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房寧、楊宜勇展望“十一五”規劃
中國網 | 時間:2005 年10 月14 日 | 文章來源:人民網

編者按 2005年10月11日16:00,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研究所副所長房寧教授,國家發改委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楊宜勇研究員做客強國論壇與網友交流“十一五”規劃展望。

嘉賓簡介

房寧,男,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研究所副所長。房寧教授的主要專業特長是進行當代資本主義發展問題和青少年政治社會化問題研究。多年從事政治學原理教學,曾講授《政治學》、《西方政治思想》等課程。代表性著作:《現代西方政治理論》、《現代資本主義發展引論》等。

楊宜勇,男,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勞動學會副秘書長,中國就業促進會常務理事,中國青年創業行動指導團顧問。目前主要從事有關宏觀經濟、工程諮詢、人口與就業、人力資源管理與開 發、社會保障和員工福利等方面的政策研究。

訪談全文

【楊宜勇】:人民網的網友你們好!很高興在第一時間和大家一起學習十六屆五中全會的公報,暢想“十一五”規劃,展望“十一五”願景。

【房寧】:各位網友大家好,今天十六屆五中全會圓滿結束,這次會議對我國未來五年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十分高興能就未來五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對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問題和網友們交流看法,共同學習。

“十一五”規劃最主要任務是“落實科學發展觀與構建和諧社會”

【房寧】:十六屆五中全會的主題是討論我國“十一五”規劃,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是“十一五”規劃要完成的最主要的任務。科學發展觀核心思想是注重經濟社會的均衡發展,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重點在於解決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發生廣泛而深刻變動當中産生的諸多問題,實現持續的、和諧的經濟社會發展。

[皮卡]:請問嘉賓,我國用了五個五年計劃的時間,為什麼還是建立不起來一套健康的經濟制度呢?

【楊宜勇】:中國改革開放到今天已經是第27個年頭了,的確經歷了五個五年計劃,應該説現在基本上形成了一系列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基本要求的經濟制度。但是,還存在一些不太完善和不太令人滿意的地方,我們黨也準備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可能在2010年左右情況可能會更好一些。關於你這個問題,我們應該歷史地看待,中國一直實行的是漸進式的改革,在改革的初期,我們更多的是採取摸著石頭過河的辦法,所以我們在建立完善的經濟制度方面面臨的問題就更多一些。因為經濟制度的完善與整個經濟體制的完善、社會體制的完善和政治體制的完善是分不開的,經濟制度的完美與否與體制環境有著密切的關係。所以,體制在不斷的完善,經濟制度的完善也應該有一個比較長的過程。

[青銅器先生]:嘉賓,你是北京人嗎?您原來考大學的時候,也和現在一樣,因為地方保護而優惠100多分嗎?

【房寧】:是問我嗎?我是1977年恢復高考後的第一批大學生,當時首次恢復高考不是全國統考,是由各地分別組織考試,我是在北京參加的考試。

縮小社會差別關鍵在於調整政策

[四清運動]:請問家賓,日本的基尼系數只有0.28(南風窗雜誌),而中國卻是0.45,難道我們還沒有資本主義公平嗎?

【楊宜勇】:基尼系數的確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但是看待基尼系數也不能完全的絕對化,中央領導現在對收入差距問題也非常地重視,在四中全會的決定中就強調要更加注重社會公平,最近關於個人所得稅法的一些修改以及關於個人所得稅徵繳方案的完善,包括最近兩三年加大了對城鎮低收入居民的生活保障開支,在農村建立了新型合作醫療保險制度等等,這些都是縮小收入差距的有效措施。當然,這些可能還不夠,我們的政策體系還在不斷完善的過程中。

[虛名]:嘉賓,這次會議主調是“共同富裕”。請問如何“共同富裕”?別儘是官話,説點實際的指標?

