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轉型的關鍵期,格力集團突換一把手引發外界猜想。11月11日傳出消息,珠海市國資委下發《關於董明珠同志免職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顯示,董明珠的珠海格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董事、法定代表人職務已正式被免去。格力集團方面和珠海國資委先後回應稱,董明珠被免職為正常人事變動。但業界卻有種種傳言。有分析人士稱,格力集團免職董明珠,是為2018年格力電器董事會換屆提前佈局,嘗試逐步逐漸去“董明珠化”,扶持新的一把手。儘管依然掌握格力集團核心子公司格力電器的控制權,但對正值轉型關鍵期的格力而言,未來跨界造車以及再造千億格力等計劃能否在新領導班子的領導下順利推行還不得而知。顯然,董明珠時代的格力集團帶著鮮明的市場化色彩,新的領導班子恐怕會有更濃的行政色彩,屬於格力的拐點悄然來臨。
遲來的劇透
董明珠格力時代的離別序曲提前奏響。10月18日,珠海市國資委下發《關於董明珠同志免職的通知》,宣佈免去董明珠珠海格力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格力集團”)董事長、董事、法定代表人職務。不過,這一消息直到11月11日才由媒體正式曝出。珠海市國資委相關負責人解釋稱,按照規定,國家上市公司和所屬集團的董事長一般不能兼任,“現在國資委在慢慢理順這個關係,是正常的人事調整,不會影響到格力電器的經營”。格力電器市場部部長陳自立回復北京商報記者時也表示,“董總(董明珠)基於國家的相關規定及本人意願,主動辭去格力集團董事長一職,仍繼續擔任格力電器的董事長兼總裁,專注于推動格力電器的發展”。
格力集團為珠海市國資委100%持股企業,格力集團旗下擁有格力地産股份有限公司、珠海格力房産有限公司和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格力電器”)等企業,其中,格力集團持股格力電器18.22%股份,董明珠的格力集團董事長、董事、法定代表人職務被免,意味著董明珠的格力時代提前畫上句號。
從目前來看,國企改革成為董明珠職位被免的主要原因。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2015年11月,廣東省紀委、省委組織部、省監察廳、省國資委聯合下發《關於促進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廉潔從業禁止違規兼職的通知》,對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兼職問題做出全面規範,其中,第一條規定,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禁止未經批准到本企業所出資企業或者其他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仲介機構、行業協會、商會兼職。今年8月17日,國務院國資委、財政部和證監會又聯合印發《關於國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開展員工持股試點的意見》,就國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劃定員工持股範圍,並規定:黨中央、國務院和地方黨委、政府及其部門、機構任命的國有企業領導人員不得持股。外部董事、監事(含職工代表監事)不參與員工持股。珠海國資委對媒體進一步表示,“未來還將同步推進華發集團和海控集團的相關人事調整”。
去“董明珠化”
儘管珠海國資委和格力電器都出面對董明珠不再擔任格力集團董事長一事做了説明,但是網上關於董明珠被免職“真正原因”的言論卻仍在不斷發酵。業界指出,卸任格力集團董事長時間節點,是在格力電器召開股東大會討論收購珠海銀隆議案之前,董明珠或是為了參與上市公司格力電器的員工持股計劃,身份有所衝突,因此必須卸任格力集團董事長職位。
家電分析師劉步塵指出,珠海市國資委接下來將任命格力集團新的董事長人選,這也很有可能是在為2018年格力電器的董事會人選佈局。格力電器在2018年要進行換屆,此時安排新的董事長,可以提前做出一些業績。此外,業界還有言論認為這與董明珠執掌格力電器的經營情況有關。繼2013年和2014年實現每年200億元增長後,格力電器在2015年遭遇營收大幅下滑降至千億元。
産業觀察家洪仕斌認為,追究董明珠為何被免格力集團董事長職位其實意義不大,因為董明珠的格力電器董事長和總裁職位並沒有發生變動,短期來看,這並不會直接影響格力電器的經營。更應該去思考的是,為什麼這樣一個職位變動會引發業內的廣泛關注。董明珠這種話題效應對於格力長遠發展來説,究竟是利還是弊。
自董明珠擔任格力電器董事長以來,其個人形象不斷強化,同時也給格力打上了董明珠的標簽。諸如“親自上陣登上央視廣告”、“在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頒獎臺上與雷軍對賭”、“表示做手機分分鐘滅掉小米”、“進軍電動汽車”、“我從來就沒有失誤,我永遠都是對的”等。有業內人士指出,格力作為空調巨頭,只要按部就班發展,靠空調這一個産業依然能夠支撐其正常的發展。但隨著董明珠不斷成為格力標簽後,一旦董明珠哪天不再掌管格力電器,新領導人與董明珠思想、策略存在差異,那麼新領導者的策略將很難推行,從而影響格力未來的創新發展。
格力拐點已至?
家電産業觀察家梁振鵬則指出,董明珠遭免職關注度如此之高,與前不久格力電器收購珠海銀隆的募集配套資金項議案遭中小股東否決不無關係。今年3月,格力宣佈籌劃發行股份購買珠海銀隆進軍汽車業,因領域跨度大、金額高等因素,格力電器迅速成為行業關注熱點。但上月底,收購一事卻出現戲劇性的一幕,在格力2016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上,雖然收購珠海銀隆股權議案勉強獲通過,但募集96.9億元配套資金等15項議案卻遭到了否決,給格力造車畫上問號,也讓格力電器和董明珠話題升溫。11月7日,格力電器還發佈通告對深圳證券交易所下發的關注函給予回復,並表示擬調減或取消收購銀隆的配套募集資金。雖然困難重重,但董明珠對格力汽車卻並未放棄。董明珠日前在接受中央財經頻道採訪時還表示,今後會進入智慧家居、模具、手機以及汽車領域,並強調,“我一定要做新能源汽車,為我們中國的霧霾徹底改變,我必須進軍這個行業”。
董明珠進軍電動汽車除了符合國家節能環保發展理念外,背後也關乎著格力電器的2000億元目標。2012年格力電器首次營收超千億元,躋身家電千億俱樂部時,董明珠便提出五年再造一個格力的目標,但從目前經營情況來看,單純依靠空調可能性不大。董明珠在股東大會上也承認這一點。“人各有所愛,各有選擇,有人選親情關係,各種原因導致不會買格力的品牌,但是格力已經憑它的技術、誠信,在空調領域做到超過40%的份額,再有增長空間也不大了,神仙也沒辦法,必須要擴張。”
梁振鵬認為,跨界進軍汽車業並不是一個好決策。“董明珠擔任格力電器董事長以來一直在推行多元化,如晶弘冰箱、大松小家電、格力手機等,但到目前為止,格力電器依舊未能擺脫産品結構單一局面,除了空調,其他品類市場佔有率都很低。可以説,格力電器的多元化並沒有成功案例。在這樣的情況下,格力電器進軍更加陌生的汽車行業,難度更大。”
談及未來格力的發展,梁振鵬還指出,董明珠不再擔任格力集團董事長一職,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格力電器的決策。“不管是格力電器前任董事長朱江洪,還是董明珠,此前都是兼任格力集團董事長,這樣最大的好處是,格力電器在做任何決策時大股東格力集團都是支援的,現在格力集團董事長變更,意味著格力集團加強了格力電器控制權,當格力電器再做決策時,格力集團可能會提反對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