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煉:2002-2003年美國經濟形勢及展望  

    2002年第一季度,美國GDP增速(按年率計算)達到6.1%,擺脫了2001年第一季度以來GDP增幅連續3個季度下滑的被動局面,各項宏觀經濟指標顯示,為時不到一年的美國經濟衰退已經結束。但是,今後美國經濟如何走,這將進一步引起世界各國經濟界的密切關注。

    2002年美國經濟增長結構分析

    2002年第一季度美國GDP按年增長率計算的累積總值(總供給)分別為10.428萬億美元,增長6.1%(見表1)。從總需求方面看,第一季度國內總消費增長6.5%,比去年同期提高5.7%。私人消費支出增長3.2%,比去年同期提高0.2%。非居民投資下降8.2%,比去年同期下降8個百分點。居民投資增長14.6%,比去年同期提高6.1%。商品和服務出口提高了5.3%,去年同期則是負增長(-1.2%)。商品和服務進口猛增到12.9%,去年同期也是負增長(-5.0%)。政府消費和總投資從去年第四季度起大幅度增長達到10.2%和今年第一季度的6.7%,分別提高4.9和1.4個百分點。另外,第一季度通貨膨脹率為5.6%,比去年同期上升了近1倍。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失業率為6.0%和5.5%,為近8年來的最高水準。公司稅後利潤為0.9%,比去年同期提高57%。。

    下面接著分析總需求各部分對GDP的貢獻度,即分析第一季度GDP的6.1%增幅,是由哪些要素構成的。私人消費支出貢獻度分別為2.30%,比去年同期提高0.25%,其中,耐用消費品為2.30%,比去年同期提高1.66%;非耐用消費品為1.64%,比去年同期提高1.15%;服務業為1.53%,比去年同期提高0.8%。以上指標表明,私人消費對GDP的貢獻度是積極的,其力度大大超過去年同期的水準。2001年4季度以前,國內私人總投資對GDP起到向下拉動的作用,為-4%左右。引起人們關注的是,今年第一季度,國內私人總投資對GDP首次起到向上推動作用(3.12%),但是固定資本投資仍起負作用(-0.35%),其中,非居民為-0.96%;建築業為-0.77%;設備和軟體為-1.9%。總體上講,固定資本投資對GDP的負作用比去年同期減少1.41%。庫存是導致去年經濟衰退的重要原因之一,制約經濟增長的幅度在-2.6%左右。然而,今年第一季度GDP增長的6.1%中,有3.47%是由於減少庫存作出的貢獻。商品與服務凈出口的貢獻度基本上是消極的,為-1.6%;其中,出口貿易為0.51%;進口貿易為-1.57%。進出口指標説明,國際收支狀況比去年同期惡化。政府消費支出與投資對GDP的拉動作用為1.22%,比去年同期高0.3個百分點,聯邦政府為0.69%,其中,國防為0.69%;非國防為0.0%,這表明,政府開支全部用於軍事。州與地方政府的拉動作用為0.53%,比去年同期低0.02%。

    美國經濟擺脫衰退的特點及原因的分析

    1、本次經濟衰退的原因與戰後幾次經濟衰退的導因有相似之處,也有不同。不同點在於:從衰退的程度上看,輕於前幾次衰退。二十世紀70、80、90年代的前3次經濟衰退幅度在-2.5%左右,本次經濟衰退的最大幅度在-1.3%。上一次經濟衰退中(1990年7月——1991年3月)的失業率為7.8%,本次經濟衰退的失業率在6.0%左右。

    從衰退的導因上看,二十世紀70和80年代的經濟衰退與世界石油危機相關,二十世紀90年代的衰退與通貨膨脹相關,而本次衰退則不存在能源和通貨膨脹的壓力,衰退期間世界能源的平均價格在下降,通貨膨脹率在2%以下,最低下探到-1.3%,通縮核心消費物價指數(不計食品及能源)在2001年開始加速下跌,截至2002年2月底的12個月,下跌了1.3%,是45年以來最大的跌幅。相反,本次經濟衰退主要是與所謂“新經濟”的泡沫聯繫。