【楊宜勇】:共同富裕這個理念非常重要,寫進決定體現了我們黨的奮鬥目標,也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的要求。但是,如何實現共同富裕,還要集中黨內外社會各界的智慧,來完善我們的政策體系,所以,共同富裕不光是政府的事情,也是每一個老百姓都應該努力思考的事情。但是,這個思考必須從積極的方面來思考。

【房寧】: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國家實行了允許和鼓勵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區先富裕起來的政策,20多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生了快速大發展,在短短的25年裏,GDP翻三番,每人平均GDP翻兩番,實現了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但是與此同時,也出現了大量的問題,社會差距擴大,就是當中一個最突出的問題,社會差距擴大具體説來表現為:城鄉差別、地區差別和居民收入水準的差距的擴大。

現在情況似乎在發生著一個變化,過去説效率已經兼顧公平,以提高總量,做大“蛋糕”,來促進社會的發展,從總體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準。但是現在似乎思路已經變一變了,因為,公平的缺失會反過來影響效率。因此,“十一五”期間,整個社會包括國家的政策,的確應當更加注重公平,防止社會差距的進一步的擴大,在可能的情況下,最好還能夠縮小這個差距,當然現在談論具體的結果,可能還為時尚早。 但是我想,縮小社會差別的措施應當在主要的應該以下四個領域中著重地展開。

一、縮小居民之間的收入差距,當然這是一個廣泛的話題。這裡頭涉及城鄉差別,地區差別等。如果談到縮小居民之間的差距,調解稅收的有關政策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比如説最近就在討論個人所得稅起徵點的問題,就是一個比較實際的舉措。

二、要進一步調整社會保障以及醫療保障的有關政策。

三、調整教育體制及有關政策。

四、調整城市居民個人住房的有關政策。

發展的目的在於提高人民生活水準、促進社會全面發展

[悅耳]:嘉賓,請問十一五有什麼具體的措施沒有?

【楊宜勇】:“十一五”規劃的目標是要實現又快又好地發展,所以發展是“十一五”規劃的主題,人本是“十一五”規劃的主線。我想“十一五”規劃應該包括許多具體的措施,但是我們今天談的是中央關於制定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這個建議可能原則性的説法多一些,但是也指出了一些新的努力的方向。比如説“十一五”規劃的特點強調三點,一是要轉變發展觀念,二是創新發展模式,三是要提高發展的品質,圍繞這三個方面,中央的決定建議也有一些新的措施。

[韌峰]:請問房教授,現在中央講“科學發展觀”,是不是説“發展”也是需要謹慎規劃的,並不是所有的“發展”都是好的,有的“發展”是只顧眼前利益,是急功近利的,利了一時,損了將來;而有的發展則是長遠的,可持續的——那麼,這是不是否定了小平同志當年説的:“發展是硬道理”?

【房寧】:發展自80年代是中國的強勢話語,因為在改革開放之初,國家的經濟和人民生活水準處於一個很低的水準,所以當務之急是改變貧困的面貌。但是,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經濟以及人民的生活水準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現在的主要矛盾或者説矛盾的主要方面正在發生變化,那麼也就是説人們越來越關心發展的社會結果。或者説在問發展的目的是什麼?我想科學的發展觀實際上就是對這樣的問題的回答。

顯然發展不簡單地等於增長,不等於物質財富的增加,發展不是目的,提高廣大人民的生活水準,促進社會的全面發展,是我們發展的重要目標。那麼的確,在過去的發展中具有一定的片面性,這在一個走向現代化的進程中,出現這樣的情況也是難以避免的。關鍵是,及時地進行調整,我想科學的發展觀就是要注重發展的均衡性,可持續性,公平性。

[未央歌]:房教授,你認為“十一五”規劃所提出最主要任務——建設和諧社會,與經濟發展速度有無矛盾?是否意味接下來幾年的GDP增長速度會有所放緩?

