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畢業生“慢就業”引發思考 算不算“啃老”?

2016-10-16 17:04:11 來源:西部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高靜 字號:T|T
摘要】市教委學生處副處長李長治指出,目前的大學生就業是在産業結構調整、大型國企不斷減員的背景下完成的。”  在美國,也很少聽到“啃老”的説法,因為要徵收鉅額的遺産稅,通常高達50%,年輕人不可能依靠父母“慢就業”。

  工資少上班苦,不如歇著爸媽養?

  ——高校畢業生“慢就業”現象引發思考

  核心提示

  “3000多元工資,每天朝九晚五,太累,不如回家做房東。”時下有些大學畢業生,因為擔心工作辛苦、專業不對口,選擇“慢就業”。他們旅遊、出國或者乾脆宅在家,經濟上繼續依靠父母。

  相關調查顯示,最近5年,畢業半年後仍未就業的大學生比例逐漸增加。大學生是社會高素質人力資源,到了應承擔家庭和社會責任的年齡,如果把“慢就業”作為逃避的藉口,就值得警惕了。

  9月底,滬上高校2016屆畢業生就業季基本上畫上了句號。各高校都拿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97%、98%的就業率大多不在話下。上海市教委截至6月底的最新統計,上海高校2016屆畢業生簽約率就達到73.36%,較去年同期高出2.02個百分點,這是近幾年來簽約率的一個最高點。然而,一些高校就業中心負責人透露,其實學校畢業生就業率仍有提升空間,崗位仍然充裕,但是,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卻選擇了回家“待業”。90後高校畢業中出現了“慢就業一族”,數量每年呈增長之勢。

  “慢就業”的95後大多集中在一線城市

  在松江大學園區、奉賢大學城,記者隨機採訪了幾位“慢就業一族”。小王同學畢業于某高校園林專業,找工作的時候發現機會不少,可父母竟然不希望她前去就業,“媽媽説了,3000多元的工資,每天朝九晚五太累,還不如回家做房東。”

  小季同學畢業于某高校語言類專業,她已經下決心走出國留學這條路,打算去美國學自己喜歡的傳媒專業,放棄了一份文化公司的職位。某高校商科專業畢業的學生小畢,同樣選擇了“慢就業”——畢業後決定先去祖國的大好河山走一圈。

  通過對比2010至2014屆大學畢業生中未就業人群分佈比例,第三方調查機構麥可思研究院發現:最近5年,畢業半年後仍未就業的大學生比例逐漸增長,“慢就業”現象越來越突出。騰訊QQ瀏覽器最新發佈一份畢業季大數據報告,52%的95後選擇找一份穩定工作,但剩下48%的人選擇回避就業。也許大城市對畢業生的包容性更大,選擇“不就業”的95後大多集中在一線城市,其中北京比例最高,其次是上海,杭州排到第三,第四、第五分別是廣州和重慶。

  一份調查顯示,畢業生選擇“慢就業”最主要的原因是“找不到滿意的工作”,有57.7%的受訪者選擇;其次是受訪者希望能夠“理性尋找發展方向,不願意在沒有找到方向前被具體工作束縛”;第三是“準備自己創業”。另外,“要考研”“想做自由職業者”等理由也位居前列。

  部分社會輿論對“慢就業”採取寬容態度

  有意思的是,近期媒體及公眾輿論對這一現象採取了寬容的態度。國家職業指導師蔣玉芬認為,“慢就業”折射出大學生一些新的就業觀。過去的70後和80後大學畢業生,一般都有著較大的經濟壓力,畢業後需要馬上工作,才能實現在大城市買房結婚、紮根落戶的願望。而現在的90後大學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家庭經濟條件優越,所以他們對於工作賺錢顯得不那麼急迫。他們按照自己想要的軌跡去生活,只要不做啃老族,不給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社會也不宜對他們的做法過多苛責。

  還有社會學者提出,對待“慢就業”不該急著否定。讓情感和身體有一定釋放的時間和空間無可厚非,而為未來發展厘清頭緒、打好基礎,更是換一種方式應對挑戰。

  某報的一篇評論中則這樣説:“‘慢就業’的出現,是對大學生就業盲從現象的某種矯正。‘慢就業’雖然表現在就業速度上慢了一點,但實質並不是不就業,或者無原則地推遲就業,而是在就業之前更加理性地評判自己、更加科學地規劃未來……這是好事。”