    從傳導機制上看,前幾次衰退是從最終消費需求受阻引發的,而本次經濟衰退是從固定資本投資(中間需求)受阻,庫存積壓引發的。由於此次經濟衰退不是由消費者引起的,而是企業支出疲軟引發的,所以,涉及資本支出的股票,仍受公司營利前景不明影響苦苦掙扎。投資者們將資金投到與Internet有關的任何領域,希望在短期內獲得高額的回報。而Internet本身只是一種工具,而不是一個産業,它對經濟發展帶來的效應是間接的,對經濟促動的反應過程也是緩慢的,這個時期出現了泡沫經濟時代的一切特徵。這一時期,投資量大,工廠和其他生産設施大量産生,造成存貨的積壓,美國只有不到75%左右的企業在運轉,通常的經濟危機是先由消費者開始影響到公司,而這次的經濟衰退是卻是從公司傳到消費者,造成供給增速超出需求增速。有很多學者稱此次衰退為“後向衰退”。

    從反彈的動力看,經濟復蘇的導因,主要來自於大量積壓的庫存被消化掉。2001年全部私人庫存被消化58.4%,第四季度的庫存幾乎全部消化(-113.9%)。在全部消化的庫存中,製造業佔的比重最大。這説明,經濟衰退從製造加工業庫存積壓開始,經濟復蘇也是從消化掉這部分庫存起步。第一季度,消化庫存對GDP的貢獻度佔首位,超過私人消費和投資以及政府支出和投資,這種狀況在美國歷次經濟復蘇期間是罕見的。

    從復蘇的能力看,由於新經濟使企業的經濟效率、靈活性和反應能力大大提高(儘管也帶來了經濟泡沫),致使它們合理地處理庫存和計劃生産,及時更新設備,調整産業結構和産品結構,從而擴大新的投資。因此,經濟衰退對個人收入和消費水準的衝擊小於以往的經濟衰退。

    2、擴張貨幣政策、積極財政政策、刺激消費等政策奏效,促進經濟復蘇。美聯儲連續11次降息,尤其是“911”事件後,在不到8周的時間內,放鬆銀根125個基本點,減輕了債務償還負擔,降低了融資成本,支援了住房建設。例如,住房抵押貸款利率降至30年來的最低水準,導致住房再供給資金攀升。

    美國聯邦政府于2001年春採取減稅政策,消費者在當年夏季就得到減稅退款,而且從2002年1月起開始實行新的減稅稅率。退稅帶來的收益對2001年第4季度的宏觀經濟影響不大,但在2002年逐步顯現出來。美國國會于2002年3月7日和8日通過刺激經濟的所有法案,布希政府于9日簽署了該項新的法案,並使其成為正式法律。新法律的主要內容包括:將失業者領取失業救濟金的時間由原來的26周延長到39周;加快企業設備折舊更新;虧損企業可降低前5年的納稅;向紐約市提供經濟援助;提供510億美元的資金(2002年和2003年分別為430億美元和290億美元)。

    由於汽車等商品銷售的無息貸款,使汽車銷售創2,100萬輛的歷史最高水準(按年率計算)。上述經濟政策的落實,刺激了美國經濟擺脫危機,步入經濟復蘇和增長。

    3、企業開工率上升,生産率提高,企業扭虧為盈。由於庫存減少,經濟衰退期間出現的巨大開工率不足得到填補,開工率上升到77%左右。表1顯示,公司稅後利潤由2001年的負增長轉變為近1%的正增長,大大好于去年同期的水準。2月份,新屋開工年率至176萬套,為自1998年12月以來最高水準。隨著這些新開工房屋建設的進一步實施,今年上半年,住宅投資可對GDP作出積極貢獻。2月份營建許可年率上升1.8%,至170.6萬套。在此次經濟衰退期間,住宅行業異常強勁,並仍有可能成為此次經濟復蘇的擴張之源。房地産業的收入豐厚,大大強于二十世紀90年代初的經濟衰退。二十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房地産業增長率從64%提高到68%,銷售了500萬套住房。房地産業的增長持續到2001年中期(增速減緩)。收入增長和低利率刺激了房地産業的強勁增長,儘管經濟發展前景存在不確定性,但是房地産業仍然強勁增長。2002年1月新房銷售火爆。

