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中國經濟進一步趨好 能源和匯率是關注焦點

2003年以來,中國經濟形勢出現了微妙的變化。年初出現了強勁的增長勢頭,伊拉克戰爭和SARS的衝擊並未能改變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基本趨勢,中國經濟仍然在世界上一枝獨秀。

經濟增長勢頭強勁

中央政府這些年來連續實施的積極財政政策和穩健貨幣政策的效應已經釋放出來,這些政策措施對於擴大投資、增加消費、鼓勵出口、吸引外資和拉動經濟增長髮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明顯提高了中國經濟抗衝擊和抗干擾的能力。

今年第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長率達到9.9%,是6年來增長最快的。由於已經形成了經濟擴張的基本因素,中國經濟經受住了伊拉克戰爭和SARS的考驗,二季度的增長率保持在了6.7%。進入第三季度後,經濟迅速回升,各項指標遠遠超過人們的預期,第三季度增長率達到9.1%。預計第四季度的增長率將保持在8.6%左右,全年增長率可望超過8.5%。總之,今年中國經濟依然保持了快速增長的態勢,已經形成了穩固的增長基礎,未來三至五年,中國經濟將會步入繁榮時期。預計2004年,中國GDP將超過12萬億元。

正在走出通貨緊縮

今年以來,消費價格指數保持了持續低速增長,逐步擺脫了過去的負增長局面,中國經濟正在走出通貨緊縮。前10個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準比去年同期上漲0.8%,預計全年消費價格增長將會低於1%。過去幾年的通貨緊縮,一個基本的原因是實際利率持續偏高,對企業投資帶來了不利影響。今年以來,這種影響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減弱,中國經濟具備了走出通貨緊縮陰影的基礎條件。

對於今年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有些觀點認為出現了經濟過熱和通貨膨脹的苗頭,增長速度偏高,投資增長和貨幣供應量增長過快,物價開始上漲。其實,今年的經濟增長與往年有很大的不同,它既不是經濟過熱,也不是局部過熱,而是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發揮,經濟內生增長的機制已經初步形成。今年的投資之所以能夠快速增長,主要原因有四個方面。首先,自2002年開始,中國經濟進入擴張階段,奠定了投資高速增長的基礎;其次,各種盈利機會增加,增強了企業家投資的意願;第三,企業研發能力加強,企業經濟效益顯著提高,為投資提供了必要的資金支援;第四,民間投資的積極性不斷提高。這説明中國經濟進入了內生增長的新階段。只要中國經濟運作保持正常,宏觀經濟政策適當,就不會出現通貨膨脹。

外貿進出口高速增長

近年來外貿出口持續高速增長,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不竭動力。中國國家統計局副局長邱曉華近日透露,今年中國對外貿易總額將首次超過8000億美元,達世界第四位。一季度中國進出口貿易總額達到1737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2%。前三季度,全國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402億美元,增長11.9%,預計全年利用外資有可能超過500億美元。進出口

貿易前三季度出口增幅32.3%,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2.9個百分點,全年出口總額預計超過4000億美元。出口産品的結構也得到進一步優化,對各主要貿易夥伴的出口全面加快。通過對歷年進出口數據分析,預期2004年出口會超過5000億美元,進口超過3500億美元。

外貿出口的強勁增長形勢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世界經濟的復蘇,尤其是美國、日本甚至歐盟經濟的復蘇為中國擴大出口創造了良好的環境。世界産業結構的調整和轉移,也為中國産品出口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同時,中國的外貿出口也受到一些國家反傾銷、設限措施的困擾。如2003年,美國宣佈對中國實施紡織品配額,對中國的可鍛鑄鐵管件徵收反傾銷稅,對中國的彩電加徵關稅,此外,美國還決定對中國産木製傢具進行反傾銷調查。截至12月初,今年美國針對中國産品提出的反傾銷案件已達9起。兩年來,各國對中國産品發起反傾銷和保障措施調查達112起。但是,對此不必過於擔心。只要中國企業確無傾銷行為,完全可以運用世貿組織規則,有效維護企業和國家的利益。加入世貿組織以後,在美國鋼鐵保障措施案中,我國第一次運用了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並獲得勝訴。因此,重要的是要在中國企業中廣泛宣傳世貿組織規則。貿易保護不是解決逆差的正確途徑,正如溫家寶總理訪美時所指出的,美國要減少對華貿易逆差,重要的不是進行貿易保護,而是擴大對中國的出口。

2003年12月12日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兩週年。兩年來,中國政府全面履行加入WTO的承諾。2003年,農産品的關稅已降至16.8%,工業品關稅從14.7%降至10.3%,同時取消了絕大部分非關稅措施。中國進口增速已明顯快於出口。據世界銀行統計,2002年亞洲60%的出口增長來自於對中國的出口。2003年頭8個月,中國的進口占日本商品出口增長的73%,極大地推動了日本的經濟復蘇;中國的進口還分別佔南韓出口增長的35%和美國出口增長的24%,據美國摩根斯坦利公司首席經濟學家羅奇估計:“中國經濟增長對2002年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17.5%,是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所佔比重4%的4倍。2003年中國經濟影響顯然在增強。”該公司的國際投資公司認為:“中國旺盛的進口需求發揮了重要作用,它支撐著以亞洲為中心的世界經濟。”預計今後三年中國進口額將達到1萬億美元,中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和市場不斷擴大,對亞洲乃至世界經濟發展的貢獻也將與日俱增。

