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仁:雲裏霧裏看美國經濟
周敦仁

    美國經濟自2000年後期逐漸陷入衰退以來,“何時復蘇?”始終是美國乃至世界十分關注和不斷討論的問題。過去兩年左右的時間,幾乎總是有兩派不同的看法。樂觀的與悲觀的,積極的與消極的。相應的經濟指標、現象與措施也是並行存在,雖各有消長,但一直未能出現一種壓倒性或決定性的走勢傾向。對經濟前景作預測判斷的人,不分官民,基本上是各取所需,揀一些支援自己論點的數據指標和政策措施來證明自己是正確的。

    就拿眼下的美國經濟情況來説,開出積極的和消極的因素清單並不困難。積極清單裏有美國今年第三季度GDP增長年率達4%,美國經濟的先行指標長時間來首次出現鼓舞跡象,美國車市和房市一直比較紅火,美聯儲已經12次連續降低利率,為40年來最低,布希政府的削減所有稅措施已經開始兌現,如此等等。

    但是,消極因素的清單幾乎也是一樣的長。比如第四季度中從感恩節到耶誕節裏全年購物的最主要季節,但今年銷售不旺,有人估計第四季度GDP增長年率僅及2%。目前油價飛漲,而且隨著伊拉克局勢進一步緊張,油價還要看漲。融資成本雖低,但大多數美國企業仍然不敢進行資本投資,裁人多、雇人少,失業率仍在6%左右。美國政府的減稅政策受惠者主要是富人,對他們花錢消費影響很小,而急需用錢的窮人則沒有什麼減稅受益的可能。

    從美國放眼世界,除了日本以外的亞洲有起色外,歐、日、拉美都不景氣。因此,美國經濟在2003年的前景仍舊是霧裏看花花不明。

    儘管如此,我們也來嘗試換個角度做一點分析。

    首先,上世紀90年代積累起來的經濟泡沫,經過兩年多時間的經濟衰退和軟弱復蘇,應該是大體上基本破滅了。這個過程拖得長,力度小,也同樣反映出衰退的溫和。最新的研究表明,企業的庫存已經明顯降低。目前雖然沒有大量進貨補倉的行動,但客觀需求已在積累中。

    再説,美國經濟新一輪的強勁增長,依靠傳統産業已不再現實。汽車、住房和日用品等産品和服務在此期間得到了國內和國外的充足供應。高科技提供的新産品和服務是希望所在。上世紀90年代後期對高科技企業及其股票的瘋狂追捧的確造成了嚴重的後果,並使得美國的風險企業和風險資本受到了重創。

    但是,不斷有材料表明,美國高科技的實力和成就,留存下來的人力資源和基礎設施,還只能夠為市場提供大量的新産品和服務。但因經濟仍然不景氣,消費者優先考慮衣食住行的基本生活需要,投資者裹足不前。市場缺乏推動力,未能衝過“死點”,産生有力的良性迴圈。

    制約著市場推動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的一個是格林斯潘反覆提到的“地緣政治因素”,也就是美國政府要攻打伊拉克、推翻薩達姆政權的戰爭,它是當前美國經濟復蘇的最大不確定因素。

    如果明年1月或其他較早時候,美國真的挾雷霆萬鈞之勢的優勢兵力和開口進攻伊拉克,而伊拉克還手無力,戰爭在數周內比較乾淨利落地結束,那麼美國經濟這一大不確定因素就不復存在。

    或者,假如美國政府明年1月或2月正式宣佈,用非戰爭非武力手段來解決伊拉克問題,達到其“倒薩”和改組政府的目的,對美國經濟來説,同樣是去除了這一大不確定因素。這兩種情況都不是不可能的。

    但問題是還有第三種可能。那就是攻打伊拉克戰爭進展不順利,薩達姆政權來個“魚死網破”,施展出一切手段,在人員傷亡、能源供應、環境破壞、恐怖行動方面出現災難性的後果。那樣一來不僅美國政府“吃不了兜著走”,美國經濟也必然雪上加霜、出現許多新的困難。不過,現在看來美國的準備越來越充分,薩達姆政權在國際上也日趨孤立,第一種或第二種可能性逐漸增大。也許這樣我們可以看到美國經濟局勢的明朗化。

    (作者為復旦大學教授)

    《國際金融報》 2002年12月31日


周敦仁:“倒薩”牽動美國經濟命脈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