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食具不敵塑膠食具

     早在1999年,國家經貿委就明確規定,在2000年年底前徹底淘汰導致“白色污染”的一次性發泡塑膠食具,強有力的政策支援給了綠色環保餐盒廣闊的市場前景。但是,最近從江蘇傳來消息,江蘇省40多家生産綠色環保餐盒的企業在苦苦支撐了幾年後,幾乎全部關閉、停産,這是為什麼呢?

    記者前去採訪時,有一家名叫南京鐵心快餐用具製造有限公司的工廠已經停産10個月,生産車間裏冷冷清清,180萬元的生産綠色環保餐盒的機器設備閒置在一旁。這家公司經理杜芝榮告訴記者,工人們放假回家了,需要的時候就喊來。只是聽説記者要來採訪,杜經理才臨時叫來幾個工人,發動機器進行生産,一是為了方便記者的拍攝,二是為了保養機器設備,不讓它們生銹壞掉。杜芝榮説:“開始生産的時候,實際上看這個銷量不行,而且似乎跟我們價格這個方面掙不上去。所以就不能再生産了,不生産還可以,一生産反倒失本。”據杜經理介紹,目前,他們只能靠總公司裏的另外一個鑄造廠勉強維持生計。

     他們是響應國家經貿委的號召而投資生産綠色環保餐盒,這是一件利國利民、前景廣闊的大好事,為什麼説停就停了呢?對今天這樣的結果,杜經理心裏雖然無法接受,但也無可奈何。不能接受這個現實的又豈止杜經理一個人。

     南京新格瑞自動化設備製造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資企業,在記者採訪中,無論是業內人士,還是這家企業的老闆、員工,對企業的生産規模、生産技術、市場開拓能力和管理水準等方面都充滿信心。雖然這樣,今年年初,這家企業也不得不面對同樣的結局。陳奮時總經理説:“食具這塊它本身是很微利的一個産品,微利産品就必須要靠大規模地生産才能保證整個公司的正常運作。一個賺三分錢,如果一天能夠生産10萬、20萬就能賺到一定的資金,來維持公司的運轉,但是它受到阻礙,雖然也有兩三分的利,但一天只能生産一萬個的情況下,根本就不夠整個公司的開支運作,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只好把它先停一停,觀望等待。”

     雖然陳總經理直到現在仍不甘心,但事實總是事實,江蘇省40多家生産綠色環保餐盒的企業紛紛關閉、停産了。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江蘇南京,一家生産一次性發泡餐盒企業的生産車間裏,卻是機器轟鳴,工人忙忙碌碌,熱鬧非凡。南京悅安塑膠企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曹思泉告訴記者:“到目前為止每個月只能做到六十到七十萬,銷售額能到七十萬,主要銷往安徽地區、山東地區以及本省,本省比例佔總銷量的20%。”

     一邊是生産綠色環保餐盒的企業紛紛停産、倒閉,一邊是生産一次性發泡餐盒的企業生意依然紅紅火火。而且我們知道,一次性發泡餐盒不易回收、不可分解、嚴重污染環境,並且在高溫下使用不當會産生有害物質而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國家政策早就對他們明令禁止生産。既然這樣,江蘇省南京市等有關部門又為什麼還讓他們繼續生産呢?

     南京市環保局副局長朱琦琦説:“如果要關停掉,一些職工的去向、收入問題不能往哪推,我是沒權力簽字叫它關掉。”記者問:“別的企業關掉最主要的是什麼?”“它有它的具體情況需要解決,我現在一口説不出它具體的情況,這個東西我們當然沒有做到位。”

     通過調查,我們還了解到,在江蘇,不僅生産一次性發泡餐盒的源頭沒有控制住,企業照樣生産,而且市場上的一次性發泡餐盒也照樣在銷售。記者採訪了江蘇省“白色污染”領導小組辦公室工程師沈眾。

     記者:環保餐盒不頂發泡餐盒原因主要有哪些?

     沈眾:我們現在來看主要是三方面的原因,一是政府執法力度的原因,如果執法力度再進一步加大的話,相信這個白色污染的消除或者説對於替代産品的市場的形成,肯定是有一定的推動作用。

     執法不力不僅是其中一個原因,而且生産綠色環保餐盒的廠長經理們認為,江蘇省有關執法部門執法不嚴是他們紛紛關門停産的最主要的原因。

     沈眾指出,第二方面是價格問題,雖然是兩、三毛錢,但是遠遠高於原來一次性發泡塑膠食具的價格,那種産品價格只有六分錢。價格問題影響了它的推廣使用,價格因素又限制了産品去提高産品品質,所以就形成這種惡性迴圈。

     據調查,我們現在通常所説的紙漿和紙板等綠色環保餐盒,不僅環保,而且防油、防水、防高溫,但它們也有著致命的弱點,就是成本太高。目前市場上一次性發泡餐盒的批發價大約一個是0.06元左右,環保型餐盒最便宜的也要0.16元,價格相差一倍以上。綠色環保餐盒過高的價格不僅使生産廠家無利可圖,批發商獲得的利潤很低,表現在最後的消費環節,銷售商也幾乎賺不到什麼錢。如果顧客使用3隻環保餐盒打包的話,銷售商就要增加0.3元成本。對此,競爭激烈、利潤減少的商家,尤其是小攤小販們自然要好好地核算一下。

