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中國經濟五大懸念 高增長是否會持續?

“2003年是中國經濟最具活力的一年。”在2003年12月26日舉辦的一次座談會上,國家統計局副局長邱曉華如是評價。國家統計局沒有按照慣例在歲末公佈當年GDP的預計數,不過,按照邱曉華早些時候的預計,2003年中國GDP增長率將達到8.5%。

2003年關於中國經濟的爭論之多是多年以來未曾遇到的,不止一位經濟官員和學者這樣感慨。儘管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之後,爭論的聲音似乎已漸漸平息,然而,對於形勢判斷的分歧依然存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財貿所副所長高培勇説:“就像醫生診脈一樣,現在還沒有達成共識。”

或許正因為如此,中國經濟的列車是承載著一系列懸念進入2004年的。

懸念之一:高增長是否會持續?

不同的機構和學者為這個問題給出了不同的答案。

美國投資銀行高盛(亞洲)有限責任公司給出了迄今為止最樂觀的估計,在其最新發佈的報告中將中國經濟2004年的增長率調高至9.5%。高盛專司中國經濟研究的經濟學家梁紅説,她相信這只是中國新一輪增長週期的開始,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為8%-9%,如果考慮到1997年以後數年“七上八下”的不正常局面,即使增長率反彈至9.5%或者10%也是合理的。這個預測已經考慮到央行的收縮政策所産生的影響。

摩根士丹利卻認為中國經濟將減速緩行,將2004年的GDP增長預測調至7.8%,2005年為7.5%。摩根士丹利首席亞洲區經濟學家謝國忠認為,中國將採取收緊銀根的舉措,中國的出口也將減速,從而降低銀行系統的流動性。信貸供應減少將有效緩和2004年房地産和基建投資的增長勢頭,投資的減速將大幅度拉低中國的進口需求增長。

中銀國際在2003年末發表的研究報告稱,2004年中國經濟有望保持強勁增長,GDP增長率可達8.5%。報告認為,2004年,雖然固定資本投資與出口的增長可能出現放緩,但國內消費將推動經濟發展。

國家資訊中心發展研究部副主任徐宏源對本報記者表示,2004年經濟增長速度將略低於2003年。他預計GDP增速將維持在8.5%左右。持相似觀點的還有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所宏觀室主任袁鋼明,他預計2004年中國的GDP增長率在8.5%-9%之間。不過他強調,實現這個目標的關鍵是看是否執行緊縮的貨幣政策。他説,2003年貨幣政策的大方向是寬鬆而積極的,這是經濟增長加快的決定性因素。

懸念之二:通貨膨脹是否重來?

對於經濟過熱和通貨膨脹的擔心貫穿2003年,爭論也一度趨於白熱化。而2003年下半年糧食、能源價格的上漲則加劇了人們對於通貨膨脹的擔心。徐宏源説,2003年消費物價指數(CPI)上漲預計在1.1%左右,不過價格上漲主要是非貨幣因素引起的,是局部的、結構性的供求失衡導致的價格上漲。他認為,2004年上半年物價還會緩慢上升,但是隨著匯率壓力的逐漸消除,國內供求關係的逐步緩解,下半年物價水準估計會穩住,甚至出現下降。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王召注意到,2003年,我國明顯出現了生産資料價格指數大大高於消費價格指數的現象,而先期指標生産資料價格指數的上漲並沒有完全拉動滯後指標消費價格指數的快速上漲。他認為,原因是由行政主導的投資以及由國債帶動的投資的迅猛增加並非以市場化為導向,所以很難轉化為最終的消費需求,從而使生産資料價格指數和消費價格指數的傳導鏈條斷裂。因此,不能排除形成新一輪供給過剩從而使經濟重新回到通貨緊縮的可能。

2003年12月28日,在“中國經濟與金融發展論壇”上,南開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柳欣預測,消費物價指數漲到2%到3%就不得了了。他説,這些年有效需求不足,低收入階層工資上漲很慢,2003年的增長主要是投資的高增長拉動的,在低收入階層工資漲幅不大的情況下,出現嚴重通貨膨脹的可能性不存在。

不過,梁紅表示,2004年中國通貨膨脹將可能比人們想像得要高。高盛預計,2004年中國平均CPI為3.5%,年底將達到4.5%。但是,梁紅説,這種價格的恢復性增長並不意味著經濟過熱。實際上,在刨去食品和能源之後計算的核心CPI為2.0%。

袁鋼明也認為,如果我們把CPI上漲3%作為警戒線,就很可能回到緊縮狀態。他認為,與過去相比,宏觀決策部門對通貨膨脹的警戒線已有所放鬆。比如2003年11月CPI達到1.9%,央行也沒有採取收縮政策,而在2001年,CPI超過1.7%時,央行就採取了強力收縮的調控政策。

不過,安邦集團研究總部分析師關鵬認為,2004年,不排除短期內出現市場恐慌、原材料價格飆漲的情況。他説,在汽車、房地産等行業高速增長的拉動下,2002年以來新開工了很多重化工業項目,産能擴張速度已經超過了需求的增長速度。估計到了2004年底,一批新工廠開始集中投産,由於原材料的供給能力短期內很難迅速擴大,這將推動原材料價格繼續上升。

懸念之三:加息可能性有多大?