    寬鬆的宏觀經濟政策和經濟環境為企業提高勞動生産率創造了條件。根據美國勞工部5月31日的統計數據,今年第一季度,美國的勞動生産率經修訂後按年率計算上升8.4%,儘管低於最初預計的8.6%,但仍為近19年來的最高水準。

    4、個人收入呈漸進增長趨勢,消費者信心得以恢復。表1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個人收入增長速度高達13.8%,是去年同期的增幅的5倍以上,而去年第四季度的個人收入為負增長(-8.1%)。2月份美國個人收入創下一年多來的最大增幅,個人支出則創下5個月以來的最大增幅。

    美國會議委員會的一項調查結果表明,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2002年3月份急劇上升,增至110.2點,為7個月以來的最高水準。該委員會消費者研究中心主任佛朗哥説:“企業和勞動力市場狀況的改善增強了消費者的信心,而且增幅相當驚人。”

    以上數據表明,利率下降、稅收減少、開工率提高、公司盈利增加,個人收入提高、消費者信心重新恢復,這些指標都預示著美國經濟正在反彈。

    5、外部經濟環境對經濟擺脫衰退也起了促進作用。世界能源價格近幾年隨著世界經濟不振而下滑,尤其是“911”事件後,能源價格大幅度下滑,再加上2001年的暖冬,所有這些對消費者和商界都是十分有利,從而降低了經濟復蘇的邊際成本。另外,“911”恐怖襲擊事後,美國加大了軍費和國防支出,政府的全部開支用於軍事,國防開支拉動GDP增長的貢獻度比去年同期提高0.41%。

    關於目前美國經濟的問題和不確定因素

    儘管美國經濟已經擺脫衰退,但是美國經濟目前仍然存許多隱憂和不確定因素,對其今後的發展産生重大影響。

    1、有效需求對GDP的拉動作用仍顯不足。第一季度GDP增長的6.1%中,扣除3.47%的消化庫存因素,實際GDP僅增長2.63%。其中,消費需求的貢獻度為2.30%,比去年僅提高0.25個百分點。私人投資需求的貢獻度在3.12%,大大高於去年同期-2.16%的水準。政府投資需求比去年高出一個百分點。這表明,2002年第一季度的經濟增長主要是由私人和政府投資需求帶動的,但是,消費需求的拉動作用不明顯。根據密歇根州大學消費者情緒指數的調查,消費者可以花的錢已不多了。企業一旦沒能持續獲取盈利增長,其資本投資需求難免會變得消極。50個行業的調查結果顯示,只有6個行業計劃今年增加投資。下半年隨著庫存作用消失,GDP增長將會回落。

    2、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存在消極作用。美國的低利率政策,一方面刺激了經濟的復蘇,另一方面卻帶來通貨膨脹的威脅,如果美聯儲維持低息時間太長,便會出現通脹。由美國經濟復蘇引發的全球經濟反彈,也會造成通脹的壓力。美國第一季度通貨膨脹率達到5.6%(為近幾年以來的最高水準),就是貨幣政策消極作用的一種徵兆。如果下半年,美聯儲採取緊縮銀根政策而加息,又會影響經濟反彈的力度。聯邦基金利率將在今年底前由現在的1.75厘,升至3.25厘,高利率可能損害經濟復蘇。另外,美國國會通過的刺激經濟增長的所有法案,一方面人為地擴大了需求,帶動經濟增長,另一方面卻又産生大量的預算赤字。在連續4年出現預算盈餘之後,美國財政部公佈,2002財政年度聯邦預算赤字將為1,471.1億美元,而上年同期為盈餘1,370.8億美元。關於産生預算赤字的原因,共和黨和民主黨各持己見,共和黨認為,反恐戰爭導致軍費開支上升,而民主黨則把責任歸罪于布希政府的減稅政策。

