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還林”看效益——延安燕溝退耕還林還草獲成功的三件法寶

    大面積退耕還林草後能否使農民增收,進而保證退耕不反彈,這是黃土高原生態環境建設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1997年,中科院水保所在延安市開展生態農業建設綜合研究,並選取47平方公里的燕溝流域作為其研究、試驗示範基地,退耕還林草14966畝,使昔日的荒山禿嶺披上了綠裝,走出了一條生態效益、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並重的良性迴圈之路。

    確保基本農田穩産高産是基礎

    燕溝流域屬黃土高原中部丘陵溝壑區,土地資源豐富,每人平均土地23.85畝,但溝壑縱橫,坡陡溝深,水土流失相當嚴重。1997年耕地面積27469.5畝,每人平均耕地9.45畝,而每人平均基本農田0.9畝,糧食平均畝産僅73公斤,每人平均收入不足800元。為扼制惡化的生態環境,必須實行退耕,進行農田基本建設與植樹種草。在丘陵溝壑區,基本農田是退耕和植被建設的重要保障,是保證農民食物供應,切斷生態環境惡性迴圈鏈的突破口。經兩年努力,在傾角小于15度的坡地上新修高標準梯田7275畝,每人平均2.4畝。在坡耕地大幅減少的情況下,新增梯田的增産成為當務之急,必須依靠綜合配套新技術,在新修梯田上開發糧食生産的潛力,實現糧食自給有餘,解除農民的後顧之憂。

    專題組首先重點抓好新修梯田的高産穩産綜合技術的試驗示範推廣。他們在新修梯田上推行保水保墑措施,合理施肥,把推廣洋芋、穀子、大豆、玉米新品種與輪作模式相結合,使新修梯田當年增産。1999年在210畝梯田上進行玉米豐産示範,平均畝産543公斤,較相鄰梯田增産47.4%;進行300畝穀子增産示範,採取增施底肥、合理追肥、調整密度等措施,取得良好效果,穀子畝産192.3公斤,較相鄰梯田增産74.4%。這些技術很快被大面積推廣。

    針對延安春旱的特點,專題組採取了玉米、大豆、穀子抗旱保苗措施,進行玉米補灌地膜覆蓋保苗示範,實行先進的旱作栽培技術,取得了較好效果。去年儘管降水量較歷年減少36.1%,糧食平均畝産卻達239公斤,每人平均産量達525公斤。

    基本農田的穩産高産,保證了農民糧食自給有餘,保護了農民退耕積極性。三年來共退耕18000多畝,每人平均6畝多。

    高品質林草植被建造是關鍵

    黃土高原複雜多變的地形條件與乾旱缺水,給植樹種草帶來很大的難度。長期以來,該地區有效防護植被只佔國土面積的5.6%,水土流失難以控制。在植被建設中樹草種單一,很難滿足改善生態環境的需要和實現物種的多樣化,往往形成“小老樹”;該地區沒有依據植被分佈特點與土壤水分特點,進行合理的科學的總體佈局,造林不混交,植被穩定性差,最後導致造林種草成活率低,保存率低。過去延安地區造林成活率只有25%—30%,主要因為自然條件惡劣,造林地土壤含水量低,苗木受損嚴重,缺乏抗旱保苗措施,管護不嚴,最終形成年年造林不見林,年年種草不見草。

    專題組根據該地區植物分佈特點和土壤水分特點,對其植被建設進行科學佈局,即峁梁頂部安排以灌草為主的水土保持放牧植被;溝坡的緩坡以灌木為主;陡坡採取封山育林的辦法恢復植被,同時作為水土保持封禁地;溝底及川道以用材防護林為主。同時進行不同地貌條件下林草植被配置模式與快速綠化技術試驗示範。

    為克服林草種單一的缺陷,以鄉土樹草種為主,合理應用外來種,建立穩定植被,營造混交林500畝。

    1999年冬,燕溝全面封禁,有效地提高了人工林草的保存率和荒山荒坡的自然植被的恢復率,目前封禁的溝坡已被綠色覆蓋。三年來,在專題組各種植被建設模式與技術示範的推動下,營造喬木林9540畝,營造灌木林4060畝,種草1366畝,興修生産道路40公里,林草面積達54.9%,治理度達73.3%,初步發揮了水土保持效益。

    培育和發展致富産業是保障

    提高農民收入是生態建設的保障。要穩住退耕還林草的成果,必須調整産業結構,培育和發展致富産業,提高農民經濟收入。

    1998年,專題組開展溫室蔬菜和經濟作物高效栽培試驗示範,並攔蓄河道潛流引水上山,建成6座滴灌蔬菜大棚。通過引進新品種、推廣先進栽培技術,在品種、檔次、品質上領先市場,取得了競爭優勢,當年每棚平均純收入達7403元。2000年增至18棚,平均每棚收入9000元。後來又發展舍飼養殖,建起6座四位一體的養豬大棚,沼氣用於照明,糞渣用於施肥,一年至少出欄140頭豬,純收入在3萬元。

    過去燕溝大部分溝壩地種玉米,産值低,從1998年開始,將壩地的部分面積改種西瓜、甜瓜、地膜夏洋芋、甜玉米等高産值經濟作物,並在川道地栽植葡萄新品種30畝,去年有15畝挂果,畝産值在2000元以上。

    燕溝在上世紀90年代蘋果種植達一定規模,但由於管理差,技術水準低,乾旱缺水,效益太低。1998年,專題組與地方政府、果農三方出資,在吳棗園村建起了30畝山地滴灌工程,實施豐産栽培技術,經濟效益大增。

    為探索大面積退耕還林草的情況下畜牧業發展的途徑,從1998年開始在楊家畔村開始進行人工草場建設與肉役兩用型秦川牛改良試驗,充分利用秸稈,發展大牲畜,既防止天然次生林的墾、伐、牧現象,又發展了養牛業,增加了農民的收入。

    水保所依靠上述退耕還林草的三大法寶,使燕溝試驗示範區坡耕地全部退耕,基本農田穩産高産,林草植被初步發揮水保效益,培育的主導産業使農民增收。相信這樣的退耕還林草不會反彈,將步入生態效益、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良性迴圈。(薛嘉祥)

    

    《光明日報》 2001年12月17日


銅陵實施大規模退耕還林
減少北京風沙來源 河北壩上將大規模退耕還林
磐安退耕還林1800畝
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初戰告捷
未來十年仍將投資逾千億
今後10年中國將退耕還林還草8000萬畝
我國退耕還林還草試點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