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如一個火球飛速下降 “神舟”三號著陸現場目擊  

    4月的內蒙古草原空曠而沉寂。“神舟”三號飛船按預定計劃,在太空飛行7天后,今天就要歸來了。

    4月1日下午4時,離飛船著陸還有50分鐘,記者跟隨地面搜索分隊,準時到達著陸場。不一會兒,天空傳來飛機的轟鳴聲,4架直升機按計劃到達著陸場上空,它們將從4個方位跟蹤、搜索穿過大氣層、降落到地面的飛船。

    地面上,數十輛藍白相間的新型測控設備車在兩個無名高地上展開,各種跟蹤測量設備翹首以待,時刻準備捕獲目標。地面搜索分隊的車載儀器不斷接收著來自北京指揮控制中心的資訊,指揮人員密切監視著顯示屏上的飛船飛行狀態。

    一張立體搜索網,在廣闊的天地間悄然展開。

    “飛船調姿”、“軌道艙分離”、“制動開始”、“推進艙分離”、“再入大氣層”,遍佈各地的測控站和海上測控船依次發出了指令。

    16時03分,“神舟”三號飛船開始按照設計的軌跡,經過一系列的太空動作,脫離軌道,向著自己的家園奔來。

    飛船以驚人的速度與大氣層劇烈磨擦,猶如一個火球,船體外部産生電漿層,形成電磁屏,飛船進入黑障時,致使地面與飛船通信暫時中斷。著陸場霎時變得異常寂靜。飛船要在黑障區運作數分鐘。留給回收部隊捕獲目標的距離越來越短,時間越來越少。

    時間一分一秒地向“零時”逼近,飛船與著陸區的距離越來越近。

    “回收一號發現目標!”100公里外的前置雷達站傳來的報告打破了短暫的沉默,這個雷達站變被動搜索為主動搜索,採取了反射式跟蹤,在黑障區準確捕捉到了目標。這一技術不僅解決了我國航太器回收中的重大難題,也填補了國內的空白。

    指揮員們一陣欣喜,同時,心也縮得更緊了。

    “神舟”三號在飛速下降……

    “空中搜索開始”。

    密碼下達,只見在搜索指揮車內顯示的電子地圖上,代表4架直升機的四色曲線開始向預報落點匯聚。指揮員拿著地圖,根據落點預報,不斷分析著落點範圍,研究著行車路線。車上的新裝備“搜索態勢系統”準確地顯示出空中分隊、地面分隊的行進情況以及地形、地貌等各種資訊,為指揮部的及時決策提供依據。

    “回收二號發現目標”,根據前置雷達站提供的引導數據,著陸場測量站在第一待點準確捕獲目標。當飛船距地面30多公里時,測量站操作員果斷地向飛船發出“回收主電源接通”的重要指令,這又是一個關鍵的時間。“神舟”三號的回收主電源能否在此時打開,直接關係到飛船能否順利著陸、回收。

    人們又一次屏住了呼吸。

    “主電源接通,回收著陸程式啟動。”

    “跟蹤正常”,有關飛船的各種資訊數據源源不斷傳向空中和地面的搜索分隊,車載電腦顯示屏上,各種相關數據在不斷的跳動。

    16時38分,晴空迸發一聲驚雷,標誌著飛船降落主傘已打開,大家不約而同地把目光投向空中。地面搜索分隊在急馳!搜索救生隊員在守望!

    “回收三號發現目標!”,空中搜索分隊傳來令人激動的消息。只見在藍天白雲間出現了一個五彩的斑點,“神舟”三號張著巨大的降落傘,宛若一位身披彩衣的飛天女,在湛藍的穹頂踩著優美的弧線,輕盈地向地面飄來。

    “神舟回來了!”。

    伴著搜索車輛發動機的轟鳴,搜救隊員立即登車,按照北京中心通報的落點,迅速標定位置,熠熠生輝的橘紅車隊仿佛一條火龍風馳電掣般向飛船奔去。

    2002年4月1日16時51分———一個永載中國航太史冊的時刻。

    我國于3月25日從酒泉載人航太發射場發射升空的“神舟”三號飛船,遨遊太空6天18小時、在預定軌道上環繞地球運作108圈、巡天540余萬公里後,準確降落在內蒙古中部地區,我國載人航太第三次飛行試驗獲得圓滿成功!(本報特約記者劉程通訊員孫陽)

    中國青年報 2002年4月2日

    


“神舟”四號可能年內發射
"神舟"三號首次軌道維持成功
“神舟”三號飛船發射成功
中國朝著載人宇宙航行的目標迅速挺進
神舟三號近期升空 如發射順利我宇航員明年上天
從飛船到空間站
——我國載人航太將奏三部曲
我國首發三角郵票 紀念“神舟”首飛成功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