    3、吸引外資的幅度下降。2001年外國在美國直接投資額僅為1329億美元,比2000年創紀錄的3356億美元減少了60%。外國直接投資的流失,對GDP增長的負面作用在一個百分點左右。國際遊資的外流也是導致美國股市不振的重要原因之一。過去7年外國資金的大量涌入,已使美國經濟過分依賴海外資金。目前,海外投資者已擁有40%的美國上市國債,24%的公司債券,11.2%的股票;而美國家庭的稅後儲蓄率,卻從1992年的8.7%下降到2001年的1.6%。一旦海外投資者結束同美國資産之間的“戀情",對美國經常項目逆差、匯率,乃至經濟的震蕩非同小可。目前,大量國外資本是否重新返回美國市場,將取決於美國經濟今後的走勢。

    4、經常賬戶赤字擴大將制約美國經濟反彈的高度。美國貿易赤字將可能超過4500億美元,佔GDP的4.4%以上,如果這種趨勢維持下去,2003年的經常項目赤字將擴大到6%以上。經常項目逆差使GDP增幅向下一個百分點,超過去年對GDP增長的負面作用。

    5、經常項目逆差的直接後果,使美國推行的強勢美元政策受到威脅。強勢美元對美國經濟的好處,我在有關文章中已做了詳細的闡述,這裡不再重復。最近,根據美聯儲研究資料,當經常項目赤字超過5%之後,名義匯率會降低40%,GDP的增長速度會急劇下降。如果美國今年年底不能走出這一區域,美國經濟將步入危險區。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施蒂格利茨也撰文批評強勢美元政策,他認為堅挺的美元導致一種反常的現象:世界上最富的國家入不敷出,只能大舉向國外舉債,才能支撐鉅額的貿易赤字。堅挺美元導致了美國對日本的貿易赤字,其影響遠遠超過了日本的保護主義政策,同時,它也是美國國內實行保護主義的重要因素之一,現在是應該結束美元堅挺的愚蠢的政策的時候了。今年2月以來,美元匯率大幅度下跌,跌幅達10%之深。美元對歐元的比價下降到17個月的最低點。美元匯率下跌的原因,除了鉅額貿易逆差之外,美元匯率被高估,也是一個最重要的原因。美元的疲軟表明外國投資者對美國資本市場的熱情消失。第一季度外國用於美國股票市場的投資只有176億美元,是2001年第4季度的一半。美元下跌可能造成惡性迴圈:外資撤離美國資本市場——股票價格下跌——股東喪失信心——消費下降——進口減少——世界經濟衰退。

    6、美國國內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受經濟衰退、貿易赤字、美元匯率,以及國內政治保守勢力等多種因素的影響,3月,美國政府宣佈啟動“201條款,”對外國鋼材平均增加30%關稅。5月,美國國會通過增加對農業補貼的法案,根據該法案,今後10年內美國聯邦政府用於農業的補貼將達到1900億美元。美國這些實行貿易保護主義做法,違背了WTO原則,遭到世界其他國家的強烈反對。

    7、美國安然事件、施樂事件以及世界通信事件中揭露出來的醜聞,充分暴露了美國會計和審計制度的重大缺陷,引發人們對美國經濟信用的懷疑。據調查,美國上市公司至少有三分之一在做假賬,信用危機導致股市暴跌,損失市值多達5萬億美元。僅世界通信一家公司的股票價格就下跌了90%以上,造成1.7萬人失業。

    8、其他不確定因素。它包括:中東局勢是美國經濟最大的不明朗因素,如果阿拉伯世界與以色列爆發全面戰爭,這必定導致石油禁運和油價飛漲,後果將更加不堪。反恐怖戰爭的擴大化,如美國和伊拉克戰爭的爆發、印度和巴基斯坦戰爭的爆發、等等,都會對美國經濟的未來走勢産生影響。

    (肖煉: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美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

    《中國經濟快訊週刊》 2002年第29期


IMF認為美國經濟面臨新的危險
美國經濟進入“後泡沫時代” 
格林斯潘為何看好美國經濟?
美國經濟陰晴難測
全球化:美國經濟的滑鐵盧?
美國經濟復蘇,矽谷的前景何在?
美國經濟復蘇亦真亦幻 
美國股市陰晴圓缺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