【房寧】:構建和諧社會和經濟發展速度沒有直接的關係,這裡涉及一個發展的基本價值的問題,就是發展的目的是什麼。我想構建和諧社會是發展的目的之一,經濟發展的速度、比例,應當服從建設和諧社會的目標,也就是説,不是不能為了發展而發展,發展是硬道理,不等於增長是硬道理。

少數富裕階層的政治影響是值得注意的問題

[你是風兒我是沙]:楊所長您好!我注意到最近有經濟學家指出中國政府主導經濟的地位問題,陳清泰認為:“如果政府試圖繼續維持主導經濟增長的地位,那麼這種高速度、低效率的局面就無法扭轉。”吳敬璉稱,政府主導型經濟發展模式應當轉變。吳敬璉代表“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組做總結發言,希望2006-2010年的五年中,政府職能加快轉變以保證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進而實現可持續增長。對此您怎麼看?

【楊宜勇】:中國經濟的增長目前主要靠投資拉動,而在投資拉動中間,政府投資又佔有相當大的比例,這是一個 不太正常的現象。所以,現在我們強調經濟增長方式要轉變,這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標誌之一就是如何從依靠投資拉動轉向依靠消費拉動。但是,消費拉動中間也有政府消費和居民消費的問題,所以我們這裡強調的消費拉動是強調居民的消費拉動,而不是政府消費拉動。這裡邊有我們體制的問題,有政府職能轉變的問題,也有我們的社會文化方面的問題,比如説居民消費意識的問題。

[青銅器先生]:少數富裕階層已經影響到或者控制相當量的政策出臺。調整起來沒有那麼簡單吧?

【房寧】:少數富裕階層的政治影響,的確是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這也是我們正在研究的課題當中所關注的問題。一般來説,少數富裕階層會將所掌握的經濟資源轉化為政治影響力,具體的手段就是我們在資本主義國家常見的經濟資源與政治權力的交換問題。這樣的問題會不會在中國發生?這是我們需要密切關注的。這樣的現象應當説,已經在個別地區、個別事件中已經有所表露。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從這個國家和政權的性質來講,不應允許少數的富裕階層干預政治。我們的政權和執政黨的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個原則應當得到堅持。

“計劃”變“規劃”,但仍體現政策連續性

[我來探索探索]:楊教授您好!發改委具體是研究什麼問題的?有那些改革的建議?用什麼方法實行?

【楊宜勇】:發改委是研究發展和改革問題的,是國務院下屬的一個綜合部門。當然,我們的發展是一個全面的概念,所以,在發展規劃裏實際上是包括改革的含義和改革的內容的。因為中國要發展100年,就需要改革100年,中國需要發展1000年,就需要改革1000年,改革和發展是不能夠截然分開的。

2003年成立國家發改委的時候,馬凱主任也強調各個業務司局要把發展和改革的問題融合在一起考慮,所以每個司都涉及到改革的問題。“十一五”規劃也是這樣,它雖然是一個發展的規劃,但是每一個領域的發展都包含著改革的含義。為什麼裏面會拿出一個單獨的部分談改革?是因為我們現在處在一個改革攻堅的階段,要利用這樣一個部分來解決改革的綜合配套的問題。所以説,我們的“十一五”規劃雖然名字上沒有出現改革,但是在內容各方面都體現了改革的精神。

雖然“十一五”規劃和“十五”計劃提法不完全一樣,當然這是一個進步的標誌,但是也體現了政策的連續性,如果我們不講政策的連續性,準確的説十六屆五中全會討論的是第一個五年規劃的問題,因為以前都是五年計劃,沒有五年規劃,但是為什麼我們還是採取提“十一五”規劃,而不是提“一五”規劃?就是考慮到政策的連續性。

[屋大惟]:房教授,中國現在是“世界工廠”但也是世界血汗工廠,如何解決大量農民工低地位和社會保障問題?

【房寧】:不可否認,我們20年來的發展,主要的是靠加工業及對外貿易。我看過有關研究表明,20年來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技術進步,資本效益,比例較小。主要貢獻是勞動力。

為了取得總體的發展,實際上中國幾代人都付出了犧牲。近20年來,付出犧牲最大的是工人階級,特別是他們當中的來自農村的“農民工”。今天的中國取得了如此大的變化,我們不應該忘記他們是真正的英雄。但是,他們並沒有成為發展的最大的受益者。這也是我們需要正視的一個問題。由於發展的階段性,現在當然談不上使“農民工”成為改革的最大受益者,但至少應當與全社會共用改革發展的成果。

[大境門]:全會的轉折意義在哪些方面?

