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再次針對校園貸發聲 要求建立日常監測機制

2016-10-12 10:20:54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高靜 字號:T|T
摘要】今年以來,校園貸的風險逐漸顯現,過度消費、冒名借貸、暴力催收等新聞頻頻曝出,本報也曾在3月24日A6版刊發《校園貸是如何“套牢”大學生的》的調查。

  本報訊(記者 劉旭)今年以來,校園貸的風險逐漸顯現,過度消費、冒名借貸、暴力催收等新聞頻頻曝出,本報也曾在3月24日A6版刊發《校園貸是如何“套牢”大學生的》的調查報道。昨日,教育部網站再次發文,強調做好校園貸風險教育工作,特別是對大學新生集中開展風險防範專項教育,這是教育部半年來第二次針對校園貸發聲。

  根據教育部最新發佈的《關於開展校園網貸風險防範集中專項教育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提出三項要求,分別是做好校園網貸教育引導工作;做好校園網貸風險防範工作;做好經濟困難學生精準幫扶工作。

  《通知》表示,要培養學生的勤儉意識,及時發現並糾正學生超前消費、過度消費和從眾消費等錯誤觀念,引導學生合理消費、理性消費、科學消費。各地高校要加強日常排查,建立校園不良網路借貸日常監測機制,高校宣傳、財務、網路、保衛等部門要密切關注網路借貸業務在校園內的拓展情況。各地高校應教育引導學生增強防範意識,提升防範能力。要將防範校園不良網貸作為學生日常教育的重要內容,利用校園網站、校園廣播、“兩微一端”等多種形式多種渠道全方位向學生發佈預警提示資訊,加強警示教育。教育引導新生謹慎使用個人資訊,不隨意填寫和洩露個人資訊;對於推銷的網貸産品,切勿盲目信任,尤其警惕熟人推銷,增強學生對網貸業務的甄別、抵制能力,保護自身合法權益。

  教育部還要求各高校完善資助體系,加強對學生資助工作的科學管理和制度支撐,建立健全既有共性需求、又能體現個體差異的資助體系,充分挖掘校內外資源,籌集專項基金,滿足學生拓展學習、創新創業等發展性需求。拓展資助渠道,積極探索建設和發展校園社區銀行,為學生提供渠道暢通、手續便捷、利率合理的金融借貸服務,滿足學生的臨時性需求。

  此外,《通知》指出,應向學生普及信貸知識,會同金融機構、網貸監管機構、網路安全等部門組織舉辦報告會、講座、知識競賽等活動,普及金融信貸和網路安全知識及相關法律法規知識。

  針對近來逐漸失控的不良校園貸,4月,教育部聯合銀監會發佈《關於加強校園不良網路借貸風險防範和教育引導工作的通知》。8月,銀監會也發文強調採取“停、移、整、教、引”五字方針,要求對校園貸進行整治。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