  絕大多數“慢就業”本質是“啃老”

  社會當真該寬容甚至倡導“慢就業”嗎?記者在調查中發現,許多學生之所以選擇“待業”,基礎是因為“家裏不缺那點錢”——“有6套房子的人,哪有動力考研、找工作啊?”北京的一名“慢就業”畢業生,道出了不願意就業的真相。眼下,像這種不缺錢花、就業動力不足的畢業生不在少數,已經成為“慢就業”人群的主體。還有些學生因為家庭條件不錯,父母有著複雜的關係網,寧願持觀望態度,等著家裏安排工作,而不是自己去就業市場闖蕩。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一名學生處的負責人明確指出,顯然,絕大多數所謂的“慢就業一族”,其實就是“啃老族”的代名詞,所謂的“釋放個性”“自我意識增強”實質是取決於家人的財富,所以,“慢就業”不應寬容、不值得鼓勵。

  市教委學生處副處長李長治指出,目前的大學生就業是在産業結構調整、大型國企不斷減員的背景下完成的。在傳統國企、央企及跨國公司減少用人需求的同時,中小企業登陸大學生就業市場的數量增長迅猛,在這種情況下,大部分學生按傳統專業方向尋找工作已經不可能,可以説,“專業不對口”是常態,以“專業不對口”推遲就業,不能成為充足的理由。

  李長治同時認為,“盲目就業”的提法也不正確。學生走出校門,找到任何一份第一個工作都是邁入社會的起點,都可以積累社會經驗。就業不可能一步到位,現在部分學生“嫌收入低”“嫌工作累”“嫌工作沒興趣”而放棄就業,這種所謂“慢就業”的做法,其實是錯誤的,相反,學生應進一步轉變觀念,不挑不揀,才是正確的擇業觀。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慢就業”的盛行,與當下社會氛圍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在美國的時候,記者曾遇到一名弗吉尼亞大學的畢業生邁克,因為沒有尋找到與專業相應的工作,他就安心當上了一名校車司機。邁克説,“18歲以後是不可能靠父母的,自己工作,自己還貸款。”

  在美國,也很少聽到“啃老”的説法,因為要徵收鉅額的遺産稅,通常高達50%,年輕人不可能依靠父母“慢就業”。而在英國等歐洲國家,遺産稅稅率高達80%,同時又徵收高額的房産稅,更不可能出現“不就業、寧做房東”的“啃老族”。

  國外大學生剛畢業時也有“間隔年”的情況,尤其是部分經濟比較發達地區和家庭經濟條件比較好的畢業生,通常先做一段時間義工或者旅行,但值得注意的是,這與我國當前的“慢就業”現象不同,別人靠的仍然是自己的能力,而在當下中國,“慢就業”人群中,躲避吃苦、依靠父母是主流。

  專家指出,大學畢業生是高素質的人力資源,已經到了應該承擔家庭和社會責任的年齡,如果把“慢就業”當作逃避競爭、不敢直面社會壓力的藉口,那就值得警惕了。本報記者張炯強

  漫説“慢就業”

  在資訊爆炸的今天,常常會看到不同的新聞裏“數字打架”。比如,每一年,我們都説是“大學畢業最難就業季”,可是,到後來有的高校總是説就業率高達八九成云云。這幾天,另一條新聞裏的數字,又驚到了我——説是調查顯示,有多達48%的95後選擇不就業!連人民日報微信公號都轉發了這條新聞,由不得你不信。

  其實,隨隨便便發幾份問卷或是在微信上弄個網友投票,得出來的數字,是當不得真的。近一半的95後大學生選擇不就業?想想就不可能麼。還是本報記者報道中的名詞更科學些——“慢就業”。

  如何看待這個現象,多數人是寬容以待,也有人不以為然。要判定一件事的是非,先要弄清這件事的原委。大學生選擇“慢就業”,他們意欲何為?從調查看,他們大多數的選擇有三:繼續升造、創業、間隔年(即就業前先作一次長途旅行)。孩子們作這樣的選擇,好像無可厚非;選擇創業更應鼓勵。至於真的不願意上班,躺在家裏吃房租,甚至啃老,畢竟是極少數了。

  就業,慢些無所謂,但是,啃老不可取。(江硯)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