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剛:再提“中國經濟過熱”

北京的油價剛上漲,經濟學家樊剛就在12月7日召開的第五屆中國經濟學家論壇上以此為例,支援自己“中國經濟已經過熱”的觀點。

樊剛列舉了一大堆“缺”和“漲”的現象———一週前,一些媒體報道,我國南方一些城市出現電荒,這是中國近年來首次出現冬季缺電情況。一個月前,農業生産資料價格也開始猛漲;兩個月前,珠三角、長三角汽油、柴油出現短缺,前幾天,一直被認為油價特區的北京油價也終於沉不住氣開始上揚;去年以來,我國鋼材、水泥、煤炭、化工産品的價格開始攀升,水泥漲幅已經超過5%……

這些“缺”和“漲”,在樊剛看來都印證了經濟過熱的一個表現———生産資料瓶頸。他認為,經濟過熱苗頭的一個重要表現,就是看生産資料價格是否上漲,是否出現短缺(如果生産資料價格受到管制的話)。

今年第二季度末,樊剛先後數次指出“中國經濟已經出現過熱苗頭”,成為第一個提出該觀點的經濟學家。此後,很多經濟學家相繼發表類似或者反對觀點,從而使“中國經濟是否過熱”成為今年最受關注的經濟話題之一。

反對方的一個主要觀點是:中國現在的零售物價指數沒有提高,所以不存在過熱問題。樊剛説,今年的零售物價雖然沒有大幅上漲,但已有上漲的趨勢。而且,判斷經濟是否過熱,不能只看消費品價格,因為“這涉及到怎麼看經濟過熱的幾個過程”。

樊剛認為,通常經濟過熱之前,都會有一個企業消化存貨、提高設備利用率、投資需求進一步擴大的過程。等到物價指數大幅上揚,就該是治理過熱而不是預防過熱了。

反對“過熱説”的一方所持的另一個觀點是:現在,中國的投資在增加,但消費沒有,所以需求也沒有增加,經濟不會過熱。

對此,樊剛説:“宏觀經濟對需求的定義包括3個方面:消費、投資以及凈出口。消費在需求中所佔比重最大,達到60%左右,但也是最穩定的部分。而投資的比重雖然只有30%至40%,卻是波動最大的部分。尤其在中國,投資是決定經濟增長率的重要因素。”

中國現在的實際投資增長率已經超過30%,在樊剛看來,這是改革開放以來增長最高的時期。“雖然1992年、1993年的投資增長率一度達到50%,但是扣除生産資料上漲因素後,投資的實際增長也就在20%左右。所以,現在的投資增長實際上非常高。今年,中國經濟增長也和歷次高速增長一樣,由投資的高速增長帶動”。

還有一種意見認為,中國現在是市場經濟,不是計劃經濟,在計劃經濟下容易産生的過熱,在市場經濟下不會發生。對於這種觀點,樊剛只用了一個小例子説明,IT泡沫可不是計劃出來的。經濟過熱,主要發生在市場經濟裏,而不是發生在計劃經濟中。

現在,很多經濟學家部分支援樊剛的觀點,認為我國經濟總體正常,只是在鋼鐵、房地産、汽車等個別部門存在過熱。對此,樊剛説,防止過熱,不能只看個別部門,而應該從總量關係入手,採取微調的措施,防止真正出現過熱的時候,大家吃猛藥、急剎車。

樊剛説到,鋼鐵部門開了一個會,堅決否認自己過熱,理由是:現在增加了這麼多生産,價格還在提高,怎麼能説我是過熱呢?樊剛認為,恰恰因為有過熱的趨勢,所以大家都在增加購買,鋼鐵的需求才膨脹。樊剛認為,在政策導向上,不應再鼓勵地方政府和各個部門擴大投資、多上項目。

中國青年報2003年12月9日


鄭京平:警惕中國經濟過熱傾向
五大學者論"經濟過熱":恢復性上漲?非典型通脹?
央行力控經濟過熱風險
投資率高就等於經濟過熱嗎
IMF總裁認為中國尚無必要擔心經濟過熱
蕭灼基:慎言經濟過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