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環保總局析因淮河大污染

    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淮河各主要支流污染日益嚴重,水質急劇惡化。90年代初,淮河的16條主要支流,有一半以上河段的水質超過國家5類地表水的標準,喪失了任何利用價值,水污染事故時有發生。

    90年代,淮河被列入國家重點整治的“三河三湖”之一。國家有關部門為之先後召開多次現場會及制訂整治計劃,併發布我國第一部流域性法規《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暫行條例》。至今年1月,淮河基本實現了國務院提出的2000年達標目標,即:幹流COD(化學需氧量)濃度基本符合3類水質要求,主要支流COD濃度符合4類水質要求,淮河治理至此實現階段性目標。

    但緣何達標後卻再度出現重大污染險情?國家環保總局污控司副司長樊元生對此進行了解析。

    樊副司長説,所謂淮河的達標,求實地説,僅僅是“低標準的達標”。經過前一階段治理,淮河水質COD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成為淮河達標的主要指標。但淮河污染仍較嚴重,主要污染因子是水中的氨氮。而氨氮的主要來源,是生活污水排放及農業面源污染。

    來自污控司提供的資料表明,淮河流域工業企業實現達標排放,工業污染負荷減少的同時,生活污水的比重卻在加大,其污染負荷已超過工業污水。而按照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流域內應建城市污水處理廠52座,眼下,已建成11座,在建28座,未動工13座。污水處理進展緩慢,自然直接影響淮河水變清。

    與此同時,淮河流域人口及耕地均佔全國的1/6,屬我國主要産糧區,而水資源總量卻僅為全國的3.4%。流域內農村農藥、化肥污染相對較重,此為水污染的一大重要污染源。

    專家分析認為,淮河是高度人工控制的流域,流量大小直接影響水質的好壞。近年來,淮河流域在夏季均持續乾旱,各閘壩都關閉,淮河處於斷流狀態,增大了河流的污徑比,使水體自凈能力極度下降,部分閘上水質極易惡化。此次特大污水源的産生,正是由於持續乾旱,生活污水、農業面源污染造成上游蓄積的水體污染而引發。

    樊元生副司長認為,淮河治污面臨新形勢,水污染防治任重道遠。他説:“要從根本上解決淮河污染問題,一是需進一步加大工業污染源治理力度,進一步減少污染物排放量;二要重點加快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力度,儘早形成污水處理能力;三是農業面源污染控制必須儘早提到日程上來;四要進一步合理配置開發利用有限的水資源,特別是北方河流更要注意生態環境用水,在兼顧生産生活用水、防洪抗旱的前提下,如何保證河道合理水量和流動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淮河水污染治理,只有採取全方位綜合治理,才能得到真正改善。”據透露,上述整治思路及措施,已列入正在制訂中的《淮河治理“十五”規劃》。

    

     《中國青年報》2001年8月6日



相關新聞


淮河發出警告:救救我!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