edge的前後全套膜售價高達78元外,其他的手機膜售價都在19-29元間,其中包括鋼化膜和抗藍光膜。此外,記者在京東上也看到了售價高達598元的“普利邦手機鋼化膜纖薄3D高清防爆全屏膜”,適用於iPhone 7 Plus,還有售價348元的號稱日本製造的鋼化膜,而這些天價手機膜的材質都是鋼化玻璃。

    概念牟利

    北京商報記者通過調查發現,用戶給手機貼膜的主要需求有兩點,一是防止劃傷,影響機器的美觀,另外,就是防止碎屏。

    手機膜簡單分類來説,有普通軟膜和玻璃膜。其中軟膜有高透膜、磨砂膜、鏡面膜、閃光膜等,這類膜主要就是防止螢幕劃痕,也是早期手機膜市場主力軍。玻璃膜也就是目前主流的鋼化膜,核心就是防摔。

    值得注意的是,消費者具體去購買手機膜的時候,卻往往會看到各種各樣概念膜。如防藍光、抗爆、碳纖維、絲印、全屏3D曲面、冷雕、熱彎雙面膠等,其中很多聽起來高大上,其實就是一些工藝名稱,如絲印、冷雕、熱彎雙面膠,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功能。

    其中備受用戶關注的就是抗藍光膜,抗藍光膜的熱銷一定程度也是源自於用戶對手機螢幕産生藍光的擔心,同時一款防藍光膜價格也往往是普通鋼化膜的四五倍,那麼防藍光膜真的有效嗎?

    杭州市科協合辦的好奇實驗室實驗結果則顯示,防藍光膜對藍光幾乎沒有抵禦作用。實驗室在市場上隨機購買了多款防藍光手機膜和一款高清膜,通過光譜分析儀顯示,防藍光膜和普通高清膜對於藍光的降低效果差不多,甚至還比不上家裏使用的保鮮膜。

    至於手機藍光危害,專業人士則表示不用過於擔心。浙江大學光電學院教授牟同升表示,通常情況下,藍光對人體傷害來源於兩點,一是高強度,如LED照明燈,光線中含有大量的藍光可能導致視網膜受損,國家對照明産品的藍光有著相關規定。二是長時間接觸,長期接觸藍光可能會對人體的內分泌、免疫激素等産生一定的影響。而在強度方面,手機發出的藍光對視網膜組織的損傷遠達不到危害的量級。至於長時間接觸,則建議消費者晚上儘量不要長時間玩手機。

    此外,防藍光膜不僅沒有防止藍光的效果,而且會加劇眼睛的疲勞。眼科醫生表示,使用防藍光膜,就好比戴太陽鏡,所有的光線都會同時降低,畫面飽和度看起來會很低,為了看清,眼睛反而需要花費更多力氣看東西,更容易疲勞。醫生提議,與貼膜護眼相比,經常休息眼睛更切實際。

    業內專家建議,很多天價膜往往就是借概念來牟取暴利,故意誇大一些危害和功效,但實際上對於消費者來説,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消費者在購買手機膜時需要警惕這一情況,不要過於迷信商家的宣傳。北京商報記者 陳維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