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打卡”交作業?微信作業 重形式還是重效果?

2016-10-19 13:41:43 來源:多彩貴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高靜 字號:T|T
摘要】每天“打卡”交作業?微信作業 重形式還是重效果?。

  作為社交工具的微信如今也被一些學校的老師用作提交“作業”的平臺,讓學生每天在班級微信群裏“打卡”交作業。這種作業形式有哪些利弊?實際效果如何?記者日前採訪了部分小學低年級老師和家長。

  每週一至週五的下午3點半以後,文女士的手機就開始響個不停,因為在女兒的班級作業群裏,當老師佈置完作業之後,家長們就開始陸續讓孩子交語音或視頻作業了。“讀拼音、背單詞、説活動感受就連數學都能佈置語音作業,比如談談怎麼認識加法。”説起微信作業,文女士的口氣中透出些許無奈。

  微信作業不強制,效率並不高

  事實上,和文女士有相同情況的家長並不在少數。李女士的女兒也上小學一年級,開學不久,“微信作業群”就成立了。李女士説,微信作業群裏佈置的所謂“作業”,基本都屬於老師建議學生完成的課後練習和復習鞏固,並沒有強制要求每個孩子必須提交。老師也很少點評,最多在群裏提醒一下孩子需要注意的知識點,比如介紹拼讀的要領和方法等等。

  李女士説,語文、數學、外語三科作業都在同一個作業群提交,“孩子經常會先聽聽別的學生説得怎樣,但每天內容很多,幾十條甚至上百條語音,感覺效率並不高。”她説,自己孩子的性格有點“完美主義”,每次發語音作業之前,都要反覆練習多次,完全準備好了再發出來,很耽誤時間。群裏也不乏孩子交完作業覺得不夠好又不停地撤回。此外,對於一項作業要發幾條微信,老師並無限制,“常有學生一科作業就一下發五六條,三科作業陸續交完都刷屏了。”

  而且,因為家長工作的原因,同一個班裏學生提交微信作業時間也差異很大。文女士回憶,不久前有位家長在晚上9點半提交了孩子的語音作業,老師就在群裏提醒家長讓孩子早點休息。但有人工作忙等原因,仍會有家長晚上10點左右還會提交作業。

  作業效果有待考量

  “一個群裏幾十個學生,即便每人每天發一條語音,這對老師而言都是龐大的工作量,而且還都佔用的是老師課後的時間。我要是老師,這麼多語音,肯定聽不過來。”文女士坦言,對於老師是否會檢查所有孩子的微信,她也並不肯定。隨著每天持續地在微信群裏交作業,李女士也從最初的有點煩,到如今的逐漸適應。她説,微信作業有利有弊,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督促孩子每天復習。“群裏常常會有作業接龍,不提交語音老師一眼就能看到,雖説沒有強制,客觀上也有壓力和面子問題。時間長了,孩子倒也習慣了每天讀一讀、練一練。”但李女士也表示,與一些智慧學習軟體相比,微信沒有作業完成情況的測評功能,孩子雖然每天堅持講,但發音準確與否,並不好判斷,有些學生的發音並不標準,擔心孩子的語音也被帶歪了。

   ■ 觀點針鋒

  正 方

  微信作業能幫學生鞏固所學

  翠微小學數學老師蓋文娟在教學中會廣泛使用微信群,她認為,微信作業能夠幫助學生在課後鞏固所學知識。如在學習乘除法的意義時,她會要求學生用3×4編一道題,每位學生可以微信語音功能口述題目。會的孩子會先説,不會的孩子在聽完之前同學的語音後,找到答案,做到所有學生掌握。期間她也會挑一些作業點評。

  除了語音,蓋文娟在假期也嘗試過使用視頻功能。假期,她會每天佈置一道題,第二天再通過一段小視頻講題。對微信平臺的使用,讓蓋文娟的教學每天都不間斷。她也發現,在不斷的出題到練習的過程中,學生提升很快。

  微信作業有助培養學習習慣

  利用微信督促家長課後練習的老師都是比較負責的老師。在減負的大背景下,低年級學生沒有家庭作業。但目前教材的內容很多,考查的要求也沒有降低,為了讓孩子更好地鞏固所學,微信“作業”就成為課堂的延伸。老師也是一片苦心,希望家長能重視課後的復習鞏固。雖然微信作業的效果可能確實不盡如人意,但可借此幫助孩子培養學習習慣。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