徐宏源表示,利率水準主要是由消費物價指數(CPI)決定。由於2004年上半年價格上升壓力加大,在新糧上市之前,糧食價格降下來的可能性也不大,估計上半年CPI將上漲3%左右,因此,加息壓力是比較大的。但是他説,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不應提高利率,否則會對國債和股市帶來非常大的負面影響。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王召説,出於對通貨膨脹率超出3%以上的整體經濟過熱的擔憂,2004年中央銀行提高存貸款利率水準完全可以理解。不過他説:“這恐怕不是最優方案。”他認為,中央銀行緊縮貨幣的方法實際很難對擴張性財政誘導的行政性投資過熱産生緊縮作用,最後受到緊縮影響的只能是市場主導的投資行為,從而使全社會投資效率進一步下降。

梁紅説,只要時機選擇恰當,加息並不是一個利空消息,而是利好消息。她預計明年下半年可能加息,但不會超過50個基本點,即0.5%.

銀河證券高級經濟學家苑德軍認為,貨幣政策2004年仍將保持“穩健”的主基調,所以,利率水準即使變動,也仍將以“微調”為主,不會大起大落。

懸念之四:人民幣會升值嗎?

2003年,關於人民幣匯率的爭論幾起幾落,最終在中國領導人“人民幣匯率將保持穩定”的聲音中暫時平息。不過,2003年12月22日,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召開的2003年第四季度例會傳出的信號,在人民幣是否會升值這個問題上給了外界豐富的想像空間。

此次例會在強調應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同時,提出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這是央行貨幣政策報告首次使用這樣的提法。外界猜測,這是人民幣有可能在2004年溫和升值的信號。

梁紅認為,在考慮加息之前就應該考慮調整匯率,如果現在調整,人民幣升值是肯定的,而匯率調整本身就可能平抑通貨膨脹。

苑德軍則認為:“在不遠的未來,人民幣面對的可能不是升值的壓力而是貶值的威脅。”他説,就對內部門看,人民幣存在相當大的貶值壓力。原因之一是國內銀行體系龐大的不良資産最終肯定要由國家“埋單”,而這必然構成強大的通脹壓力,是導致人民幣貶值的最重要因素。而從對外部門看,人民幣存在升值壓力。這主要表現在我國擁有較多的外匯儲備。但從現實情況看,對內部門的貶值壓力要大於對外部門的升值壓力。

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諮詢部彭立新認為,由於出口退稅新政策的實施,2004年出口肯定會放緩,增速大約是10%到15%。2004年上半年,人民幣匯率應該還會保持穩定,但是,如果到下半年出口依然保持高增長,可能導致匯率的輕微浮動,人民幣可能會輕微升值。

懸念之五:積極財政能否淡出?

2003年,長期建設國債增發規模達到1400億元,與上年相比有所下降。不過,很顯然,連續實行了6年的積極財政政策已經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中國社科院財貿所副所長高培勇説,如果積極的財政政策在2004年退出,那中國經濟將面臨一系列難題。首先是利用國債資金興建的一大批工程項目,還有不少項目尚在建設之中。根據國家發改委提供的數字,完成這些在建工程所需的後續資金需要5000億至6000億元。如果積極的財政政策退出,將會使這些在建工程的後續資金失去來源。而且,在過去的5年中,積極的財政政策年均拉動經濟增長分別為1.5、2、1.7、1.8和2個百分點。這意味著,如果積極的財政政策退出,今後至少年均1.8個百分點的經濟增長率便會因此而失掉支撐。

但是高培勇説,如果完全照搬往年的做法,困難也不少。連續6年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留下了數額較大的債務。目前國債佔GDP的比重已從1997年的7.93%提高到20%多。與此同時,財政支出的不斷擴張已經內生為經濟進一步增長的必要條件。經濟增長對積極財政政策的依賴,在邊際效用遞減規律的作用下,已經在逐步加深。

高培勇説,目前對於經濟形勢與熱度的判斷還沒有明晰,很難下結論。不過,在短期內,積極的財政政策不能完全言退,即使有一天必須要退出了,也要有個漸退的安排。

據此,高培勇的基本判斷是:當前,積極的財政政策應降低力度,調整投向。一方面,根據經濟形勢的變化,相機逐步減少增發國債的數額。另一方面,增發國債的收入將主要轉向幾個方面的投向:在建工程的後續投入;填補以公共衛生為代表的公共項目欠賬;啟動那些由於資金制約而遲遲未能啟動的改革事項,比如稅制改革。

高培勇和徐宏源均預計,2004年長期建設國債發行在1100億元左右。據徐宏源測算,在2004年國債發行規模減少300億元的情況下,由於國債和銀行貸款存在1:4的配套,即國債投資會帶動4倍的銀行貸款,所以2004年國債實際工程量可能減少1500億元,大致影響GDP增長1.3個百分點。(文釗 王延春 程明霞)

經濟觀察報2004年1月2日


增長勢頭仍然強勁 2004:境外機構看好中國經濟
2004中國經濟進一步趨好 能源和匯率是關注焦點
2003影響中國經濟的青年眼球人物
商務部于廣洲全方位描述入世後中國經濟相關情況
2004年中國經濟發展呈現十大趨勢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