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研製機械鼻子:試圖"嗅出"火星生命跡象

2016-11-05 10:44:45 來源:西部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高靜 字號:T|T
摘要】為了探測到最微弱的火星生命跡象,美國航空航太局(NASA)的科學家基於鐳射雷達技術開發出了一種機械鼻子。美國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的科學家宣稱,他們將把這種技術應用在未來火星及太陽系其他區域的探索中。

  為了探測到最微弱的火星生命跡象,美國航空航太局(NASA)的科學家基於鐳射雷達技術開發出了一種機械鼻子。

  新浪科技訊北京時間11月5日訊,據國外媒體報道,為了探測到最微弱的火星生命跡象,美國航空航太局(NASA)的科學家開發出了一種機械鼻子。不過,這種設備與我們身上的鼻子在原理上完全不同,而是一種基於鐳射感測器的裝置,已經在軍事上應用於探測生物武器的威脅。

  美國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的科學家宣稱,他們將把這種技術應用在未來火星及太陽系其他區域的探索中。在美國國防部的“聯合生物武器遠端探測系統”(JointBiological Standoff DetectionSystem)的基礎上,NASA科學家開發出了“生命跡象鐳射雷達探測儀”(Bio-Indicator LidarInstrument),簡稱為BILI。該儀器並不能直接確認生命的存在,而是能在環境中搜索氨基酸和其他生命所需的有機分子。

  BILI並不會用來探測太空中的細菌武器或化學武器。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將其比喻為火星車的嗅覺工具,就好像NASA把一隻小獵犬送上了火星。“在對行星表面探索之前,NASA還從未使用過這種儀器,”NASA的技術人員、曾經在研製該生物探測儀器的秘密部門工作過的布拉尼米爾·布拉格耶維克(BranimirBlagojevic)説道。“如果那裏存在生物標誌(即火星上存在有機物痕跡),”他説,“在塵埃中就能檢測到。”

  正如“BILI”這個名稱所顯示的,該儀器需要用鐳射雷達進行操作。鐳射雷達(Lidar)在技術上與主動雷達關係很近。雷達産生無線電波,而鐳射雷達使用的是鐳射脈衝——簡而言之就是光。

  鐳射雷達和常規雷達系統的原理是一樣的:儀器發出一個信號,在目標上反射回來,被接收器收到;接著,該儀器會根據返回的信號解讀出目標物體是什麼。事實上,這種儀器的原理更接近利用超聲定位的蝙蝠,而不是小獵犬。

  鐳射雷達源於20世紀60到70年代問世的鐳射感測器,具有非常廣泛的用途。包括谷歌在內的自動駕駛汽車開發公司正在評估使用鐳射雷達來探測並避開障礙物。NASA也曾使用裝載鐳射雷達的飛機對地球大氣層的化學組成進行觀測。

  NASA近日公佈的這一鐳射雷達系統所發出的是紫外鐳射脈衝。這種光束的波長極小,人的肉眼無法看到,但非常適合用來探測微小顆粒。當碰撞到分子時,紫外鐳射脈衝會激發分子中的電子,使其發出光信號,從而顯示出顆粒的大小和年齡。

  在此前的火星探測中也曾使用過鐳射感測器。NASA的火星軌道鐳射高度計(Mars Orbiter LaserAltimeter)花了四年半時間,飛掠過火星大大小小的隕石坑、山峰和峽谷。目前還活躍在火星上的好奇號火星車上,也裝有一個鐳射裝置,用於探測火星岩石的性質。

  儘管好奇號還帶有採集和分析火星土壤的裝置,但如果使用鐳射雷達系統的話,消耗的能量將會少很多,而且能對火星表面進行更深入的搜索。正如布拉格耶維克所説,“這是一台調查設備,裝上了一隻搜索特定分子的鼻子”。

  研究者並沒有説明NASA計劃使用BILI系統的時間。目前該儀器還在地球上進行進一步測試,使其更加適應火星上崎嶇而嚴酷的地理環境。儘管NASA正準備在2020年夏季向火星發射一台新的探測器,但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並未表示將在該探測器上使用BILI系統。

  在一份計劃中,布拉格耶維克及其同事表示,BILI系統在未來的“破冰生命”(IcebreakerLife)計劃中將會很有用武之地。該計劃主要是利用一台探測器對火星極地進行探索,尋找冰凍平原之下可能的生命跡象。(任天)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