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洪欣在接受採訪中表示,中醫藥為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作出重要貢獻。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中醫藥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為新時代中醫藥振興發展指明瞭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羅素蘭介紹,“羅氏正骨法”傳承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是歷代羅氏家族傳承團隊通過不懈努力,逐步探索形成的一門獨特的正骨流派,對我國中醫骨傷學乃至中醫藥事業發展有著重要貢獻。“羅氏正骨法”于2008年入選國家級非遺,已傳承八代。
米瑪介紹,“藏醫外治法”是藏醫四種基本治療法之一。針對一些特定疾病,當藥物治療療效不明顯或需要內外合併治療時,採用的治療方法。包括放血法、火炙法、寒熱敷法、藥浴法、塗抹法、穿刺法、棍擊療法以及各種手術類,可用於隆、赤巴、培根等各種寒熱證治療。
韓善明介紹,蘄春艾灸形成于唐宋,興盛于明清,復興于當代,以李時珍、韓泰等醫家為代表,以《蘄艾傳》、《本草綱目》等醫籍為載體,歷十七代,薪火相傳四百餘年,李時珍讚其“灸之則透諸經而治百種病邪,起沉疴之人為康泰,其功亦大矣!”該法灸材道地、熱穿透力強;技法獨特,選穴精準;簡便廉驗,適應症廣。
烏蘭介紹,“讚巴拉道爾吉溫針、火針療法”屬蒙醫主要的傳統療法之一,民族特色特色鮮明,是蒙古族人民診療經驗的總結和智慧結晶,是蒙醫藥學的精髓所在,文字記載已有3000多年曆史。具有療效顯著、安全性高、副作用少、無後遺症、使用耗材少、費用低廉等特點。
據郭艷幸介紹,“平樂郭氏正骨法”起源於洛陽市孟津縣平樂鎮平樂村,已經有230年的歷史了。2008年,“平樂郭氏正骨法”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2019年“平樂郭氏正骨法”入選文化和旅遊部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保護實踐優秀案例。
王紅星介紹,“臟腑推拿療法”又稱腹部按摩,是指運用按摩推拿手法作用於人體(以腹部區域為主)的特定部位以治療因臟腑機能失調所致的內外婦兒等病症的一種中醫外治療法,是推拿流派中的一個重要分支。
米瑪次仁介紹,藏藥七十味珍珠丸成方于西元8世紀,始載于藏醫巨著《四部醫典》中。“藏藥七十味珍珠丸配伍技藝”遵循藏醫學理論,選用生長在世界屋脊特殊生態環境下的天然珍貴、稀有藏藥材,秉承傳統工藝。2008年,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
吳淑琴介紹,平氏醫家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傳承至今已歷九代,歷史上,平氏醫家醫技精湛,尤以擅治“積證”(西醫學所稱腫瘤屬中醫學“積證”範疇。)、肺科(呼吸系統疾病)、癆病(結核病)、骨病而著稱,在國內外都有較大影響。
“陳氏回族醫技十法”起源於河南開封,落戶于寧夏。創始人陳進孝在習武練功之餘秉承家學吸收民間醫學,掌握了一套具有特色的跌打損傷、內病外治的方法,至今已傳承五代,歷時一百餘年,系統傳承發展了回族醫學獨特的民間技藝。
張樹峰介紹,腰痛寧膠囊是原華北煤炭醫學院郭曉莊教授根據其祖傳驗方,在清代經典名方九分散的基礎上結合多年臨床經驗研製而成。功能為消腫止痛、疏散寒邪、溫經通絡,主要用於腰椎間盤突出症、坐骨神經痛、腰肌勞損等腰腿痛的治療。
集團目前擁有達仁堂、樂仁堂、京萬紅、隆順榕4家中華老字號企業;擁有5項國家級非遺,11項天津市非遺,1400余項專利。擁有諸多“第一”:第一個規模化生産的中藥滴丸製劑産品速效救心丸,第一個中成藥片劑銀翹解毒片,第一個中成藥酊劑藿香正氣水,第一家通過GMP認證的中藥制藥企業第六中藥廠等。
“鴻茅藥酒配製技藝”于2014年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于靖介紹,鴻茅藥酒採用八步古法配製技藝,選藥、炮製、另煎、鼎合、封壇、泉浸、地養、茅縮,以“鼎合”為核心,代表了清代新興的熱浸法藥酒配製工藝,彌補了冷浸和發酵舊法在藥效和口感上的不足。
尼瑪才讓介紹,早在1300年前,著名藏醫學家宇妥·雲丹貢布的醫學巨著《四部醫典》中就有論述放血療法的章節。這個有著幾千年曆史的傳統療法曾經紅遍了青藏高原,藏醫們把臨床經驗通過口頭傳授給弟子,就這樣一代一代傳承了下來,服務著高原兒女。
黃璐琦院士:加強中醫藥非遺保護,增強民族自信文化自信
劉峻傑:中醫藥文化的時代擔當——從文化自覺到文化自信
很多娃中招!上熱搜的“支原體肺炎”是啥?中醫如何防治?
2023中醫藥杏林文化傳承創新發展大會在江西廬山成功舉辦
推動中醫藥文化國際傳播正當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