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光溪:中國入世一年"五得"與"三失"

    離開了廠門就是離開了國門,非要把你生産的東西從膠州灣、大連運到西雅圖,運到長島才算出口?你只要把東西賣給了中國的供應商、採購商和在中國的外國採購商,就算出口了。一年來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後在宏觀層面、中觀層面、微觀經濟層面到底有什麼得、什麼失?根據十六大報告的基本精神,即發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對外開放要有新局面,整體工作要有新舉措,這個“新”在加入世貿組織後的新環境、新形勢和新任務下如何 “新法”?

    我們先來講“得”。第一,我們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各級人民政府終於在加入世貿組織前後學會了什麼叫真正的政府職能轉變。

    怎麼轉變,以什麼作為參照物?世貿組織這一規範文明國家、文明民族的文明體系,在共同的交往和貿易的摩擦當中,如何規範大家不同的利益,不同的要求,不同的胃口,使之成為一套規範。這一套規則代表了先進生産力的發展,代表了先進文化。

    有了參照係,我們不用在內部爭論了,世貿組織已經運作53年了,140多個國家無論是大小、貧弱、發達不發達都加入了世貿組織,沒有一個國家是因為加入了世貿組織經濟出現崩潰的。

    “二得”,是我們在加入世貿組織一年終於學會了什麼叫“産業結構調整”。我們已經談了十幾年的結構調整,但一直沒有取得成功,為什麼?你做什麼,我也做什麼。加入世貿組織,認真汲取歐美市場的文化,用市場的內在驅動力去實現産業結構的調整。

    今年由於我國汽車整車關稅的大幅度調整,不但沒有出現像汽車管理部門當時擔心的“我們的民族汽車工業毀於一旦”,“所有的汽車廠家將會怎麼樣怎麼樣”的情形,反而三大汽車廠家開足馬力,零庫存生産,都供不應求。汽車關稅的降低激活了我們長期以來低迷的汽車市場,激活了人的信心,包括外國的廠商,所以三大汽車廠商都找到了國際合作夥伴,終於使中國的汽車産業走向了産業化、標準化、國際化的道路。原來那些小的汽車廠商該關停並轉的都關停並轉了,這就是市場的內在驅動力。

    第三“得”是我們終於對貿易、外資這兩大市場的“支點”有了清楚的認識。貿易不是可有可無,多了就出一點,少了就進一點。我們終於學會了用大貿易的概念來拓展企業的貿易渠道。

    加入世貿組織後中國的市場就是國際的市場,世界的市場也是中國的市場。這句話説起來非常容易,但理解起來就不是那麼容易。我們不主動去佔領國內的廣闊的市場 ,卻千難萬險的去佔領國外市場,這是一種形式主義。佔領中國的市場就等於佔領國際市場。所以要到産業的後方去,這些市場都等著我們的企業去佔領。

    今年外資給中國的投資第一次超過了美國,因為我們的改革“不可逆轉”。不久前,證監會和經貿委出臺通知,允許境外合格的機構投資者進入中國股市來投資。另外,外經貿部和經貿委聯合發文,允許外商投資以一定的並購形式,來改組改造我們的國有企業。這都是利用外資的新方式。

    第四,我們學會了利用世貿組織的規則,合理保障、保護企業自身的權益,學會了反傾銷和利用其他保障措施。必須認識到,加入世貿組織不是全面繳械投降,我們還保留著很多世貿組織允許的合理合法的手段,來保護自身的權益利益。

    世貿組織是一個廣泛的多邊貿易的規則。世貿組織對美國來説就是打開別的國家的市場;對日本人來講就是多得一些權利,少盡一些義務;對泰國,出口大米;對馬來西亞增加旅遊;對澳大利亞多增加羊毛的出口。

    對中國這個龐大的轉型期的經濟體,在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世貿組織最大的好處是迫使政府行政主管當局重新檢討自己的定位,幫助中國政府打破計劃經濟的束縛,從封建思想的殘余中解脫出來,轉向市場經濟和法制經濟。沒有任何利益能夠超越這一點。

    第五,我們終於學會了與整個世界的平等對話。

    這次江澤民主席到美國訪問,在羅斯卡沃斯的高峰會議上他講了一句話:“我們中國政府堅定不移地支援建立一個多邊的貿易體系。我們要以積極的姿態參加新一輪談判。”我們正在以理性的姿態,以世界上共同的語言來進行溝通和對話。我們可以和睦的相處,保留各自不同的風俗習慣。這是用理性的語言,用市場經濟的語言,用法制的語言來跟世界進行平等的對話。企業家在今後發展的合作、貿易的合作、投資的合作、技術的合作中會越來越感覺到加入世貿組織與不加入世貿組織的巨大差別:我們終於用共同的語言來跟我們同一類行業的企業家來談判。

    在講完五個“得到”之後,講講我們失掉了什麼。

    1、我們失掉了計劃經濟的束縛。計劃經濟的束縛是通向“奴役”的道路。計劃經濟是書本上的、是理論的、是假設的。我們無法對遙遠的未來作出不切實際的、過多的描述和具體的設想,遙遠的未來只能由未來的實踐去回答。這才是實事求是。

    2、我們終於失掉了官僚經濟和權力經濟。

    3、我們失掉了壟斷、官倒、權利的尋租,個別政府官員的不依法行政。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利和弊怎麼看,從市場經濟的道路來講,從法制建設來講,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來講,加入世貿組織“百利而無一害”。惟一的“害”是對五個集團:權力;不依法行政的管理;靠壟斷吃飯的人;靠權力尋租、靠官倒獲利的人;不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企業家。

    我們要全新地應對世貿組織。一、思維方式要轉變。這些非此即彼的模式造成了我們的官員説話一個腔調,企業家臉譜化。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用一個聲音説話,那還有什麼活力?中國加入世貿組織首先政府要加入世貿組織,政府加入世貿組織官員最重要,但是思維方式的轉折和轉變非常重要。第二點,下一步依法行政的“法”要涵蓋整個中國行政管理權利的全部,任何沒有法的根源的行政權利要堅決予以革除。第三點,在現階段,絕不能把市場經濟看成是一種手段,絕不能用市場化、以市場為主導、市場導向這些説法,市場經濟容不得任何虛偽。市場經濟必須看成是中國現階段體制改革的目標。

    劉光溪:中國首位WTO與區域經濟合作專業博士。1991年8月至1997年3月曆任中國駐美使館三秘、中國駐聯合國代表團二秘、外經貿部國際司WTO處處長。1993年3月開始,擔任外經貿部副部長、中方首席談判代表——龍永圖的特別助理,從始至終參與了加入世貿組織談判。現任上海外貿學院副院長。

    《北京現代商報》2002年12月02日


劉光溪:“入世”即“入市”
觀念“入世”最重要——與上海WTO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劉光溪對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