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蘊嶺:自貿區已尋找突破口

時間:2012年5月11日
簡介:以市場開放與産業合作為主題的第二屆中日韓自由貿易區民間高層論壇剛剛開幕,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國際研究學部主任張蘊嶺先生和我們聊一聊中日韓自由貿易區的發展。[視頻下載] [訪談實錄] [返回視頻]

視頻點播

訪談實錄

 

主持人:大家好,歡迎您收看本期的《中國訪談》,以市場開放與産業合作為主題的第二屆中日韓自由貿易區民間高層論壇剛剛開幕,在論壇上我們有幸採訪到了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國際研究學部主任張蘊嶺先生和我們聊一聊中日韓自由貿易區的發展。張主任您好!建立中日韓自由貿易區的設想在2002年就提出來了,已經有10年的時間,在10年裏我們做了哪些準備工作,取得了哪些進展?

張蘊嶺:我們首先進行中日韓民間的研究,2003年正式起動三國民間機構研究,八年抗戰研究了好幾份可行性研究報告。在這個基礎上,前年三國政府覺得在民間研究的基礎上,啟動官方牽領的研究。經過兩年的研究基本上達成了共識,這個報告文本已經完成了,等待5月份三國領導人會議期間正式發佈。從研究的角度做了比較充分的準備,可能還沒有一個自貿區費了這麼長的功夫,比如説東亞的自貿區研究是我牽頭的,那是從2004年開始的,這個更早一點,應該説比較充分的。

主持人:您認為目前建自貿區的阻礙有哪些呢?

張蘊嶺:有三點,一個是在研究基礎上我們已經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整體推進遇到一些困難。但是投資協定先談的,現在投資協定文本基本上達成協定了,今年5月份會簽署,現在談的是整體的中日韓自貿區的推進,還有一些障礙,可能大概三個方面:一是,三國經濟結構的差別,大家考慮的不太一樣,都有一些擔心,比如説日本擔心的農業,南韓擔心對日本産業的競爭劣勢,中國擔心很多産業缺乏一些競爭力等等。二是,就自貿區本身,日本剛剛加入了TPP,正在協商,南韓和美國談完歐盟,他們覺得要歇一歇,各方都有一些考慮。三是,政治上的,三國之間的政治關係總是磕磕碰碰,有些民意情緒也不對,還有像中日之間的釣魚島,中韓之間的蘇岩礁,還有《漁業協定》執行過程中出現的漁民問題,還有中國的船長被南韓判刑了,這些問題總是影響一些民意情緒。像日本的政權也不穩定,南韓今年是大選,我們也在換屆,大家都覺得急了也不行,特別是南韓,希望喘口氣,今年大選非常關鍵,是換領導人。投資協定基本上是結束了,整體推進的談判可能會拖一點,但是也不會太長,這個動力還是有的。

主持人:您剛才説政府也在換屆,每個政府的政策也不盡相同,這次民間的論壇對於政府的決策有多大影響?

張蘊嶺:中日韓之間是三層關係,一個是政府間的關係,中日韓已經建立了三國的合作機制,中日韓峰會,還建立了秘書處。另外一個是企業間的,我們看到今天這個論壇實際上是以企業為主的,企業間已經發展了非常密切的産業合作關係,建立了密切的産業鏈,他們非常積極要求往前推進。三是民間的,由於結構差別,大家都很擔心,説這會不會造成衝擊,特別像南韓民間也非常願意激動,有的時候激動起來就要示威,對政府施加很大的壓力。所以,這三層關係怎麼協調,這個會實際上是以民間,參加的人也有前政府人士,也有專家、學者,也有企業。造成一個輿論,來推動政府採取行動。另一個就是溝通民意,使得民意之間更多的了解這個事情,就像當年我們加入WTO一樣,大家都嚇的不得了,都説狼來了,但是最後狼來了沒吃人,還挺好。加入WTO以後,我們得到了很多的好處,原來擔心的東西並沒有發生,因為本身有自抗力,還有調整能力,同時更多的提供機會,這些機會提供的利益就會彌補原來的擔心,這樣民意的理解也非常重要。這也不是一次會,各種層次的會議還是很有意義的。

主持人:那如果想建立三國的自貿區,我們會從哪個領域入手去尋求突破呢?

