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諾貝爾獎理性認識“科研差距”

2016-10-06 08:38:33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高靜 字號:T|T
摘要】從諾貝爾獎理性認識“科研差距”---中國對日本獲諾獎“井噴”的關注,應聚焦于借鑒日本重視投入基礎研究,並給予科學研究更大自由的做法。

  這幾天,2016年諾貝爾獎各獎項陸續公佈,日本分子細胞生物學家大隅良典榮獲生理學或醫學獎。至此已有25名日本或日本裔科學家獲得諾獎,包括11項物理獎、7項化學獎和4項生理學或醫學獎,其中,2000年以來的17年間,日本有15人獲得諾貝爾自然科學獎。

  對於日本科學家今年獲諾獎,中國權威學者認為,國內生物醫學總體而言落後日本20年以上。也有不同意見認為,諾獎是對科學研究“遲到”的評價,日本科學家近年來頻頻獲得諾獎,憑藉的是日本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取得的成果,那時中國科研確實落後於日本,但我國近年來科學研究成果與日本當前的科學研究相比,誰領先誰落後還不好説。

  中國對日本獲諾獎“井噴”的關注,應聚焦于借鑒日本重視投入基礎研究,並給予科學研究更大自由的做法。調查顯示,諾獎獲獎週期一般是出成果之後的17年。在2000年後日本科學家獲諾獎的15項成果中,只有2012年山中伸彌教授取得的iPS細胞成果發表于2006年。有中國學者認為,中國科研就算落後日本20年也沒什麼,按照目前中國的科研投入,説不定10或20年後,中國也會像日本一樣頻獲諾獎——那樣才能反映新世紀後中國科學研究的水準。

  日本科學家頻獲諾獎後,日本社會也有普遍的憂慮,認為進入新世紀後,日本的科研經費增加不多,2009年甚至一直呈下滑趨勢,導致日本科研能力下降,日本青少年對理工科的興趣減弱,等等。相應地,有中國學者相信,近年來日本科學家獲諾獎“井噴”將是曇花一現,未來將有中國科學家頻頻登上諾獎領獎臺。

  其實,日本科學界和社會的理性反思更值得我們學習。這是科學界和全社會對科技創新應該有的危機意識。不只是日本頻獲諾獎後反思基礎研究存在的危機,新世紀後已經獲得72人次諾獎的美國,也在深刻反思美國基礎研究存在的問題。

  我國科學界及政府、社會都應以理性、科學的態度,重視我國科學研究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從我國科學家目前獲得諾獎的情況,以及我國基礎科學研究的現狀看,我國基礎科研與美國、日本等國之間,還存在較大的差距——日本科學家獲諾獎憑藉的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成果,去年中國科學家屠呦呦獲得諾獎的成果,還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取得的呢。

  近年來,我國加大了對科學研究的投入,在國際科技期刊發表論文數量已遠超日本,但與日本在配置科研資源、評價科研成果時更重視研究者的學術能力與學術貢獻不同,我國配置科研資源、評價科研成果有著較強的行政色彩,科研經費存在浪費,大量論文為應付考核、評價、晉陞而發表,缺少應有的創新價值。我國基礎研究面臨著嚴重的人才危機,中國科協發佈的《2014~2015學科發展報告》對此概括為四大問題,包括“能夠稱得上戰略科學家的帥才少”、“研究人員和專業技術輔助人員結構不合理,缺少大量專業輔助人員”、“基礎學科後備人才資源不足”、“優秀人才流失嚴重”。這都需要引起高度重視和警惕。

  如果按“數量”評價,我國科研已取得世界矚目的成就,但科學研究更要重視“品質”,諾獎更重視科研成果的世界影響力。我國更應正視當前科研存在的問題和危機,通過深化科研體制改革,持續增加科研投入,切實提高科學研究的品質和內涵。

  本報特約評論員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