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每日郵報》12日報道稱,那些逼孩子做學校以外作業,只能接受孩子得“A”的父母是最不快樂的父母。
英國一項研究顯示,“虎媽”實際上幸福感很低。研究由英國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主導,是史上首項針對苛刻父母進行的研究。
背後有個悲慘母親
研究質疑“虎媽”是否會得到長遠的回報,因為那些在家中遵循父母命令的孩子往往會落得筋疲力竭,身體也可能被壓垮。
瑪麗皇后學院研究人員表示,如果家裏總是籠罩高壓和不開心的氣氛,小孩子可能受苦。倫敦大學的經濟學教授阿拉木德娜·塞維利亞説:“我們的研究顯示,這種教育方式背後可能有一個比較悲慘的母親。”而母親不開心會傷害到孩子的心靈,這種後天的沮喪和失落造成的影響是巨大的。
“虎媽”一詞最先出現在美國教授蔡美兒2011年暢銷著作《虎媽的戰歌》。她以“虎媽”形容對子女要求特別高的家長,和自己以“虎媽”的標準教育女兒的親身經驗。蔡美兒在著作中解釋的教養方式包括:考試只能拿A以上;不得參加和教育無關的活動;禁止外宿;額外的作業寫完的話,在家只能拉小提琴和彈鋼琴。(曉詩)
記者觀察
虎媽教育不完全可取
曾在歐美引起巨大爭議的“虎媽教育”最近竟獲得英國前首相卡梅倫的盛讚。卡梅倫年初發表演講時,呼籲英國的教育界學習“虎媽”,錘鍊英國孩子。
卡梅倫盛讚虎媽教育,或許並未理解虎媽教育的核心。蔡美兒自稱“採用咒罵、威脅、賄賂、利誘等種種高壓手段,要求孩子沿著父母為其選擇的道路努力”。因為一首鋼琴曲彈不好,7歲的女兒被強迫從晚飯後一直練到夜裏。
這種殘酷的教育方法,相信很多父母不能茍同。因為這種教育是以懲罰為核心,懲罰原因不是因為孩子的言行品格不當,而僅僅是彈錯了一首曲子,這對於一個自信心尚未建立的孩子來説並不適用,反而可能如這項研究所説,不僅不能讓孩子達成目標,更會造就一個冰冷、殘酷的家庭氛圍以及一個滿腹抱怨的母親。
當然,如果孩子不夠努力,我們可以給他提出更嚴格的目標。但如果是以損傷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甚至破壞母子(母女)感情為基礎,那就真的得不償失了。
因此,最重要的原則是了解你的孩子,因材施教地調整你的期望值,做一個溫柔的“虎媽”,對己對孩子而言,才是有益的。 (蔣林)
[1] [2]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