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卓元:健全現代市場體系 提高對外開放水準
張卓元

    這幾年,特別是2001年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後,許多人都看到,我國的市場體系還有不少不完善、不健全的地方。健全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仍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一個重要方面。

    首先,要以發展要素市場為重點,清除制約市場優化配置資源的各種障礙。包括推進資本市場的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逐步形成多層次(主機板、二板、三板)多産品(股票、債券、金融期貨等)的資本市場,擴大企業直接融資比例。發展産權市場,推進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的重組、兼併。發展土地使用權轉讓市場,改變長期以來實行的行政批租引發大量腐敗現象的做法,今後商業用地一律採取公開招標拍賣的市場辦法。發展勞動力市場,逐步消除對農村勞動力的種種歧視。還要大力發展技術、資訊等市場。

    其次,建立以市場為基礎的要素價格形成機制,創造各類市場主體平等使用生産要素的環境。要素價格的市場化包括利率的市場化是今後價格改革的重點。同時,要規範各類市場主體包括政府的價格行為。

    再次,深化流通體制改革,推進糧食、棉花等流通體制的市場取向改革,發展連鎖經營、電子商務、物流配送等現代流通方式。流通體制不改革,我國流通産業就不能適應市場開放後競爭加劇的形勢。

    第四,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培育産權清晰、自主經營、行為規範的市場主體。培育和規範各類市場仲介組織和專業服務組織。建立市場準入和退出機制。健全現代市場經濟的社會信用體系。完善産品品質標準體系,健全農産品品質安全體系。打擊制假售假等違法犯罪活動。依法管理市場,反對不正當競爭,打破行業壟斷和地區封鎖,促進商品和生産要素在全國市場自由流動。

    最後,關於壟斷行業的改革,這既是國有企業改革的問題,因為壟斷行業是國有經濟集中的領域,又是健全現代市場體系的重要方面。當前我國行政和部門壟斷還相當嚴重,這很不利於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的形成。除屬自然壟斷(主要指網路性業務如電網、自來水煤氣管道、電話線,鐵路幹線等)外,特別是其中的行政和部門壟斷,都要大力反對。當前,要儘快出臺“反壟斷法”,以便使反對壟斷、保護競爭有法可依。至於自然壟斷部分,由於一般反壟斷法都承認“適用除外”的原則,所以不必擔心它們會受到不必要的限制。

    世界上一些國家經濟發展的經驗告訴我們,隨著科技進步,不少原來屬於自然壟斷的行業,都可以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從而可以大大地提高效率,使消費者受益。當前中國存在的問題不是因為自然壟斷妨礙市場競爭和提高效益,而是在一些原來被認為是自然壟斷的部門,如民航、電力、電信、郵政、鐵路運輸等部門,有關主管部門,運用行政手段,阻撓可以引入的市場競爭,使其表面上看是自然壟斷,實際上是行政壟斷、部門壟斷,謀取部門利益,或力圖使部門既得利益固化。問題的嚴重性還在於,對於這一類不合理現象,經濟界、理論界和老百姓反應強烈,許多報刊也一再發表批評文章,但是收效甚微。這些部門為了維護自身利益,基本上是我行我素。從這裡也反映了政府職能的轉換多麼艱巨!今後,首先要仔細區分壟斷行業的網路性業務和非網路性業務,然後對那些非網路性業務逐步引入市場機制,以提高效率,改善服務。網路性業務的價格也要根據《價格法》制定和調整,關係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要實行價格聽證制度。壟斷行業的潛力是巨大的,改革的推進將有力地促進這些行業的發展和效益的提高。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一年來,並未碰到一些人原來預計的嚴重困難和問題,這同我們作了一些準備有關係,也同客觀情況的變化有關係,如由於世界糧食欠收,價格上漲,所以沒有對我國農業産生大的衝擊。我們面臨的挑戰還遠沒有結束,到2005年過渡期結束後可能要嚴峻些,因此要做好充分的準備。

    2002年我國對外貿易增長很快,1至9月份出口增速達19%,大大超出一般人預料。在世界經濟低迷情況下取得這麼好的成績,主要歸功於外貿體制改革,特別是外貿經營主體的多元化,民營企業出口增速很高。利用外資增長迅速,外資企業出口增速也很高。這個勢頭髮展下去,將有力推動我國經濟增長。

    十六大報告第一次提出了“走出去”戰略,指出實施“走出去”戰略是對外開放新階段的重大舉措。要鼓勵和支援有比較優勢的各種所有制企業對外投資,帶動商品和勞務出口,形成一批有實力的跨國企業。同時,積極參與區域經濟交流和合作。

    總的要求是,適應加入世貿組織的新形勢,在更大範圍、更廣領域和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與競爭,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優化資源配置,拓寬發展空間,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民營企業“走出去”能較好的做到自我發展、自我約束,國有企業“走出去”以後如何監管和提高效率,不致出現過去那樣造成國有資産的流失和浪費等問題,有待認真研究和規範。

    經濟參考報 2002-12-3 


張卓元:深化國有資産管理體制改革
張卓元:提高城鎮化水準 解決三農問題
張卓元: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張卓元:繼續保持經濟快速健康發展
張卓元:為什麼奮鬥目標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