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大風險大 中儲棉巨虧再度凸顯體制缺陷

據報道,成立於2003年3月的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簡稱中儲棉),註冊資金10億元人民幣,承擔著國家棉花儲備的戰略任務。但業內人士目前的估計是,由於進口棉花被深度套牢,中儲棉10億元註冊資金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裏已至少虧折了一半。

出現如此巨虧,有人將其與不久前出現鉅額虧損的中航油事件相提並論。更有媒體對中儲棉負責人拿國有資本做賭博的不負責任行為進行了嚴厲指責。對這些負責人的行為進行批評和追究是必要的,但是,國有企業“接二連三”地出現嚴重問題,顯然不能僅僅用“道德”標準去衡量,更不能把原因只指向企業負責人的個人行為。其實,隱藏在“接二連三”之後的,是更深層次的問題,特別是暴露了國有企業管理體制上的一系列問題。

首先,國有企業的管理和體制選擇,要因功能而異。應該看到,國有企業的職責和經營模式,不是千篇一律,而是多種多樣。像中儲棉,它的主要功能就不是參與市場競爭,而是承擔國家棉花儲備的戰略任務。這種功能決定了它的“公益性”,決定了它不能以盈利為主要目標,甚至有時要“故意”虧損,以保證國家棉花供應的穩定性,保證棉花生産者的利益。隨著國有資本的戰略調整,預計承擔類似功能的國有企業還會增多,對這種企業的體制設計和考核標準,顯然要考慮到這種特點。

國人企業要根據不同的特點,採取不同的治理模式、監管機制,採取不同的考核指標體系,尤其是不能一味地要求“經濟效益”,更不能僅以賺取暴利論能人。

其次,國有資本、國有大型企業、國有壟斷性企業參與風險高、投機性強的經營領域要有更完善的監管機制,要有嚴格的準入限制,一般情況下,應該禁止它們參與,至少不應該過度參與。行商逐利,無可指摘,但是,國有資本與民間資本不一樣,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國有資本是全國人民的,民間資本是投資人自己的,後者賭凈賠光,損失是自己承擔。而前者則要由全國人民承擔損失。因而,讓國有資本不受限制地參與風險極大的投機性買賣,潛伏著極大的危險。

應該立刻對參與這類經營活動的大型國有企業(包括海外公司)進行全面檢查,發現問題或潛在危險,要及時叫停或立即整改。切記,收益大的背後是風險更大,這一點,主管部門和國有企業都不應該忘卻。

《北京青年報》 2005年1月17日


成立兩年炒棉虧損數億元 中儲棉成中航油第二
中儲棉巨虧成中航油第二 國企決策失誤由誰承擔
10億元本金虧損過半? 中儲棉否認巨虧6億元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