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首頁
宏觀經濟
行業動態
地方經濟
農業經濟
企業風雲
IT浪潮
專家視點
入世 跨國公司早有準備

楊曉平

    中國加入WTO意味著第二輪更加徹底的全面大開放。中國的企業如何適應更大範圍“與狼共舞”的生存環境?當中國人努力演練成“狼”的時候,真正的“狼”在想什麼?面對機遇,老外們早有準備。日前出版的《2001跨國公司在中國投資報告》對6家著名跨國公司為應對中國加入WTO做出的戰略調整,和在華經營情況進行了調查。

    GE:服務技術落地生根

    中國“入世”是GE(美國通用電器公司)變成中國當地企業的好機會,計劃在服務業方面大發展,目標是5年後在華經營達到30億美元的規模。

    GE目前在中國的企業經營業績還達不到全球平均水準。在華企業經營業績不及全球平均水準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在華企業投入經營時間晚,現在還沒有進入營利期;二是GE在中國沒有發揮自己的經營強項,即服務業。GE公司主要靠服務業營利,但是中國對服務業準入有不少限制。

    GE在華的30家企業中,90%的企業營利,10%的企業虧損。30家在華企業僱員總數達到8000人。中國“入世”是GE變成中國當地企業的好機會,過去,GE的航空發動機維護技術協助其他國家航空公司降低了成本。但卻不能在中國做同樣的工作。發電廠的管理技術也是如此。中國“入世”,其服務技術可以進入中國,從而落地生根。

    IBM:瞄準十大生産基地

    IBM(美國國際商用機器公司)中國總裁周偉認為,IBM的目標是成為“中國的IBM”。他説:“中國擁有全球最好的數量多品質好的工程師。中國市場是全球發展最快的市場。我的目標是把IBM中國公司變成IBM公司全球10大基地之一。”IBM中國公司從事銷售與管理服務的員工有2800人,從事製造的員工8000人。前者有100名左右的外籍人員,後者僅有10名左右的外籍人員。現在一線主管已經完全當地化。IBM在中國的分公司總經理,除上海外,全部由當地人擔任。

    IBM已經在近一兩年裏為中國“入世”後的業務擴大準備好了必要的人才。將抓住中國“入世”帶來的機會,運用全球力量來為中國市場的客戶服務。周偉説:“最擔心的是其他公司進入中國來挖我們的人才。我們不希望成為別的公司在中國的人才培訓基地”。

    諾基亞:發展空間更大

    2000年諾基亞從中國出口總值達到15億美元。在華合資企業已經不單純為中國市場生産,而是全球製造網中的有機組成部分。例如,蘇州的合資廠生産手機機站,85%用於出口。北京和東莞兩家生産手機的工廠,50%的産品出口。諾基亞在華營業額近30億美元,約佔全球的12%。中國市場成為諾基亞全球第二大市場。

    諾基亞中國有限公司的副總裁劉持金認為,中國“入世”對諾基亞的機遇大於挑戰。中國“入世”降低關稅,對於諾基亞從國外進口原材料和零部件有利,可以降低在華生産的産品成本。另外,中國電信服務市場開放,允許AT&T等電信運營服務商進入中國,進行面向國際的規範的採購招標,可以使諾基亞這樣規範的公司競標和中標。隨著中國市場的規範和透明度增加,諾基亞在華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面對中國“入世”的前景,諾基亞的應對措施是:進一步加強與合資夥伴的合作關係;加強與中國大客戶的合作;加快與中國資訊産業的融合。此外還要建立北京星網工業園。該工業園投資將達到100億元,銷售額達到500億元,創造10000個就業崗位。這個工業園是諾基亞迎接中國“入世”採取的一個重要應對措施。

    三星:按進度表搶佔中國市場

    三星將按照中國“入世”開放進度表進入中國。只要中國允許,就進入中國相關領域。

    1995年三星中國總部成立後,雖然這期間經歷了亞洲金融危機,但中國總部的營業額平均每年仍以13%的速度增長。1999年達到了78億美元。2000年營業額達到100億美元,比1999年增長30%以上。今後,三星將計劃對具有優勢的領域,如通信、半導體、電子零部件、保險等領域進行投資,並且將三星的核心技術及先進經營理念轉移到中國,以雙贏戰略不斷擴大事業規模並得以發展。

