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科技報道 周濤】國家網信辦發佈的《網際網路直播服務管理規定》12月1日起在全國施行,明確禁止網際網路直播服務提供者和使用者利用網際網路直播服務從事危害國家安全、破壞社會穩定、擾亂社會秩序、侵犯他人合法權益、傳播淫穢色情等活動。
規定指出,網際網路直播服務提供者應當按照“後臺實名、前臺自願”的原則,對網際網路直播用戶進行基於行動電話號碼等方式的真實身份資訊認證,對網際網路直播發佈者進行基於身份證件、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等的認證登記。
此外,網際網路直播服務提供者應當建立網際網路直播發佈者信用等級管理體系,提供與信用等級掛鉤的管理和服務,同時應建立黑名單管理制度,對納入黑名單的網際網路直播服務使用者禁止重新註冊賬號。
規定還要求網際網路直播服務提供者建立直播內容審核平臺,根據內容類別、用戶規模等實施分級分類管理,對圖文、視頻、音頻等直播內容加注或播報平臺標識資訊,對網際網路新聞資訊直播及其互動內容實施先審後發管理。
業內人士向環球網科技表示,可以肯定,《規定》的實施,一定讓那些為了博取點擊量、主播以低俗內容搏出位、直播平臺屢次被曝出不雅視頻或其他具有爭議性內容的現象將有效得到遏制。網路空間的風清氣正,正是百姓期待已久的。
目前,網際網路直播作為一種新型傳播形式迅猛發展,廣泛應用於娛樂互動、新聞報道等領域。據不完全統計,在國內提供網際網路直播平臺服務的企業超過300家,且數量還在增長。有的直播平臺打擦邊球,靠低級趣味博取眼球,有的傳播違法違規內容,還有的平臺違規開展新聞資訊直播。
網路直播亂象叢生
隨著直播行業的火速發展,某些知名直播平臺上更出現了一部分“主播”通過肢體和語言進行性挑逗、性暗示;飆車、吃燈泡、嘴咬幾十支正在燃燒的香煙等搞怪直播內容不時出現。
除了色情、暴力等因素外,直播過程中的侵權問題也屢屢被詬病。直播界也衍生了一群辣眼睛的怪咖,像蛇精臉、露肉群,炒作傍明星等等。
此外,一些視頻網站將街景、商場購物人群作為直播對象,甚至還有打著“大學美女必經之路”旗號的直播頻道。還是擁有一大波跟風粉絲,甚至還帶出了層出不窮的腦殘粉,來刺激點播率。
只可惜這群不明就裏的小夥伴們,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經被涮了一把,應該説是現在網路直播的行銷套路真是杠杠的,就是行銷界的扛把子。
網路直播未來內容取勝
數據顯示,2016年直播市場規模是150億元,到2020年的時候預估大概為600億元。“打擦邊球”的低俗內容終究只是一種快消品,不可能成為商業的主流。直播平臺的核心競爭力應該回歸到內容本身。直播在發展,用戶的內容需求也在不斷增長,用戶在成長,直播的發展就必須跟得上用戶的成長。直播的發展應該朝著高品質的原創內容發展,才會在競爭異常激烈的網際網路中長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