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年間中小學教材啥樣?語文超簡單算術要算股票

2016-11-18 13:46:02 來源:新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高靜 字號:T|T
摘要】一百年前小學生讀的語文、算術教材難不難?是不是實用?放到現在來看,那些幾成“古董”的老教材,還有沒有可借鑒的價值?今天上海師範大學圖書館展出3000余冊清光緒六年(1880)至民國初年的中小學教材,其中不少是孤本,極具史料研究價值。

圖説:上海中華書局印行的《新式國文教科書》。新民晚報記者 王蔚 攝

  一百年前小學生讀的語文、算術教材難不難?是不是實用?放到現在來看,那些幾成“古董”的老教材,還有沒有可借鑒的價值?今天上海師範大學圖書館展出3000余冊清光緒六年(1880)至民國初年的中小學教材,其中不少是孤本,極具史料研究價值。

  “這裡的老教材或許是最全、最珍貴的。”上師大圖書館副館長蔡迎春説,館內收藏了一批重要或有代表意義的教科書。1901年南洋公學第三次線裝排印本《蒙學課本》,是中國近代最早自編小學教科書;10種36冊《最新小學教科書》系列,是晚清時期出版的唯一一套完整和最有影響的小學教科書;商務印書館1912年出版的《共和國新教科書》系列,是民國第一套最完整的教科書,館藏了其中小學部分77冊書。1904年至1906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最新初等國文教科書》,是我國近代第一套形式和內容都比較完善的新式小學國文教科書,館藏全套10冊;徐匯公學史學總教習史式徽編《世界歷史課本》,1914-1916年印行,是我國最早、篇幅最大的中學世界歷史課本,館藏全套精裝5冊。此外,館內還保存有一批較為珍貴的教育部送審本和批語本,這些教材的送審本中均有當時教育部的初審、復審批語和修改簽條數頁。

  先看語文。用現在的教學目標來看,百年前的老教材實在“太簡單”。比如,由上海中華書局印行的《新式國文教科書》,第一冊共50篇課文,雖然比現行的滬版一年級上學期語文教材只多了10篇,但難度系數簡直差了好幾個“等量級”。其中第一課竟然只學一個字:“人”。課文上半部是一幅漫畫,爸媽牽著穿學生裝的孩子散步;下半部分是一個大大的“人”字。第二課學兩個字:“口”“耳”。第三課學兩個字:“山”“田”。第四課學兩個字:“竹”“石”。第五課學三個字:“米”“水”“火”。最後一篇課文也簡單得“不可思議”,總共16個字:“你讀何書我讀國文讀完幾本讀完一本”。

圖説:第二課學兩個字:“口”“耳”。第三課學兩個字:“山”“田”。新民晚報記者 王蔚 攝

圖説:最後一篇總共16個字:“你讀何書我讀國文讀完幾本讀完一本”。

  再來看看百年前的小學算術課。按當時的學制,一至四年級為初小,五至六年級為高小。《初等小學算術教科書卷四》大約相當於現在的四年級教材,其中有道題:“旅人行路二百五里,內有九十三里乘火車,三十八里乘馬車,其餘乘人力車,問乘人力車行幾何裏。”,還有道題:“父子二人作工,每月父得千三百五十錢,用去七百三十八錢,子得九百六十錢,用去五百七十三錢,問兩人每月共余幾何。”據了解,這樣的加減法現在是三年級上學期的要求。另一本高等小學用的《吳編算術》第三冊,應該是供六年級使用的,其中專門有一章是《日用諸算》,包括南米(舊時的一種實物稅)、關稅、運費、倉棧、國債票、股票、公司決算、保險、金價等。例如有道題:“某甲賣豬四次,第一次賣四十口,每口銀八元,第二次賣三十口,每口銀十元,第三次賣十六口,每口銀十二元半,第四次賣五十四口,每口銀十一元七角五分,問均算每口值銀若干。”

圖説:日用諸算章包含股票、保險等。新民晚報記者 王蔚 攝

  上師大圖書館近代文獻中心主任張雅琴説,實用、圖文並茂、簡單易學,是這批新“出土”的百年前老教材的主要特徵。比如,有一篇講“友誼”的課文,居然只有一幅畫,沒有任何文字,類似現在的看圖作文吧,沒有文字説明就表示沒有條條框框的限制,孩子們可以憑自己的理解天馬行空表達,這不也正是一種很好的創新思維培養嗎?

  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王蔚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