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眼”。代傳付攝 平塘縣外宣辦供圖
有著超級“天眼”之稱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9月在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的喀斯特洼坑中落成。中科院國家天文臺臺長嚴俊曾公開表示,“利用天然的喀斯特洼坑作為臺址,洼坑內鋪設數千塊單元組成冠狀主動反射面,採用輕型索拖動機構和並連線器人實現接收機高精度定位,這是中國‘天眼’的三大自主創新”。今日,FAST總工藝師王啟明向媒體解密了中國“天眼”的三大創新點。
第一個創新點是“利用天然的喀斯特洼坑作為臺址”。王啟明一句話就説中了不少人心中的疑問。“大家可能會覺得,為什麼我們要做深山裏做‘天眼’,是不是在其他地方挖一個坑也可以。”
他解釋稱,“但如果是人工挖的坑,一下雨就變成水庫了”。
FAST項目選址科研團隊負責人宋建波也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山體裏的水系統對望遠鏡的“人身安全”意義重大,一旦“窩”底的排水系統堵塞,山體中的水將無法流入地下暗河,望遠鏡就有被淹沒的危險。
500米口徑大射電望遠鏡建設地——克度大窩凼。平塘縣外宣辦供圖
記者查閱平塘縣人民政府網站,雖然中國“天眼”所處的平塘縣雨量充沛,但當地的喀斯特地貌恰恰具備岩石透水性。王啟明表示,此處的天然喀斯特地貌正利於排水,雖然貴州黔南雨水豐沛,但這裡下雨一般不會存水。
在FAST之前,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是美國的阿雷西博(Arecibo)30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該望遠鏡是固定望遠鏡,不能轉動,只能通過改變天線潰源的位置掃描天空中的一個約20°的帶狀區域,而FAST的球冠張角達到110°-120°。
FAST的反射面系統由支撐塔、索網結構和反射面面板等部分組成。王啟明曾表示,FAST工程的索網結構可以隨著天體的移動變化,帶動索網上的4450個反射單元,在射電源方向形成300米口徑暫態拋物面,從而極大地提升觀測效率。而主動反射面讓“中國天眼”擁有更廣的觀測範圍。“結構雖然複雜了,但是我們輕量化了,所以成本大大降低了。”他説。
中國“天眼”夜景。平塘縣外宣辦供圖
饋源艙是FAST接收和回傳信號的最核心部件,整個射電望遠鏡的反射面所接收到的全部宇宙信號,都靠它來收集。中國“天眼”在該核心部件中也進行了創新。
建造于上世紀60年代的美國阿雷西博望遠鏡的饋源平臺重達1000多噸,幾乎等於用固定軌道把平臺架設在半空,這樣的設計有利於饋源的定位,卻縮小了觀測角度。
王啟明説:“如果我們按照阿雷西博的方案,我們500米望遠鏡,饋源平臺重量至少會達到幾千噸。這樣重的大傢夥挂在空中,成本相當大了。”他表示,中國“天眼”採取了輕型索支撐饋源平臺方案,把饋源艙減重到30噸。
國家天文臺副臺長鄭曉年也曾對媒體表示,中國“天眼”覆蓋天頂角是美國阿雷西博望遠鏡的兩倍,並通過並連線器人二級調整,最終在降低建造成本的同時,實現毫米級高精度定位。
王啟明還透露,中國“天眼”中還有很多是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而這些“都由國內頂級企業建造完成”。(記者 宋宇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