【房寧】:一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二是強調構建和諧社會。

[韌峰]:請問嘉賓,你們認為二十年改革究竟有哪些不足的地方需要反思?在發展戰略上,如重工業、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科技力量投入這些方面是不是力度少了?

【楊宜勇】:我想任何改革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當然改革也必然存在著一些不足的地方,看待這些改革的不足,要歷史地看,只有歷史地看,才能夠更加科學。現在有一些人習慣奉迎一些不負責任的判斷,持部分否定的態度,這也是不科學的。應該説過去我們的改革還只是階段性的,許多改革的不足要利用發展的辦法和深化改革的辦法來解決,我覺得用積極的態度來面對這些不足,對解決實際問題的效果可能會比消極的態度更好。

“構建和諧社會,是一場價值觀的革命”

[韌峰]: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現在這兩個名詞説得很多,但是絕大多數人僅僅只知道這兩個詞,而不理解其具體含義,什麼樣的發展才是科學的,什麼樣的社會才是和諧的,怎麼實現科學發展觀,怎樣建立和諧社會,中央有沒有一個系統性的綱領性的文件——像毛主席當年寫《論十大關係》那樣,具體詳盡的文件?

【房寧】:五中全會的文件會對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作出最新的概括。根據我的理解,科學發展觀就是要注重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的均衡性,也就是説不能把增長作為絕對的價值。構建和諧社會,我理解,其最深刻的意義在於是一場價值觀的革命,也就是不是在單純的以經濟增長作為主要的,或者説唯一的價值目標。而是要解決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和進步的問題。 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們民族獲得的最大的,也是最新的經驗是經濟發展不能夠自動地帶來社會全面的進步。社會的全面進步還需要人的主觀努力,需要對人們的主觀世界,對人們的價值觀,加以改造。在滿足需要的同時,改造人們的需要。這才能夠達致社會和諧。

[網上狂人]:能不能用一句話來概括“十一五”規劃的作用?是怎樣的重大轉捩點?

【楊宜勇】:“十一五”規劃是一個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規劃,應該説是一種發展理念、發展模式、發展結果的重要的轉捩點。當然,由於我們所處的每一個歷史時代不同,應該承認每一個五年都有它積極向上的方面,但同時也都存在著它自身認識的局限性,我想“十一五”規劃和過去每一個五年規劃都是同等重要的。“十一五”規劃中間的每一年,也都是同等重要的,五年的一個轉折實際上是靠每一年漸進的轉折來積累的。所以我們不能夠割裂地看問題,應該連續地看問題。展望“十一五”規劃,我們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性,暢想“十一五”規劃,我們需要放飛思想的翅膀,但是,更需要求真務實的精神。

[中華是我親愛的家]:房教授,請問幾個問題:(一)您是共産黨員嗎?您首先是一個黨員,還是一個學者?(二)您這兩年在學術上取得哪些成就?有國際影響嗎?(三)中國社會科學院無論是在國內學術界,還是在國際學術界,名聲均不是太好。好事者更是把它稱為思想派出所。您是怎樣評價人們對社會科學院的這種評價的?請回答,謝謝!

【房寧】:人們對於名聲的看法是不一樣的。我不知道您所説的國內學術界具體的含義是什麼。而所謂的國際學術界還不是以美國人馬首是瞻嗎?我認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學術方向是正確的,是對中國人民和對中華民族負責任的,對此我深信不疑。

“加強自主創新”是當前面臨的重要課題

[風火輪]:這次會議為什麼要強調自主創新問題?世界工廠貼牌就可以,還要自主創新嗎?

