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濟動態
財經資訊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地方通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樊綱:改革、調控與增長——中國經濟發展戰略問題思考

樊綱

    為了使中國經濟能夠持續增長,我們一方面要加快體制改革的步伐,改善經濟的效率;另一方面要採取正確的發展戰略。從長遠看,這是兩個最基本的問題。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所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如何保持宏觀經濟的穩定,既防止經濟過熱、通貨膨脹,又防止經濟下滑、通貨緊縮。經濟過熱、經濟增長率過高導致盲目投資,經濟增長率過低則導致生産能力過度閒置,都導致資源利用效率的下降,都會使我們總體的經濟增長率下降,使發展的速度放慢。 

    這裡需要著重認識的問題,體制改革本身可能引起經濟波動,需要用相應的宏觀經濟政策對其這種作用加以“抵消”,以保持經濟的穩定增長。比如,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放權讓利”、擴大地方政府自主權的改革,加上許多市場開放初期難以避免的盲目性,導致了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初的經濟過熱。而到了90年代下半葉,由於深化企業改革,控制銀行壞賬,職工下崗,以及社會保障體制改革等,導致信貸相對萎縮(“銀行惜貸”),投資和消費增長率下降等一系列現象,引起通貨緊縮、經濟增長率下滑。所有這些都不意味著改革“搞錯了”或“搞多了”,相反,這些改革都是必須進行、應該加速進行、深入進行的,只不過這些改革就其所具有的歷史背景和所面臨的現實困難來説,都不可避免地對宏觀經濟産生這樣或那樣的影響。舊體制改革了,新體制剛剛形成,發展到正常運轉階段也需要一定的時間,而在這段時間裏,經濟的運作難免就會出現一些不穩定的情況。所以説,出現一些不穩定,其實可能正説明體制改革在深化,在向前推進,是好事而不是壞事。 

    不過以上的分析説明,那種認為要“通過深化改革實現經濟穩定”的觀點,在一定程度上是似是而非的。從長遠看,當然只有通過深化改革,建立起較完善的市場機制,才能最終減少經濟波動的程度(市場經濟本身不能消除經濟波動,也需要有宏觀調控,只不過它比我們過去實行的計劃經濟所導致的波動小一點、效率高一些)。而就短期來看,體制改革不僅不一定會使經濟穩定,相反,它本身可能就是一定時期內經濟發生波動的一個原因。這不否定有些體制改革,經過一段時間之後會對經濟的穩定起到積極的作用,比如在通貨膨脹時期,改革銀行體制、控制貸款增長;在通貨緊縮時期積極開放國內市場、發展民營經濟,等等,在一段時間之後都會對經濟的穩定增長起到積極的作用。但在“這一段時間內”,由於新體制還比較弱小,難以在宏觀層面上發揮作用,兩三年甚至四五年內還很難指望它們在宏觀穩定上發揮重要的作用。

    以上的分析所能説明的,是採取適當的宏觀政策以抵消經濟波動因素的必要性。市場經濟條件下也需要宏觀經濟政策的調節,以“熨平”經濟波動;在體制改革和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因為導致經濟波動的因素更多一些,就更需要認真研究宏觀經濟問題,密切注視宏觀經濟的動向,採取適當的宏觀經濟政策,使經濟能夠平穩和持續地增長。宏觀經濟政策的作用,是其他經濟政策所不能替代的。 

    從另一方面看,實行宏觀調節政策,絲毫不否定應該加速進行改革。二者應該並行不悖。宏觀政策的作用只是對總供求關係進行一定的調節,根本起不到改革體制的作用,更不能替代改革政策。它只是在短期內抵消一些引起經濟波動的因素,而只有改革同時深入進行,才能儘快使新體制發展起來,使經濟的不穩定性從根本上得以縮小。那種認為利用宏觀政策調節經濟就是否定改革必要性的“假設”,是不能成立的。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經濟下滑、通貨緊縮,有利於改革的深化,因為在不景氣的時候,人們不得已而只能走改革的道路。這種觀點在一定程度上是對的,因為一般説來改革都是“逼出來”的。正因如此,通貨膨脹、經濟過熱,肯定不利於舊體制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新體製成分的成長)。但是,如果就此得出結論説經濟越下滑越好,根本不用擔心,經濟增長率再低也沒有關係,這種結論就是錯誤的了。 

    中國經濟不能不改革,中國經濟也不能不增長,不增長我們什麼問題也解決不了。從長期看,比起5億農民就業、9億農村人口這樣的長期的大問題,國有部門的改革只是一個短期的問題。更何況經濟持續下滑(近幾年若不採取宏觀擴張政策,經濟不知已下滑到什麼程度了),就業持續下降(還不僅是國企職工下崗),我們金融體制的問題、社會不穩定的問題都會迅速惡化,經濟改革也難以順利進行。經濟學家如果可以不顧經濟增長,那麼就可以不要經濟學了。 

    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新體制的成長也需要很長的時間,在此過程中,各種導致經濟波動的因素都會出現,都需要認真加以對付。經過過去幾年的調節,中國經濟已經開始擺脫通貨緊縮,進入正常增長,但這不等於説一切可能引起通貨緊縮的因素都消失了,也不意味著不會再出現引起通貨膨脹的因素。中央政府(宏觀調節是中央政府的任務)必須吸取以往的經驗教訓,提高宏觀政策的研究水準,提高宏觀決策的及時性和正確性,逐步掌握對經濟增長實行“微調”的“藝術”,盡可能地使經濟不再出現過去的大起大落,才能保證我們的經濟持續、穩定地發展,儘快地追上先進國家的水準,實現我國經濟發展的目的。 

    

    《中國經濟時報》 2000.09.14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