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北京要成立首家走失老年人收容中心

    據北京市紅十字會張熙增常務副會長透露:鋻於北京市已進入老齡化社會,老年癡呆患者逐漸增多,老人走失現象發生頻繁,北京市紅十字會正積極籌辦走失老年人收容中心,以幫助那些走失老人儘快回家。

    張副會長説:我們已為老人們設計了一個精緻的胸卡,背面將填寫老人的身份證號碼、家庭成員的聯繫電話等,北京市老年每人平均可佩帶此卡。一旦老人外出時發生急病或走失,

    熱心市民可撥打北京市紅十字會的“999”急救電話,“999”將把老人接到急救中心,並憑卡上電話通知老人親屬。今後北京市紅十字會的“999”急救中心除承擔全市的急救工作外,還將承擔走失老人收容工作,一邊照顧走失老人的日常生活,一邊等待其家屬前來認領。北京市紅十字會的這一善舉,無疑將為北京市的無數家庭減輕尋找走失老人的煩惱。

    走失老人現象頻繁發生

    在走失三天三夜後,82歲的陳老太太終於被家人找到了。陳老太太患輕微老年癡呆症是在最近兩年,但已有好幾次從家中走丟的記錄。為了防止老人走失,家人特意雇了保姆照看她,這次趁保姆在家洗澡,老太太還是自己“溜”出了家門。説來也巧,在老人失蹤48小時之後,家人準備去電視臺播出尋人啟事時,一位工作人員突然問她有沒有老人照片,原來,這位工作人員住在右安門,他家的樓下來了一位老人,不停地按一樓的門鈴,硬説這裡是自己的家,左鄰右舍都出來了,但沒人認識這位老人。聽到這個資訊,陳老太太的家人立刻趕到了右安門,拿著老人的照片四處尋問。後來在經過一個垃圾堆時,家人一眼認出站在垃圾旁邊的陳老太太,離家三天,老人變得又黑又瘦,跟照片上簡直判若兩人。

    74歲的王老太太在住所附近逛市場時,認錯了回家的方向,竟一口氣從積水潭走到了門頭溝!兩天兩夜後被好心人在路邊發現,並報告了民警,老人終於被送回家。

    癡呆病是老人走失的原因

    陳老太太、王老太太還算是幸運的,走失後都被找回來了。但還有很多與她們情況相似的老人,從家中或公共場所走失後,就再也沒回過家。最近我國完成了首次老年癡呆病的大規模調查,調查顯示,以往認為中國是老年癡呆病的低發區的論點被推翻,我國並非癡呆病的低發區,發病率與歐美國家相近。55歲以上居民的癡呆患病率為4.7%,65歲以上為7.8%,類似于西方白種人的患病水準。1999年世界衛生組織報告説,全世界65歲以上人口有老年癡呆病患者2900萬,據預測,到2020年患者將增加50%。我國目前約有400萬至600萬患者,隨著我國老年人平均預期壽命的增長,人口老齡化問題的突出,對嚴重危害健康與生活品質的老年癡呆的預防和治療已顯得越來越重要。

    50%的人對癡呆病缺乏認識

    北京協和醫院神經科張振馨教授的研究表明,我國群眾缺乏對癡呆病的認識。在對405個有癡呆老人的家庭調查中,有近50%的家庭根本不知道老人得的是癡呆病,覺得“老糊塗”是正常的,不用看病吃藥。即便是發現老人患了癡呆症,大多數家庭也只是找個人把患病老人“看守好”而已,談不上家庭康復護理。只有2%的家庭帶老人進行了正確的治療,其他家庭的癡呆老人吃的大都是營養藥。家中有病人的尚且如此,一般群眾對老年癡呆的認識就更模糊了。

    正是這種對癡呆病的不了解、不重視,已經讓不少的家庭飽受其苦,據走失的王老太太的鄰居介紹:為找回老人,王老太太的兒女都放下了工作,四處尋找。親戚還幫忙在報紙上登了尋人廣告,鄰居們也都四處尋找,就連上中學的孩子們也幫忙複印尋人小廣告,大家一塊兒在街道裏張貼,幸虧兩天后老人被找到,所花費的人力物力還不算太多。而另一位北京市民就沒有這樣簡單了,幾年來為了尋找走失老人,全家跑遍京城,甚至跑遍了附近的區縣,所遭受的精神痛苦和經濟損失已難以估算。

    讓我們欣慰的是,在不久的將來,當您在公共場所發現走失老人時,您可以撥打“999”或“110”,以幫助這些老人儘快回家。

    老年癡呆的早期症狀

    記憶力下降幾乎是癡呆最突出的首發症狀,老年性癡呆的記憶障礙以記住新知識能力受損和回憶遠期知識困難為特點。患者首先是近記憶力受損,隨之遠記憶力也受損,最終遠近記憶力均有障礙,使日常生活受到影響。患者還可有虛構現象,這與其記憶能力障礙有關。

    患者的日常表現為“丟三落四”、“説完就忘”,同一問題反覆提問。但患者的近記憶障礙常被認為是健康老年人常有的健忘而被疏忽,尤其近期遺忘已明顯但遠期記憶相對保留時,親屬常認為患者記憶並不差,甚至很好,理由是十多年甚至幾十年前的事都記得清清楚楚。如上所述的情況值得引起親屬的注意。

    

     《北京青年報》2001年8月3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