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十一五” 幹部面臨“和諧”大考
中國網 | 時間:2005 年10 月18 日 | 文章來源:人民日報

建設“和諧社會”,黨中央早已提出。這次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中央結合“十一五”規劃建議,更是全面破題,而且特別強調,要按照構建和諧社會要求,“正確處理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認真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這無疑給各級黨政幹部提出了一道測試執政能力高低的大考題。

考題難在哪?難在“新形勢下”群眾已細化為不同群體,“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可能相互交叉,各不相同。以往計劃經濟下,利益衝突不明顯的狀況已成為歷史,一些地方只強調“發展”、不注重“科學”和協調的局面,也須徹底改變。發展仍是“硬道理”,但不顧資源破壞、環境惡化、分配不公等有損群眾利益的“硬發展”,不再那麼“有道理”。尤其是發展中如何協調不同利益,成為黨政領導幹部的“必答題”。

考核幹部政績的尺規,也將向“和諧”轉變。這次“十一五”規劃,既提出要實現每人平均GDP翻一番,又首次強調“單位國內生産總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就是一個強烈信號。政績也要講“成本”,要強化社會發展、公共服務、生態環境等指標,這對習慣於片面拿GDP和財政收入説事兒的人,不啻是當頭棒喝,必須儘早清醒。

利益不同不是壞事,這是社會充滿活力的體現;利益協調也不會一勞永逸,這將是市場經濟的常態。關鍵是為政者如何在“動態的穩定”中,尋求社會和諧,進而不斷提高執政能力。中央領導最近強調,和諧社會,首先是民主法治的社會。這可以説是破解“和諧”考題的“答題要點”。

要協調不同利益,首先要更充分地發揚民主,建立利益協調機制,滿足群眾合理要求,讓全體人民共用改革發展成果。“十一五”規劃的編制,從中央到地方,調研、徵求意見的範圍和規模都是空前的。有人説,體現民意,集中民智,親近民生,是規劃的顯著特徵。這是如何在執政中體現“和諧”的一個範例。在構建和諧社會中,協調不同利益的任務最艱巨,但一些習慣於用權力“壓服”、“威服”群眾的幹部,這方面的能力卻最薄弱,亟需補上學會發揚民主這一課。

要協調不同利益,最有效的途徑是依法行政。當然前提是要規範政府職能,真正做到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府與仲介組織職能分開,黨委和政府部門不能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而應站在客觀公正角度,協調各階層利益關係。幹部要在明確的職責範圍內,不管不該管的事,管好該管的事,更好地服務群眾,確保公平,促進“和諧”。

在音樂中,齊唱的難度小,合唱的難度大,因為不同聲部發的不是一個音,但協調好了,聲音卻更為優美、動聽,關鍵看指揮的水準如何。提高指揮水準靠什麼?靠掌握音樂的內在規律,了解歌者的嗓音條件,調動團隊集體的情緒。如果不看對象、不識樂譜,一味在上面瞎比劃,最後難免落個“不及格”,灰溜溜地下臺。因此,面對“和諧”大考,面對中央“把經濟社會發展切實轉入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軌道”的要求,廣大黨政幹部要思想上先完成“轉軌”,該補課的補課,該學習的學習,重點是把“科學發展觀”的理念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在立足科學發展、著力自主創新、完善體制機制、促進社會和諧的新的改革征程中,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

相 關 新 聞
· 楊明生:"十一五"將是農業銀行改革的關鍵期
· 建設部:"十一五"期間推進建築節能四大領域
· 政協常委建言“十一五”規劃
· “十一五”解讀:房地産健康是十一五的關鍵
· “十一五”扶貧重點做6工作 解決溫飽成目標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