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維生素潛在饑餓挺普遍

    記者從在京召開的“中國食物安全與營養健康高層論壇”上了解到,優質蛋白不足和主要食物營養元素不平衡,是當前中國食物發展和膳食營養改善的重點與難點。

    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研究所所長楊曉光博士説,吃飽僅僅是滿足蛋白質和熱能,中國人普遍存在“潛在饑餓”,即缺乏各種微量營養素。55%的人缺乏維生素A,50%的人缺乏維生素B2,城市貧血者達30%以上。缺乏維生素A者在青海省高達65%。

    楊曉光強調,各種營養不良問題普遍存在,差距起自出生後6個月。“5歲以下及早投資營養至關重要,成本低、收益高,因為這一時期是體格發育和智力發育的關鍵時期。智力發育有時限性,損傷難以復原。”

    按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我國0歲至5歲兒童達不到身高標準的佔35.85%,達不到體重標準的佔18%。1982年至1992年的10年間,中國每人平均蛋白質攝入量僅增兩克,增長緩慢。由於熱量和蛋白質不足,農村兒童的身高和體重明顯低於城市兒童,勢必影響21世紀中華民族整體素質。

    世界銀行的統計表明,僅微量營養素缺乏,對發展中國家經濟造成的損失至少佔國內生産總值(GDP)的3%—5%。據介紹,英國等西歐一些國家將1790年至1980年間經濟增長的50%歸功於營養和健康狀況的改善。消除碘、維生素A和鐵的缺乏,能提高人群平均智商10分至15分。

    農業食品安全問題多 ──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陳錫文

     去年我國的蔬菜總産量高達4.4億噸,每人平均佔有350公斤,而每人平均實際消費僅100公斤左右,約有70%的菜最終扔掉了、爛掉了。

      著名農業問題專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陳錫文教授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披露了這樣一組驚人的數字。

      “導致蔬菜滯銷的,除了總量供過於求外,另一個重要因素是食品安全問題。”陳錫文説。

      陳錫文認為,加入WTO之後,我國農業面臨的挑戰之一,就是食品安全問題。無論對農民、消費者,還是食品加工經銷企業來説,這個問題都至關重要。

      他説,由於我國始終面臨人口的巨大壓力,過去由於供給不足,農業生産一直追求高産量,疏于對農産品品質的管理,食品安全標準過低。例如,為了讓水果蔬菜儘早上市,生産者普遍使用早熟技術、催化劑和激素,使得産量提高,品質下降,口感和安全性差,甚至對消費者的健康和生命構成威脅。

      據了解,目前我國每年有20多萬噸、1000多種農藥施用於農作物,有些甚至是違禁藥物。一些化學污染物,一旦進入食物鏈將很難消除。如鉛污染能造成兒童發育障礙,魚被有機汞污染能造成肝、腎損傷和胎兒畸形等。來自有關部門的消息説,每年我國消費者因食物殘留農藥和化學添加劑中毒的人數超過10萬人。北京市農委的資料説,在北京市場農産品抽查中發現,有18%的農産品有害殘留超過國家規定標準,其中蛋品超標33%,蔬菜20%,水果18.7%,肉類17.6%。

      科技是一把雙刃劍。陳錫文説,我國農産品在數量增長、品種優化、生産技術不斷進步的過程中,蘊含著潛在的危機。雖然採用先進技術對提高産品産量及産品外觀等方面有很大幫助,但也可能對農産品的品質和食品安全造成巨大破壞。

      據前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FDA)官員、聯合國糧農組織顧問魯賓先生透露,去年8月到今年1月,美國FDA扣留了634批從我國進口的食品,原因是雜質、農藥殘留及食物添加劑含量高、標簽不清等。這些問題不僅損害我國農産品出口,也給國家形象和信譽帶來了負面影響。

      疫情封鎖不符合國際慣例,害人害己。陳錫文指出,在加入WTO之後,我國農業要克服自身的弱勢地位,必須儘快與國際標準接軌。目前我國畜禽産品出口難的主要原因是疫病。如某個地區發現畜禽疫病後,即對産品和疫情同時進行封鎖,這與國際慣例不符。其直接後果是:一個地區發生畜禽疫病,國外就禁止進口我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同類産品。而實行疫病公告制度,是與國際接軌的明智之舉。

      他説,影響我國農産品出口的另一個因素,是化學物質在農産品中的殘留。現在,我國每年使用化肥4200萬噸,平均每公頃土地施用量超過400公斤,大大超過美國和歐洲每公頃使用225公斤的標準。化肥在土壤中的殘留相當嚴重,酸雨、硫和重金屬對土壤、農作物和水源形成污染,造成農産品中的毒害物質超標。據了解,目前我國的龍井茶出口受到嚴格限制,遭到歐洲退貨,原因就是“鉛超標”。

      陳錫文指出,目前我國農産品的品質標準很不規範。發達國家主要農産品都有健全的品質標準。雖然我國也已經頒布實施了一些食品安全品質標準及法規,但許多産品的品質標準低於國際水準。同時,由於許多新的食物種類和新的農藥、獸藥和化學品不斷投入使用,也為食品安全標準的制定及與國際接軌帶來極大困難,使産品失去了國際競爭優勢。

      陳錫文認為,傳統農業僅以解決溫飽為目標,已經不適應消費者的需求。新世紀我國農業應該以食品安全戰略代替傳統的發展思路,發展檢驗食物污染的新技術,改善食物品質和營養價值,把提供充足、營養、安全的食物作為一個完整的目標,納入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目標體系之中。

    《中國青年報》 2001年12月17日


中國人未來食譜出爐 每人平均口糧減少51公斤
男人不可缺的9種營養成分
中國食物與營養發展綱要(2001年——2010年)
50萬中小學生喝上學生奶
食用維生素會增加懷孕機會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