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玲:自貿區應主動引導

時間:2012年5月11日
簡介:以市場開放與産業合作為主題的第二屆中日韓自由貿易區民間高層論壇剛剛開幕,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談中日韓自由貿易區的發展情況。[視頻下載] [訪談實錄] [返回視頻]

視頻點播

訪談實錄

 

 

主持人:大家好,歡迎您收看本期的中國訪談,以市場開放與産業合作的為主題的第二屆中日韓自由貿易區,民間高層論壇剛剛開幕,在論壇上我們有幸採訪到了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女士,和我們聊一聊中日韓三國自貿區的情況,陳老師您好,歡迎您接受我們的採訪。我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三個國家為了建立這個自貿區都做了哪些準備工作,並且取得了哪些進展呢?

陳文玲:建立中日韓自貿區,民間早就在推動,早就在倡議,也看了一些中日韓民間的論壇。今年政府正式提出來要啟動中日韓自貿區談判,這是進行了十幾年的準備工作,或者是輿論的先導工作,今年啟動是實質性的變化。如果政府方面啟動了中日韓自貿區的談判,我想建設中日韓自貿區的進程一開啟,三方共同推動,這個建立和發展就指日可待了。

主持人:您覺得建立中日韓自貿區的難點在哪,目前還存在哪些困難?

陳文玲:一,要有高度的共識,放眼全世界,應該説遠親不如近鄰,這一點不一定都能認識到,我們可能攀了遠親,忽視了近鄰,我覺得和睦相處大家都受益,如果近鄰能夠互相理解,互相幫助,能夠擰成一股繩,共同推動三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流動、合作、交流中尋找共同利益,肯定比攀遠親得到的好處要多。

二,中日韓是不同的關稅區,有著各自不同關稅,比如説農産品的關稅,中國加入WTO以後,平均關稅降低到了15.6%,南韓的農産品的關稅是48%,日本是17%。你可以看出,不同的關稅區,不同WTO的成員國,匯率的差別是很大的,這種匯率的差別如果在建設自貿區進程中,比如説有一些商品要共同實施零關稅,這是最惠國,也是自由貿易區通行的辦法,所以匯率的調整會涉及到各個國家不同的利益,在調整起來也受到應該。

三,這三個國家金融制度,貨幣都不同,各自有各自的貨幣,到底以誰的貨幣為基礎,還是以三國的貨幣為基礎,是共同形成中日韓三國能流通的貨幣,還是形式亞元,使貨幣流通能夠更順暢,當然這可能是更長遠的問題,涉及到金融改革,涉及到本地和國際貨幣的關係,也涉及到整個金融體制的改革和再造各國的選擇。我覺得貨幣問題,相互之間的金融市場開放問題是一個大問題。

四,各個國家在全球中都有一些貿易夥伴,貿易大國,和這些貿易夥伴,貿易大國這些關係,以及將來中日韓建成自貿區以後,這種利益關係如何調整,比如説韓美自由貿易區,你的自由貿易區裏更優惠的貿易政策是什麼,這些政策和中日韓的政策應該保持什麼樣的均衡關係,將來包括日本和南韓加入TPP和中日韓自貿區之間哪個利益應該更大一點,哪個著力點更大一點,哪個互相之間讓利更多一點,這也是各國的選擇,這種選擇將會關係到自貿區建設和發展的品質,以及作用,還有它在這三個國家建立自由貿易區,自由貿易協定,關稅同盟等等這些貿易安排裏面,都會産生影響。

五,投資問題,互相之間的投資如何進一步開放市場為三國的投資創造便利。各國的投資不受到歧視,互相之間有最好的投資環境。在這方面來説,中國的對外開放33年,我個人認為,中國的投資環境,市場的開放度,比如説汽車,要好于日本和南韓,有些領域中國要繼續開放,有些領域南韓和日本還要繼續開放,到底怎麼樣採取共同的開放戰略,選擇一個開放的方向,這也是相當重要的問題。

主持人:我們擔心不擔心美國的施壓呢?

陳文玲:我認為不用擔心,亞洲是世界上五大洲經濟發展潛力最大的一個洲,未來的新興經濟體主要集中在亞洲。世界上一些勞動力,成本比較低的國家也主要集中在亞洲,比如説巴基斯坦、越南、柬埔寨這些勞動力成本低的也主要集中在亞洲。現在世界上製造業的産業鏈也主要轉移在亞洲。世界上未來最大的市場也在亞洲,因為中國的人口就佔世界的五分之一,印度的人口直追中國,這兩大人口大國,決定了兩個最大的消費群體,當然現在消費的能力還不夠,但是畢竟隨著經濟的增長,還要不斷提高購買力,這個市場也將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場。

從這些角度來説,亞洲對全世界所有國家都至關重要,在這種情況下,美國過去忽視了亞洲的存在,現在看重亞洲,重視亞洲,把戰略重心放在亞洲,這説明兩點,一個是亞洲的地位在提升,一個是美國也認識到亞洲的存在。我認為從這一點上來説,這似乎是必然的,我覺得對於這些問題,我們要從更長遠的角度,更長的期限看這些問題,如果一些國家看到了亞洲的前景,把在亞洲做成和別的國家抗衡、競爭、不友好、甚至拆除別的國家的籬笆墻,這種做法也會失敗,因為亞洲是亞洲人民的,亞洲的市場是亞洲人民的,也是全世界的,只有尊重亞洲人民,尊重亞洲各國利益,才有可能受到亞洲的歡迎。

主持人:有人説中國和南韓應該先於中日韓南韓建立一個中韓自由貿易區,您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陳文玲:我認為應該順其自然,主動引導,有重點的推進,到底誰先於誰,取決於工作,事在人為,很難説哪個在先就好,哪個在先就不好,我覺得哪個在先都好。

主持人:最後一個問題,我想問一下,這次如果建成自由貿易區,會對廣大老百姓帶來哪些實惠。

陳文玲:建成是未來幾年以後的事了,中國啟動和東盟自貿區的談判是從2006年,啟動之後到2010年基本建成,這其中要做一系列的工作,最後一個協議就是投資協議,就是相互之間投資要有什麼互讓的條款,中間還有很多,包括關稅,包括貿易方式等等,這都要坐下來談,這個談判到底有多長時間很難預測。但是建成以後比沒建成好,比沒有建更好。

主持人:怎麼説?

陳文玲:因為建成之後,本來我們市場關聯度就很高,中國是日本的第一大出口市場。中國對美國是貿易順差,但對日本是貿易逆差,就是日本出口到中國的商品要多。我覺得建成自由貿易區以後,如果關稅水準降低,受益的肯定是消費者,如果是我們能夠整合物流的資源,港口能夠共用,稅率低了以後,轉机速度快,降低物流成本,企業會受益,如果三個國家能夠形成經濟上一體化的發展趨勢,對於三個國家戰略利益都是有好處的。

主持人:感謝您接受中國網的採訪。

 

網友互動

0
用戶名
密碼

欄目組聯繫方式:

訪談熱線:
010-8882 8219  010-8882 8056
010-6235 4008
E-mail:
duomeiti@china.org.cn
版權聲明:

本欄目所有內容,包括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中國網及/或相關權利人所有,未經中國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單位、網站或個人不得變更、發行、播送、轉載、複製、重制、改動、散佈、表演、展示或利用本欄目的局部或全部的內容或服務或在非中國網所屬的伺服器上作鏡像,否則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單位、網站或個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中國網",否則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