張蘊嶺:我們已經開始突破了,就是先從比較難的,就是投資協定,自貿區分四個方面,一個就是商品,一個是服務,一個是投資,一般來説投資是比較難的,因為牽制到一些法規問題。特別是中日韓之間有投資的結構差別,我們能達成協定也不錯了。還有一種領域是經濟合作,我們已經開始找突破口,今天我們第一個議程是産業合作,很多東西不要等著自貿區談成,因為自貿區究竟需要幾年談成,我們前面有經驗,就是日韓自貿區談了八年都沒談成,還在那,有人擔心中日韓談起來曠日持久,要做好各方面的準備,我們一方面要談,另外一方面要推動其他方面的合作。

主持人:中國和南韓可不可以先建立兩國的自貿區,然後再等日本?

張蘊嶺:我們是開放的態度,可以雙邊先進,同時雙邊和三邊平衡開始,因為雙邊主要解決雙邊中的特殊問題,現在看來有可能是這樣的結構,就是中韓,因為南韓非常關注和中國的經濟關係,因為現在中日也在接觸,南韓擔心中日韓一談處於不利地位,因為南韓比較小,所以南韓希望中韓先談起來,我們也沒有反對,有可能中韓先啟動,中韓一啟動日本就著急了,這樣要麼是中日雙邊先談,要麼就是中日韓這個進程。我想比較理想的,如果今年不能宣佈啟動,明年三國領導人會議能夠起動中日韓這是比較理想的。

主持人:如果建成了三國的自貿區會給廣大的普通的老百姓帶來哪些實惠呢?

張蘊嶺:按照經濟學理論,自貿區會産生兩個效能,一個就是貿易轉向更多的經濟活動發生在三國。另一個就是貿易創造,使得福利提高之後,人們的收入增加,生活改善,日子過的更好。為什麼大家來談呢,就是履行更自由,創造一個比較開放的,有法律依據的,公平的,可信的環境。這樣有法律基礎了,要不然現在沒有,很多問題出來了,比如説過去山東跟南韓種大白菜,説不要了就不要了,將來自貿區開了之後,有各種法律,爭端機制就具備了,像南韓企業在山東的投資,後來撤走了,沒地方找。將來像很多這種投資爭端,貿易爭端,智慧財産權爭端都有法律條文的依據,更有保障,更可預見,我覺得是老百姓得到實惠,但是也有不利的地方,可能一些部門會受到衝擊,比如説弱視部門如果被外部衝擊的話,比如説開放市場,有些原産品,我覺得中國現在擔心的不太多,相對來説南韓、日本擔心的比較多,相對來説,他們處於生産産品的優勢,他們的産品已經進入中國市場,反而我們很多産品沒有進入他們的市場,特別是他們擔心的農副産品,這些是他們擔心比較多的。我想如果打開這個市場,對老百姓會有好處,像種蔬菜的、種各種農副産品的可能開拓更多的機會,還可能會開拓很多我們的産品能夠更多的,方便的進入日韓市場,擴大企業機會。

主持人:可以説中日韓三國都對貿易有所以來,我們還擔心美國對我們這個貿易區施加壓力嗎?

張蘊嶺:美國肯定是擔心,我想現在好一點,為什麼呢?一個是日韓已經談成自貿區,將來可以利用雙邊的自貿區來進入中日韓談成的自貿區。另一個是日本已經加入了TPP是由美國領導的,不像過去説的,你們在那搞什麼東西把美國排除在外,現在是相互參與的結構,如果我們下決心搞,他也沒辦法,現在是我們首先自己下決心,當然南韓、日本國內政治還有很強的傾美性,但是經濟利益我們已經看的很清楚了,南韓高度的依賴中國的市場發展,日本這些年的經濟也很清楚,離開了中國的市場沒辦法發展,而且最有潛力的市場是中國而不是美國,這些東西他們會自己做決定,既然有外部影響,還是三國之間相互增強發展的利益支援基礎。

主持人:好的,感謝您接受中國網的採訪。

(結束)

網友互動

0
用戶名
密碼

欄目組聯繫方式:

訪談熱線:
010-8882 8219  010-8882 8056
010-6235 4008
E-mail:
duomeiti@china.org.cn
版權聲明:

本欄目所有內容,包括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中國網及/或相關權利人所有,未經中國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單位、網站或個人不得變更、發行、播送、轉載、複製、重制、改動、散佈、表演、展示或利用本欄目的局部或全部的內容或服務或在非中國網所屬的伺服器上作鏡像,否則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單位、網站或個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中國網",否則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