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預防上火的10種食物

2016-05-30 15:14:27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朱玲 字號:T|T
摘要】中醫認為梨味甘微酸、性涼,入肺、胃經;具有生津、潤燥、清熱、化痰,解酒的作用;用於熱病傷陰或陰虛所致的幹咳、口渴、便秘等症,也可用於內熱所致的煩渴、咳喘、痰黃等症。

  梨:梨子中含水量高達84%,鮮嫩多汁,富含糖、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多種維生素。中醫認為梨味甘微酸、性涼,入肺、胃經;具有生津、潤燥、清熱、化痰,解酒的作用;用於熱病傷陰或陰虛所致的幹咳、口渴、便秘等症,也可用於內熱所致的煩渴、咳喘、痰黃等症。

  梨子主治熱嗽,止咳。治咳熱,中風不語,傷寒發熱,解丹石熱氣,驚邪。利大小便,除賊風,止心煩氣喘熱狂。潤肺涼心,消痰降炎,解 瘡毒、酒毒。具有下火,治便秘功效。李時珍在《別錄》談梨,只説它的害,不説它的功。古人説到病大多與風寒有關,用藥都是桂、附,卻不知梨有制風熱、潤肺涼心,消痰去火、解毒的功用。當今人們的病十有六七是痰病、火病。梨的有益之處肯定很多,但也不宜過量而食。遺憾的是,只有乳梨、鵝梨可吃並可治病,其他梨即使可以吃也不能治病。

  山竹:山竹中含有幾位豐富的蛋白質及脂類食物,對機體有很好的補養作用,對體弱、營養不良、病後都有很好的調養作用。中醫認為有清熱降火、美容肌膚的功效。對平時愛吃辛辣食物,肝火旺盛、皮膚不太好的人,常吃山竹可以清熱解毒,改善皮膚。體質本身虛寒者則不宜多吃。此外,在東南亞,山竹果皮一直作為泰國傳統醫藥,用於腹痛、腹瀉、痢疾、感染性創傷、化膿、慢性潰瘍、淋病等疾病的治療。在印尼和中國,切片烘乾後的山竹果殼被碾成粉末後有助於治療痢疾,製成膏後可以用於濕疹等其他皮膚病的治療。果殼的煎汁被用於減輕腹瀉、膀胱炎、淋病和慢性尿道炎。

  草莓:草莓營養價值高,含豐富的維生素C ,中醫認為,草莓性味甘、涼,入脾、胃、肺經,有潤肺生津,健脾和胃,利尿消腫,解熱祛暑之功,適用於肺熱咳嗽,食欲不振,小便短少,暑熱煩渴等。夏季容易出現的肺熱咳嗽、嗓子疼、上火、長火癤子等,吃草莓可以相對緩解。

  枇杷:枇杷中的營養頗豐,有各種果糖、葡萄糖、鉀、磷、鐵、鈣以及維生素A、B、C等。當中胡蘿蔔素含量在各水果中為第三位。中醫認為枇杷果實有潤肺、止咳、止渴的功效。吃枇杷時要剝皮。除了鮮吃外,亦有以枇杷肉製成糖水罐頭,或以枇杷釀酒。枇杷不論是葉、果和核都含有扁桃苷。

  大豆:大豆能滋陰、“滅火”,同時還能補充被大量消耗的蛋白質。其主要營養成分有蛋白質、異黃酮、低聚糖、皂苷、磷脂、核酸等。中醫學《本經逢原》:“誤食毒物,黃大豆生搗研水灌吐,諸菌毒不得吐者,濃煎汁飲之,又試內癰及臭毒腹痛,並與生黃豆嚼,甜而不噁心者,為上部有癰膿及臭毒發瘀之真候。”適量地補充大豆中的纖維素,可使腸道中的食物增大變軟,促進腸道蠕動,從而加快了排便速度,防止便秘和降低腸癌的風險。 同時,膳食纖維具有明顯的降低血漿膽固醇、調節胃腸功能及胰島素水準等功能。

  葡萄:葡萄補氣養血,健脾養胃,營養價值高,清甜的味道很讓人喜歡,而且一直以果實纍纍的樣子成為了吉祥的象徵。夏季的葡萄雖然糖分含量高,但卻是容易被人體吸收的葡萄糖,適當食用不會造成太大的負擔。此外,葡萄籽成分近期頻頻在各大頂級品牌的護膚品中出現,它的抗氧化性和保養功效可見一斑。

  番茄:番茄一年四季都可見,營養也很豐富,它同樣也是清熱解毒的好幫手,用中醫的話來説,番茄的作用就是平肝“去火”。而且它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還可以提高人體的免疫力,防止口腔潰瘍。

  鳳梨:鳳梨,有養陰生津的作用,能滋潤腸胃,産生足夠的陰液,相當於下了場及時雨。木柴都被淋濕了,火也就燒不起來了,從而消除飲食帶來的火氣。

  牛奶:牛奶現在已經是人們日常生活飲食中不可或缺的飲食之一,牛奶性微寒,可以通過滋陰、解熱毒來發揮“滅火”功效,而且牛奶中的水分高達70%,可以幫助體內補水,排毒。

  山楂:山楂具有降血脂、血壓、強心、抗心律不齊等作用,同時也是健脾開胃、消食化滯、活血化痰的良藥,對胸膈脾滿、疝氣、血淤、閉經等症有很好的療效。山楂內的黃酮類化合物牡荊素,是一種抗癌作用較強的藥物,其提取物對抑制體內癌細胞生長、增殖和浸潤轉移均有一定的作用。山楂可以生吃,也還可以用幹山楂片泡水。

  夏天預防上火就吃這些食物吧。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