【楊宜勇】:改革開放27年來的歷史經驗表明,市場可以換來一定的技術,但是用市場絕對換不來核心技術,所以我們強調自主創新就是要發展自己的核心技術,過去很多“三來一補”主要靠貼牌,我們也換取了一定的國際市場的份額,但是我們也引來了很多的貿易摩擦。貼牌我們只能掙一點點可憐的加工費,給我們留下了更多的環境污染和一些職業傷害,貼牌的受益者主要是跨國公司的利潤,主要是商品輸入國的國民的福利。比如説美國生産一雙耐克鞋,本土生産的要100美元,而中國生産的耐克鞋在美國只賣28美元,而這些皮革處理的污水卻留在了中國。比如説鞋的黏合劑,好多苯污染了我們的空氣。所以説,沒有核心技術就不可能提升我們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就不可能提升我們在國際分工中間的地位,沒有核心技術就永遠受制於人,對中國這樣一個大國來説,沒有核心技術肯定是非常危險的,所以我們現在強調要加大自主創新就是要提高中國經濟自我發展的能力,就是要提高中國加入WTO以後各方面的能力建設。中國目前可能發展到這樣一個階段,即自主創新的技術和制度創新同等重要。

[網路下的萏]:得父母心者得天下,現基礎教育傷了大多數父母心,這話你同意嗎?

【房寧】:從來沒聽説過,得父母心者得天下這句話,很新奇。但現在的基礎教育確實讓很多父母傷心,學生壓力很大,負擔很重。這個問題確實到了非解決不可的時候了。我們的很多問題都是要到了“非解決不可的時候”才解決,真是無奈! 我的觀點現在的基礎教育本質上是應試教育。由於中國的國情,應試教育的問題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無法根本解決。現在能夠做到的應當是千方百計的限制競爭、減緩競爭、減輕學生負擔,這是對中華民族的下一代負責任的做法。 首先擔負這個責任的是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據我所知現在有關部門正在就這一問題進行調查研究,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夠看到一些有效的措施緩解目前這種局面。

[李晶]:您怎麼看這個觀點:“絕對的窮人已經不復存在”?

【楊宜勇】:絕對的窮人應該是越來越少的,但是我認為是不可能消亡的。相反,我們今後關心的重點應該是由這種絕對的貧困轉向相對的貧困,我們對貧困群體的關心力度應該是越來越大,特別是伴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和財政可支配能力的提高,我們對貧困群體的救助面也應該逐漸提高。發達的資本主義都沒有能夠消滅絕對的貧困,我們這種不發達的社會主義恐怕從目前的狀況來看也很難消滅絕對的貧困。所以,不要掩飾貧困,我們需要正視貧困。

[余le]:房所長,你也認為“超女”和政治體制改革無關嗎?

【房寧】:“超女”是一種商業運作,當然不屬於政治範疇。但“超女”的炒作中確實有一種類似于政治的現象。比如説,所謂“涼粉”一黨。

縮小收入差距必須全方位破除“不公”

[我來探索探索]:楊教授您好!發改委對經濟發展的構思,有沒有新的探索和理論?怎麼作好經濟發展的顧問和諮詢?

【楊宜勇】:發改委對經濟發展的研究不僅僅是利用自己的研究力量,而且調動了社會各界的研究力量,包括廣泛徵求老百姓的意見。所以,我們主要的任務更多的是綜合,更多的創新來自學術界、來自民間。毛主席説過一句話“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推動歷史前進的真正動力”,所以我們發改委在制定“十一五”規劃的前期工作中,也有一個人民網,我們大概委託了發改委以外的研究機構,對近200個課題進行深入的研究,同時也通過各種渠道收集了400多萬老百姓的意見和建議,我也希望你有好的建議提供給我們。

[我來探索探索]:楊教授您好!您對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是怎麼理解的?