能源和匯率是關注焦點

2003年,中國經濟迅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和憂患。能源問題重要性凸顯,能源戰略亟待完善。中國每人平均能源可採儲量遠低於世界平均水準,當前適值中國步入實現工業化的關鍵時期,能源問題日益複雜,電力與石油成為關注的焦點。

2003年經濟的快速增長加劇了用電緊張,發生了多年來沒有出現的電力短缺現象。全年電力需求增長15%,發電裝機容量缺口達1000萬千瓦以上。安邦集團研究總部分析師關鵬認為,電荒的最重要原因是中國經濟進入新一輪重化工業化階段,對重化工業的投資高速增長,引起對能源和基礎原材料的需求超常增長,導致供應不足,價格上漲。據預測,從2003年開始,全國電力建設進入一個為期3年的調整期,每年發電能力增長3000萬千瓦才能保證全國的用電增長,相當於每年建設兩個三峽水電站的規模。由於電力、電網建設的週期性因素,明年全國電力緊缺的局面還將加劇,預計2005年至2006年,全國電力供需方可基本平衡。電力供應中火電比重過高,約佔75%,必須採取措施改變這種電力結構,大力開發太陽能轉化和利用技術,加強水力、風力和核能發電,控制火力發電。

2003年中國石油進口將達1億噸,比上年增加2000萬噸,有望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石油進口國和消費國。國內石油供需缺口將會進一步擴大,預計2004年對國際市場原油依存度將高達35%,能源安全尤其是石油安全問題越來越突出。面對石油需求的快速增長,中國應採取適當策略:提高汽油價格,適當限制汽車消費,尤其是大城市汽車消費的發展;保護國內能源,限制國內能源的開採,同時擴大對國外石油的開採力度;加快替代石油的綠色資源的開發;建立適度的石油儲備,改革成品油價格調控機制,減輕國際油價波動對國內經濟的不利衝擊。

人民幣匯率成為國內外廣泛關注的熱點問題。一些國家的政府官員或經濟學家,出於本國國內政治的需要,以及對中國出口競爭力強勁增長原因的錯誤解釋,要求人民幣升值。面對壓力,中國政府作出了維持人民幣匯率穩定的正確抉擇,並不失時機地調整了出口退稅政策。但也必須看到,未來10—20年內中國豐富的勞動力優勢和對跨國公司直接投資的吸引力,有可能帶來持續的貿易收支、資本收支“雙順差”格局,客觀上要求實行有效的匯率及相關政策,實現國民經濟的內外均衡。從長期看,人民幣匯率的最終趨勢是市場化,但這一趨勢的實現需要相當長的時期。人民幣匯率的市場化應與金融改革的進展同步,在人民幣利率市場化尚未完成的情況下,不存在人民幣匯率放開的條件和基礎。在不太短的時期內,繼續實行盯住美元的人民幣匯率政策,仍將是惟一的選擇。

就業壓力成為新一輪經濟增長最大的難點問題。現在,每年能夠創造的就業機會遠遠小于競崗人數。今年又出現了高校畢業生就業難的新問題,有大約70萬大學生在走出校門後找不到工作。經濟中適當的失業是必需的,但是過高的失業率會對社會穩定産生影響。從影響就業的各種因素來看,在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就業都會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嚴峻問題。因此,必須從發展的高度來認識和規劃就業。

一方面需要繼續通過宏觀經濟政策刺激經濟增長,增加就業機會,另一方面,需要針對勞動力的知識結構、技能結構與就業結構不匹配的問題,建立和完善人力資源開發機制。大學生在畢業後的1—2年內接受就業培訓,是改善知識結構、適應市場要求的有效途徑,政府應通過市場化的政策體系,培育相關機制。

此外,中國城市化步伐正在加快。目前中國農村人口占全國人口的2/3左右,而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只有城鎮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的約1/3,三農問題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最大難點。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地方不顧當地經濟條件,不切實際地大搞各種形象工程,城市化存在著較大的誤區。

中國經濟將進一步趨好

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愈是形勢好,我們愈要清醒地看到經濟社會發展存在的矛盾和問題。根據以上提出的2003年中國經濟運作的特點和存在的問題,建議在新的一年裏採取這樣一些政策措施:第一,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不斷完善政策功能。第二,發展和完善貨幣市場,尤其是要發展短期債券市場,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第三,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第四,提高農民收入的根本出路在於調整農業生産結構,加強農業科技投入,推行農業産業化,提高農産品附加值。第五,推進向公共財政體制的轉型,由財政承擔起為農村公共産品融資的職能。第六,正確推進城市化進程,有效保護農民的土地使用權和城鄉居民的房屋産權。第七,大力支援和扶持非國有經濟的發展,加速國有企業的産權多元化改革,儘快將有限的國有資本從一般競爭性領域退出。

據中國一些研究機構和經濟學家預測,這兩年中國經濟增長率將達到8.5%或更高一些。中國經濟已經進入一個新的快速增長期。2004年中國經濟將會進一步趨好,只要順勢而為,抓住有利時機加快體制改革,果斷解決經濟發展中突出的結構性和體制性問題,繼續推進西部大開發,並不失時機地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形成多個增長極,中國經濟就能保持穩定和繁榮。(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武康平 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 李長久)

環球時報 2003年12月26日


林毅夫、樊綱點評:2004年中國經濟持續增長
祝寶良:2004年中國經濟發展十大趨勢
國務院常務會議分析經濟運作問題 要求抓好5項工作
溫家寶:切實解決當前經濟運作中的突出問題
鄭京平:中國經濟將繼續快速前行
大事不斷 有喜有憂:盤點2003中國經濟
2004:中國經濟繼續保持高增長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