    2000年10月三星在北京中關村成立了通信、軟體開發等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積極推進以培養中國當地人才及技術轉移為前提的IMT-2000共同開發項目。中國如果具備配套的環境,三星的一些業務中心也將轉移到中國,例如電子領域的一些業務。業務中心轉移到中國的前提是中國的經營環境好于南韓。

    新力:確立中國區域中心地位

    新力進入中國比較晚,但是一旦作出決定,行動起來就很快。新力的戰略是以中國為中心的區域性戰略。中國商業發展的地位極其重要。

    新力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正田弘也談了新力公司的戰略計劃:新力前幾年主要從事數位化轉型,去年開始進行寬頻化轉型。除製造業,新力其他業務也要進入中國。娛樂産品,包括電影、唱片和遊戲等,網路産品也會進入中國,研發項目也在籌備中。

    他説,2000年,新力在日本的電腦銷售額超過了電視。新力從1968年開始生産電視機,生産電腦不過5年時間就超過了電視。新力生産去年達到2位數的增長。新力的競爭對手不僅是松下、日立,而且有來自矽谷的企業,特別是電腦企業。

    新力在20世紀80年代把全球分為日本、北美、歐洲和亞太4個經營區域。地區總部分別設在美國、柏林和新加坡。90年代對經營區域重新做了劃分,把東北亞區從亞太區劃分出來。東北亞區包括“大中華”和南韓,總部設在北京。新力總裁出井伸之每年來中國訪問,但是已經兩年沒有去新加坡了。由此可見對中國的重視。

    西門子:業務領域已經齊全

    1994年10月,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這是外商在華成立比較早的投資性公司。其在華已經投資了10億馬克,在華企業和各個辦事處共有員工27000人。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負責發展戰略的總經理魏方倫先生説,我們需要把現有投資企業經營好。

    按照經營業務領域分,西門子已在中國建立了59家企業(包括45家合資企業,12家獨資企業和2個BOT項目),幾乎囊括西門子公司的所有業務領域。這些投資集中于7個核心業務領域,即能源、工業與自動化、資訊與通訊、交通、醫療設備、元器件和照明等。

    西門子公司在華企業多數經營狀況良好。全部企業産品的30%左右出口。有的公司出口比例很高,例如上海行動電話公司的産品50%出口海外。

    談到中國“入世”對於西門子公司的影響,魏先生説,儘管中國尚未“入世”,但我們在華企業已經面臨全球競爭。例如,電氣(發電、輸電)業務已經面對ABB公司和GE公司的競爭。電信業務則面臨NOKIA的競爭。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入世”對於我們的競爭環境沒有大的影響。

    四個問題成為考慮重點

    概括起來,上述6家著名跨國公司今後在華發展的考慮有如下幾點:

    (1)高度重視中國市場,看好中國“入世”前景。

    (2)搞好現有投資企業的經營。對於中國競爭比較激烈的製造業項目進行新投資比較謹慎。

    (3)積極準備進入服務業領域。隨中國對外開放的步伐逐步進入服務業,發揮本公司競爭優勢。

    (4)真正融入中國經濟,成為中國經濟有機整體的一部分。

    中國與跨國公司合作的新階段正在形成。在這樣的背景下,跨國公司在華發展戰略也在大幅度調整。有繼續加大製造業投資的,有加大在華採購力度的,有鍾情于基礎原材料的,有熱衷於高新技術産業及研究開發的,有積極投資知識密集型服務業的,有改綠地投資為短平快並購的。

    世界著名的跨國公司針對中國“入世”早已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正欲努力變成“狼”的中國企業如何應對?是埋頭創新、是聯手共舞、是大魚吃小魚?但無論怎麼説,中國新一輪經濟增長將成為各國跨國公司激烈競爭的平臺。

    《人民日報華南新聞》2001年10月18日

    


世界著名跨國公司如何應對中國入世
全球跨國公司青睞中國
中國企業要進入跨國公司全球供應鏈
入世在即 跨國公司調整在華發展戰略
跨國公司加大對華採購
十大跨國公司經營之道
跨國公司員工體驗“下崗”
跨國公司:狼,還是鯰魚?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