【楊宜勇】:用一句話來説,現在的這种經濟增長方式不能夠持續下去了,必須轉變。現在的這种經濟增長方式就是一種賣祖宗田、吃子孫飯的做法,我們可能既對不起歷史,也無法面對未來。

[韌峰]:關於中國的學術研究方向,現在很多人包括上一回陳至立同志的報告,都把國際學術論文數量作為衡量學術水準的最重要指標,從而導致中國學界對SCI論文趨之若鶩,而許多單位競相規定硬性的國際SCI論文數量,並與職稱直接掛鉤,(據我所知有的單位連中國最高級別的刊物也不承認),這種政策導致高水準的中文論文越來越少,中文刊物的學術含量越來越低。不知道你們怎麼看待這個問題?對於中國這樣一個大國,提高中國學術水準,是看國際論文數量呢?還是應當看中國國際學術刊物的水準和數量?

【房寧】:這個問題提的很好,我也深有同感,中國的學術標準,我這裡主要是指哲學社會科學應該更多的關注中國本身的問題,以解決國計民生中的重大問題為主攻方向。國際上的影響與評價可供參考,但不是主要的。更不應該對所謂的SCI趨之若鶩,這個現象是不正常的,導致這一現象的有關做法是錯誤的。我認為應該改變。

[sars]:嘉賓好!請問根據目前的社會貧富差距拉大,人們正處於迷惘狀況,這是否説明瞭近十幾年來思想領域出了問題?

【楊宜勇】:目前收入差距拉大既有市場配置資源的問題,也有政府調控不到位的問題,特別是在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軌的初期,由於不同的社會群體對社會資源掌控的機會不一樣,所以在市場化的過程中,收入差距擴大非常明顯,這應該屬於一種明顯的機會不公平。在向社會經濟轉軌的過程中,由於政府調控經濟的手段和政策體系不完善,對一些暴富的人,我們在稅收方面可能也存在一些監管的不力,也客觀上造成了一些結果不公平的存在。所以,縮小收入差距必須全方位的治理,一方面要反對機會不公,另一方面要反對過程不公,最後還要反對結果的不公,每一個環節都有文章可作,不同的社會群體也都有文章可作,縮小收入差距,政府有責任,每一個社會團體、每一個公民自身也責無旁貸。少一些看客的心理,把你的智慧投入進來吧。

“不管有多大阻力,都應堅決實行幹部財産公開”

[青銅器先生]:如果國家民族的利益真正高於一切,公開自己的財産應該是個小菜問題你們怎麼認為?

【房寧】:公佈財産還真不是小菜一碟,但的確涉及到國家民族的根本利益。因為這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實行社會管理,也包括反腐倡廉的最基礎性的、前提性的工作。沒有這一項,其他問題就缺乏解決的條件。據我所知,據從90年代初,就有一些人建議中央實施這一政策,這些年來,這項工作有了一些進展,但是做的還很不夠。而另一方面,與此相關的很多問題卻迅速地發展。比如説部分官員投資企業,亦官亦商的問題,就是一個十分嚴重的問題。現在這些問題解決起來有困難,其中資訊不明,就是個難題。所以,應當堅定不移地,不管有多大阻力,都應當堅決實行幹部財産的公開。應該管住幹部的錢袋子,這是保持黨的先進性的最切實的措施之一。

[正瓷琉網]:什麼時候能使中國的經濟擺脫無序的大起大落,大熱大冷?

【楊宜勇】:應該説這一次宏觀調控從結果上看是比較漂亮的,2002年,我們的GDP大概是8.8%,2003年是9.3%,2004年是9.5%,2005年可能達到9.2%。這四年基本上經濟增長都在9%左右,這個結果是很難得的。中國在歷史上,過去如果説有一年達到9%,那麼第二年就必定竄到10%以上,從來沒有在9%上停留過。這次停留了大約三年的時間,應該説結果是比較理想的,但是過程可能有一定的艱難,有一些企業甚至感到是痛苦的。所以,宏觀好不等於微觀全部都好,任何事情都是有一定代價的。我想,有一天我們大家都是理性的人,我們的企業也是理性的企業,地方政府也都是理性的政府,那麼防止經濟大起大落可能就不那麼困難了。

[凱歌聲聲]:最近李榮融稱:“企業搞好搞壞跟所有制沒有直接關係!”你對此如何評價?

