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異地存取免費”不是惠民終點

2016-10-02 10:40:1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高靜 字號:T|T
摘要】“同行異地存取免費”不是惠民終點---銀行取消異地業務“漫遊費”,是大好事,但這類惠民舉措要想走得更遠,也得靠市場競爭倒逼。這必然造成銀行資金分流,對其存取現金、轉賬業務造成影響,銀行賬戶異地“漫遊費”的餅也會越做越小。

  ■ 社論

  銀行取消異地業務“漫遊費”,是大好事,但這類惠民舉措要想走得更遠,也得靠市場競爭倒逼。

  據報道,央行日前發出通知,自12月1日起,同一個人在同一家銀行只能開立一個I類戶(具有全功能的銀行結算賬戶);銀行對本行行內異地存取現、轉賬等業務收取異地手續費的,應當三個月內實現免費。

  儘管央行此舉主要是從防範電信詐騙出發,但其客觀利好和惠及面很廣。現在包括四大行在內的不少銀行,同個銀行的卡異地取款、轉賬都要收取手續費。在流動社會,這對人們外出旅遊、老人異地養老支取養老金,都是不小的負擔。很多用戶為規避此類費用,不得不在多地同行辦卡,造成銀行卡資源浪費;從用戶賬戶安全形度看,“一人一卡”也便於規範管理。

  銀行卡異地操作成本確實存在,無論是綜合性網點還是社區銀行類型的網點,地租、人工成本、IT系統等都得開銷。特別是銀行數據系統軟硬體保障數據流的維護費用,這難免被分攤到異地存取收費中,否則“虧本”做生意,銀行網點擴張難有動力。

  但不得不説,近年來隨著IT系統建設數據集中到總行層面,異地存取款導致的數據流成本已大為降低。收取那些手續費的效益和免費後的社會效益長遠折現,哪個更可取,值得銀行好好掂量。

  這次是央行基於金融安全監管頒發了該新政,而公眾更希望看到的,是這類免費源於市場倒逼。實際上,當下的外資銀行、股份制銀行在競爭壓力下,都紛紛對用戶採取類似業務免費舉措。不同銀行當然可以有不同經營理念和模式,但對商業銀行而言,若過於注重“雁過拔毛”式收益而輕視了用戶體驗,那隨著金融服務市場的多元化,部分客戶的流失速度會加快。

  畢竟,眼下電子支付手段正越來越受歡迎;支付寶、微信還提供了類似于餘額寶之類的小額零錢理財業務,又通過免費政策鼓勵更多用戶不將賬戶資金提現、轉賬。這必然造成銀行資金分流,對其存取現金、轉賬業務造成影響,銀行賬戶異地“漫遊費”的餅也會越做越小。

  得看到,銀行收費項目過多,已飽受詬病。近年來央行多次施壓,要求商業銀行清理過多過雜的收費項目,加上網際網路金融技術與産業迭代,有些銀行已在嘗試電子轉賬免費服務的提供,但這相比于用戶期望與市場發展步伐仍不夠,很多銀行自我改革的動力也不足。

  改革往往有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兩種。以往不少國有企業佔主導的領域,改革多是自上而下。如近期移動、聯通等運營商取消國內長途費和漫遊費、提高寬頻網速降低收費,大背景就是國務院力推、工信部執行的電信基礎業務“增速降費”改革。但行政推動亦有其落地局限性。而來自於技術、市場和用戶領域的變化與發展,往往會形成整個金融、電信市場自下而上的改革啟動。新技術帶來的運營成本降低,新競爭對手加入對用戶用腳投票權的鞏固,都是在倒逼銀行、電信運營商主動做變化,否則極易被大浪淘沙。

  “同行異地存取免費”,當然是大好事。但要指望銀行在收費惠民上走得更遠,更要靠自上而下的管理體制改革和自下而上的市場內生變革形成合力,讓長期較封閉的金融市場更開放,引入更多“鲇魚”,這樣銀行在市場競爭倒逼下,也會主動求變、能免則免,想法子提供質優價廉的産品服務。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