     正是由於綠色環保餐盒價格高,競爭力弱,為了在市場中佔據一席之地,許多生産綠色環保餐盒的廠家只好通過偷工減料等方式降低成本,結果形成一種惡性迴圈,價格高,競爭力弱,為了降低價格,只好以降低品質為代價,品質低,導致競爭力更弱。於是,一些生産綠色環保餐盒的企業不得不停産、倒閉。

     面對商家的抱怨,江蘇省、市環保局、工商局等有關部門也是有苦難言。雖然他們也承認負有監督執法不力的責任,但他們認為,江蘇省生産綠色環保餐盒的企業紛紛倒閉、停産,主要原因不是由於他們監管不力,而是由於禁白令本身的問題造成的。

     沈眾認為,第三方面是全國的執法不嚴,導致了現在部分地區禁白的工作陷入僵局。

     正是由於全國執法的不均衡,使得江蘇禁止生産了,但周邊有的省份沒有禁止,江蘇的一次性發泡餐盒騰出的市場立即被外省市的産品所取代,江蘇的“禁白”工作頓時陷入僵局。於是,繼1999年國家經貿委第6號令發佈後,雖然國家經貿委又三令五申要禁止生産一次性發泡塑膠食具,但一次性發泡塑膠食具在市場上仍然屢禁不止。

     前些日子,北京市消費者協會對全市269家商場超市、飯店餐館和送餐公司使用一次性發泡塑膠食具的情況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使用一次性發泡塑膠食具的企業竟然高達110家,佔40.9%。另據了解,上海的情況也大致相當。而且,北京、上海、江蘇等地還是全國禁白工作做得比較好的。

     針對這種現狀,國家經貿委有關負責人指出,下一步對拒不執行停産規定的企業將會採取嚴厲措施進行處罰。國家經貿委産業政策司副司長劉治指出,第一要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全民的環保意識;第二要會同有關部門發一個通知,通知要求各地的工商、環保和技術監督部門重點對生産和使用環節進行聯合的監督和執法,按照我們國家的産品品質法要沒收生産使用單位的産品,同時要處予相應的罰款,使生産和銷售這兩個環節淘汰一次性塑膠發泡食具的工作;第三要積極地支援一次性塑膠發泡食具替代産品的生産。

     環保餐盒不敵塑膠餐盒,令人吃驚之餘,細想想,其實也並不奇怪。從記者調查的情況來看,塑膠餐盒在價格、監管、法規等方面都有空子可鑽。不解決這些問題,環保餐盒就很難有大的作為。(劉義長)

    

    我國禁用一次性發泡塑膠食具大事記

     1995年,全國部分城市相繼發佈限制使用一次性塑膠餐盒的地方法規,由於沒有足夠的替代産品,難以完全實施。

     1996年7月1日,鐵道部在全國鐵路各站禁止使用泡沫塑膠餐盒;衛生部也發出通知,今後不再批准生産塑膠食品包裝的生産廠家,並開始逐步改造、限制和淘汰非降解塑膠快餐盒的生産。

     1998年9月,國家環保總局與建設部、交通部、國家旅遊局聯合印發了《關於加強重點交通幹線、流域及旅遊景區塑膠包裝廢物管理的若干意見》。

     1998年10月1日,鐵路旅客列車、長江和太湖流域的客船上已經停止銷售、使用一次性發泡塑膠食具。

     1998年11月9日,國家環保總局主持召開了有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科技部、建設部、鐵道部、交通部參加的部際聯席會議。計劃從1999年7月1日起,用一到兩年時間淘汰一次性發泡塑膠食具;逐步用紙漿模塑、澱粉類、植物纖維類食具替代發泡食具;對一次性食具生産者徵收廢物處置費或環境稅。

     1999年2月2日,國家經貿委發佈第六號令,要求在2000年前淘汰泡沫塑膠食具。

     1999年11月,全國方便食品一次性發泡塑膠包裝替代工作會議提出,在一年內淘汰發泡塑膠餐盒,以環保型用具替代。

     1999年12月28日,國家經貿委會同國家品質技術監督局、科技部和衛生部宣佈《一次性可降解餐飲具通用技術條件》和《一次性可降解餐飲具降解性能試驗方法》兩項國家標準自2000年1月1日起實施,為我國一次性可降解餐飲具的生産、銷售、使用和監督提供了統一的技術依據。

     2001年5月29日,國家經貿委再次發出《關於餐飲企業停止使用一次性發泡塑膠食具的通知》,要求飯店、餐飲企業立即停止使用一次性發泡塑膠食具。中國飯店協會就此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各飯店、餐飲企業按照國家經貿委的要求,立即停止使用一次性發泡塑膠食具。

    

     央視國際 2001年12月19日

    


中科院:廢舊泡沫塑膠變寶貝
大連將出現塑膠啤酒瓶
北京"禁白"不成功 一次性發泡食具滿街遍佈
環保食具:發泡食具的終結者?
中國成為塑膠製品生産和消費大國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