【房寧】:沒有看過李主任的講話,不知具體指的是什麼?但在經濟學界確實有一種主張私有化的思潮。一些經濟學家認為公有經濟搞不下去了,主張國有經濟退出所有制經濟領域。我不同意這樣的看法。中國國有經濟存在問題有很多的原因,不是簡單的用公有制和私有制的效率及優劣就可以説清的。也有許多搞的很好的國有經濟,我們應當認真地總結他們的經驗。可惜,經濟學界做這項工作的人不多,但我還是認為應當認真負責地研究在中國的現有條件下,如何搞好國有經濟。

“十一五”規劃會有助於減少社會衝突、緩和社會矛盾

[我來探索探索]:楊教授您好!規劃是準備實現的目標,是可以變動的計劃?您認為可以這樣認識嗎?

【楊宜勇】:你這樣理解是比較正確的,任何規劃的目標都是對規劃期的一系列判斷的前提下作出的,如果這些前提不出現大的逆轉,規劃的目標可以不調整,但是如果這些前提出現了大的逆轉,規劃的目標就必須調整。比如説“九五”時期,我們規劃明確的講是要反對通貨膨脹,對於通貨膨脹的判斷就是一個大的前提,但是沒想到“九五”末期,特別是亞洲金融危機以後,我們出現了通貨緊縮,肯定我們規劃的目標就要調整,如果到了這個時候,我們不調整,那麼也是不科學的、愚蠢的。所以,我們要正確的看待規劃中間的變和不變的辯證統一的關係。

[曾凡斌]:“十一五”有沒有提出如何解決社會衝突的提議或新觀點?

【房寧】:你好。很高興能在網上遇到你。“十一五”規劃的具體內容還沒有看到,五中全會也只是討論這個規劃,最後的內容要到明年初,恐怕才能定下來。但我想,三農問題、醫療體制改革、教育問題、調解收入分配等問題,應當是“十一五”規劃中重點考慮的問題。這類問題在一定程度上的解決或有所緩解,會有助於減少社會衝突、緩和社會矛盾。

[牛皮疙瘩]:請問嘉賓,如何理解中國的貧困線只有世界標準的1/5?按世界標準中國有多少窮人?

【楊宜勇】:你這個説法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我們必須考慮到實際購買力的問題,如果我們用實際購買力,而不是用市場的匯率來衡量,可能就會得出不同的結論。我個人認為中國是有窮人的,而且窮人應該不會太少,從政府的角度來看,幫助多少窮人要由財政的力量來決定,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和財力的不斷增長,我們今後幫助的窮人應該是越來越多,不是越來越少。

【房寧】:時間就要到了,能夠在此回答網友的一些問題很高興。當然,很多的觀點是不一致的。但,正因為如此,我們需要交流。希望不久還有這樣的機會。

最近,我們在研究民主政治有關問題,我知道這是社會以及廣大網友十分關心的問題,希望有機會能夠就這一話題與網友們做嚴肅認真地交流。我説的是嚴肅認真的交流。謝謝大家!再見!

【楊宜勇】:我們現在面臨的問題很多,“十一五”規劃期畢竟只有五年,我們所做的工作可能是有限的,對一些問題解決和緩解的程度也是有限的,我們要用平常心來面對這些問題,用發展的眼光和改革的辦法來解決這些問題。風物長宜放眼亮,我想,只要我們把發展的理念科學了,把發展的模式規範了,一些問題的解決應該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今後我們不僅要抓經濟建設,也要抓社會建設,不僅要抓文化建設,更要抓政治建設,不僅要實現工業化,而且也要融入全球化,未來我們的改革和發展應該是全方位的。很高興今天和各位網友交流,謝謝大家。

相 關 新 聞
· 中央高層集體調研十一五規劃
· 十一五:共富訴求由整套制度推動
· 中央高層調研十一五規劃 決策制度日趨完善
· 生活更美好 百姓對“十一五”的十大期盼
· 許嘉璐:“十一五”規劃與社會均衡發展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