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華盛頓11月22日電(記者林小春)包括哺乳類、鳥類、爬蟲類、兩棲類及魚類在內的很多脊椎動物群體數量正在大幅下降,那這種快速衰退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中美一項新研究認為是120多年前,當時正是工業化快速發展時期。
這項研究由美國得克薩斯大學符雲新教授、中國科學院李海鵬研究員和張亞平院士等人合作完成,發表在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他們使用新的群體遺傳學模型等研究方法,分析了2700多種脊椎動物的遺傳多樣性數據,其中600多種被歸類為瀕危動物。
結果顯示,平均而言,瀕危脊椎動物的群體數量從123年前開始大規模下降,其速度是每10年種群規模下降大約25%。
符雲新告訴新華社記者,相關瀕危物種數量的快速衰退始於19世紀末,最合理的解釋就是與當時工業化的擴張以及全球範圍的生態環境惡化有關,導致這些脊椎動物的棲息地大幅度減少。因此,這項研究成果對保護生物學具有指導意義,因為它把正常物種演變成瀕危物種的現象與人類活動聯繫起來,為19世紀工業化導致物種數量大幅減少和群體數量快速下降提供了遺傳學佐證。
此外,這項研究成果還有助探討瀕危物種保護工作的重點應該在哪個方面。符雲新解釋説,他們的研究顯示瀕危物種與非瀕危物種在遺傳多樣性上確有差異,但沒有大到令人驚訝的地步,一些瀕危物種的群體數量只有正常群體的1%甚至更少,但它們的多樣性相比正常物種只是減少百分之二三十。換言之,許多脊椎動物瀕危主要是因為它們的棲息地以驚人速度消失和環境的惡化,導致這些物種的群體數量快速下降,而不是因為生物多樣性太低而使得這些物種喪失了生存能力。
符雲新説:“我個人認為,保護生物學裏強調物種和群體多樣性固然重要,但生態環境與棲息地的保護比物種內多樣性的保護更加迫切。”
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